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宣和帝在宫外的时候,脸上还带了笑,可一回到宫里,他便沉下了脸,马不停蹄地往炼丹房去了。
  炼丹房里的术士,痛快了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被宣和帝威逼利诱过一遍了。
  而这一次,宣和帝从宫外回来,进了炼丹房,除了勒令这些术士快些炼制仙丹之外,便是挑了两个年轻的术士,命禁卫军狠狠的将他们杖责了一番。
  宣和帝还指望着这些术士为自己炼丹,自然也不好伤得太过。但杀鸡儆猴还是要的,否则他们根本就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
  雅砻并未直接发兵,而是在等安排在怀阳城里的暗探传递消息。他们得等到大周自己内讧,彻底腾不开手了,才要打大周一个措手不及。
  大周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妥善地安置灾民,倒也真不怎么顾得上雅砻什么。
  但是调兵前往雅砻一事却也耽搁不得,否则,等到雅砻那边真的打过来了,大周反而没有还手之力,岂不遭殃?
  而这一次,当宣和帝在朝堂上问起了文武百官之中,是否有人愿意前往边关与雅砻对垒。
  然而,太和殿内沉寂了片刻,竟是无人敢开口说话。
  宣和帝本来还等着朝臣之中有人能够主动站出来,却没想到这些人竟然一个两个都不肯吭声了。
  这段时日,宣和帝已能觉察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再加上烦心事一多,身体变差,让宣和帝的脾气比起之前还更坏了几分。
  当自己开了口,却没能得到朝臣们的回应时,宣和帝随手抓过了一旁的什物就砸在了大殿之中。
  “好啊!好啊!”宣和帝咬牙切齿地在太和殿内吼了一声,“原来这就是朕的文武百官!当真是好极了!”
  宣和帝这么一通喊话之后,太和殿内鸦雀无声,仍是无人回应。
  若是以前,在太和殿内几个皇子怕是早就已经站出来为宣和帝排忧解难了。甚至于,带兵打仗这事儿,可是个大功,恐怕一个两个都要争着表忠心。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
  如果是大周还在鼎盛时期,那尚有与雅砻一战的实力。此刻……朝臣们每日都在为着军饷、粮草、征兵的事烦忧,任谁都知道此次带兵前去,明显是吃力不讨好。
  而且,灾民之中有人蓄意煽动,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了。万一带兵去了边关,到时候腹背受敌,粮草跟不上,真真是孤立无援了。
  这么个苦差事,谁敢接?!
  而宣和帝连日来的变化,当然也逃不过内命夫与几位皇子的眼睛。
  尽管太医院一直说皇上是因为政事烦忧,思虑过重才会出现这番变化,可内命夫和皇子们又不瞎,自然有自己的判断。
  此次率兵前往边关,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就单单从怀阳出发,抵达边境,一路上紧赶慢赶,也都要一两个月。而到了边关之后,又不是直接开战,两兵对垒,还得僵持一段时间。
  万一皇上在这段时间,身子骨忽然不行了,任何一个皇子在边关,想要赶回来,那都是不容易的。
  且不说路途遥远,就说两军对垒,岂有丢下将士独自回京的理儿?
  如果真那么凑巧,传位诏书上头的名字,正正好就是领兵前往边关的王爷的名字……好嘛,回来皇位肯定就易主了;
  那万一诏书上不是前往边关的王爷的名字,那在京里的王爷即了位,肯定也会担心在边关的王爷会拥兵自重……
  就眼前的这么个情况,谁敢站出来?
  朝臣们的顾虑比王爷们还多一些——不单是粮草、军饷,还有就是这一仗,赢了倒也罢,输了……恐怕性命不保。
  几个王爷带兵打仗,输了,顶多就是被皇上厌弃,不会丢了性命。可换成臣子,那就不一样了……
  打仗,生灵涂炭,横尸遍野,这些都是需要有人来承担的。皇上肯定不会将这些过错都归咎到自己身上,所以,这样的“重罪”只能由带兵打仗的臣子担下了。
  宣和帝等了又等,还是没能等到有人站出来。他提了一口气,刚才指名,可这口气却没能提起来,反倒是一下子背过了气去。
  这可跟之前的“睡着”不同,这是真的晕过去了。
  再结合之前的几次,这下不管宫里是怎么说的,朝臣们都只信自己看到的了。
  宣和帝这次晕倒,倒也没有很久,可就这么一小会儿功夫,每个人的心态都已发生了改变。
  就连宣和帝自己,在醒来了之后,都已不复在朝堂上时的那般中气十足。
  要叫一直在宣和帝跟前伺候的马公公来说,那就是——皇上仿佛在呼吸之间,便已苍老了整整十岁。
  宣和帝这会儿醒来,已是不想再问朝臣们谁愿意去了,干脆直接指了名。
  而他几个皇儿的心思,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他自己也是从皇子位上过来的,当然知道自己在大殿之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晕倒,几个皇儿会怎么想——他们在觊觎着自己的皇位,早就在心里咒着自己早点死了。
  宣和帝本身就是一个冷情冷性的帝王,对他而言,父子亲情还不如王权在握更实在些。
  皇家的冷血和杀戮,宣和帝是已经见惯了的。
  在宣和帝看来,这个王位是他的,那么,他愿意给谁,那是他的自由。
  可在他还没有想要交付给别人之前,不论是谁,只要觊觎,那便等同于是在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