第893章

  墨珣听了越国公这么说,知道越国公并不是要跟宣和帝说炼丹的事,这才松了口气。
  墨珣虽然一直想将宣和帝在后宫的炼丹房一锅端了,但现在的时机明显不对。
  宣和帝丝毫不觉得自己有误,而满朝文武对宣和帝服用丹药的事似乎也都视而不见。
  若叫墨珣说,宣和帝是没几天活头了。但宣和帝只要一日不死,墨珣想要去动那个炼丹房就是难上加难。
  墨珣一开始是不敢去碰一个王朝的因果,但后来却也发现,这个王朝似乎与宣和帝无关,只与林醉有关。
  当然,这样的想法一直只是墨珣的猜测,他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
  而且,就算是墨珣亲口问了自己的夫郎,林醉恐怕也是一问三不知的。
  整个王朝的因果应当比林醉的因果更麻烦,墨珣早前也从未想过要沾染这些,但从宣和帝触及了他的底线起,墨珣就已经是被迫去触碰了。
  越国公在站出来的时候就已经顾不上去想墨珣的感受了,他既已答应过了自己的夫郎,那便绝不会食言。
  “禀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找到原因,将事情彻底解决了之后,再下罪己诏不迟。”
  宣和帝本来也就不是很想下罪己诏,他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并没有错,另一方面则是认为——自古以来就没有哪个皇帝在位期间是下过几次罪己诏的!
  虽然连着发生异象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从昨天到今天,短短的两日之内就已经发生了两次这么大的事,就算是再不可能,现在也已经出现了。
  再者,宣和帝也得防着有人谋反啊!
  也不单是天上的才算是异象,也还有别的什么……
  宣和帝现在听了越国公这么说,虽然与自己的想法不是完全吻合,但总归是殊途同归的。
  宣和帝赞同地“嗯”了一声,“师爱卿所言有理。”
  “朕以为,师爱卿所言不错,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先将事情解决,而不是贸贸然下罪己诏。”
  “除却朕的喜怒过差之外,想来还有别的什么事……”
  “若是不将事情查清楚,恐不能善了,亦无法明确地上苍表达朕的悔过之意。”
  ……
  宣和帝听了越国公这么说,便也多说了几句,索性就将自己的想法说说明白。
  翰林掌院一听见宣和帝这么说,便也明白了宣和帝的意思。而且,宣和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要再说什么,那反而像是在胁迫宣和帝似的。
  这么想着,翰林掌院便顺着宣和帝的话退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了。
  宣和帝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很难会因为别人的一席话而改变。
  若是刚才,越国公没有站出来,那皇上或许还会听一听别的臣子的意见,可但凡有一个人支持了宣和帝的想法,那么他便也不会再去听别人的话了。
  宣和帝此时尚算是耳聪目明,固执己见倒没有犯过大错,可若是等到了以后,宣和帝年迈,日渐昏聩,那情况就又完全不同了。
  翰林掌院向宣和帝提议,本也就是在尽自己的职责罢了,皇上不听,那他也没办法。
  越国公会站出来想宣和帝提议,主要是他心里也有那么一个莫名的想法,只觉着……后头怕是还有别的什么事。
  从今日的“天狗食日”之后,越国公便觉得自己的右眼皮一直在跳个不停。刚才,翰林掌院提议要选皇上下罪己诏,越国公便觉得自己的眼皮跳得都让人心慌了。
  越国公也不是那种畏首畏尾的人,昨天既然已经被劝住,那么今日,听到皇上将章监正判了个斩监候的时候,他就不会再将这个过错拢到自己身上来了。
  “记录天象变化,占定吉凶”,这本就是钦天监的职责所在。
  叫越国公看来,宣和帝昨日已经算是网开一面了。
  罪己诏是不下了,但碰上了“天狗食日”却也还是得行祭祀活动。
  祭祀就得问礼部的人了。
  ……
  一个早朝过去之后,朝臣们跟着宣和帝在太和殿前三拜九叩,行祭祀大礼。
  待所有的一切都忙完,朝臣们也是迷糊了——这会儿是得到衙门报到呢,还是直接回家呢?
  本来皇上是说了今日就算作是休沐日,然而,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也没人敢去问宣和帝了。
  最后,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自觉地到各自的衙门报到了。
  从年宴当日见到了皇上开始,朝臣们便已经发现,或许是因为身体健康的原因,皇上的心情比起之前来说,那是好上了不少。
  甚至,就连所有人都以为皇上会将整个钦天监的人都抓来问责,皇上亦不过只是罚了章监正了事……
  朝臣们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见到过这么温和的宣和帝了……
  刚开始,朝臣们只以为宣和帝是憋了什么后招,毕竟有雅砻使臣的事在前,所有人都猜测皇上大概是想要跟雅砻开战了……但是,也没有谁喜欢在喜怒无常的皇上手下讨生活。
  这两日出了这么些大事,就连性情已经有所缓和的宣和帝脸上也满是郁色。
  整个宫里的氛围都不大好,不知道是不是朝臣们的错觉,进了宫之后,总觉得自己的情绪有些……焦躁。
  就连说话,都有些口不择言了。
  有些话本来是不想这么直白地说出来的,可话到嘴边,竟是直接就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