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现在听到老皇叔这么说起,宣和帝才有些施施然。他这么紧着想打雅砻,自然是本着要“将雅砻纳入大周的国土”的心思。可他那头拼命挑起战争,这头却又把地封出去……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封地”亦是大周的国土,但总归还是不一样的。这一个没管住,日后可就是国家割据了。
早前,大周就是从一个分封的小国家逐渐吞并周边,渐渐壮大起来的。
老皇叔其实是说着说着就忘了自己要再说什么,但隐约记得“封地”两个字,这才随便补了一句。反正阴差阳错,落到了宣和帝耳朵里,意思也跟来之前,宗室交代给老皇叔的差不多了。
老皇叔刚才就已经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这会儿就更是想不起来了。
“……”
沉默了半晌,老皇叔干脆就从椅子上起了身,“臣言尽于此,还望皇上多多斟酌。”
宣和帝一听老轩王这么说,就知道他是因为年纪大了,忘性也大,眼下怕是都已经想不起自己进宫来做什么了。
思及此处,宣和帝便也点点头,“老皇叔慢走。”
第364章
得知宣和帝醒了之后, 除了本来就在宫里衙门当值的大臣外,其他的臣子全都离了宫。
墨珣在刚才看越国公这个急性子要冲出门去的时候就已经眼疾手快地把他拉住了。
越国公现在已经不是御史丞的身份了,没必要这么强出头。
而且,越国公这么贸贸然进宫, 能跟宣和帝说什么?
越国公本来也就是卯了一身的劲儿, 却冷不丁地被墨珣拦了一下。只这一下,越国公就像是在顷刻间泄了气。
他回过头来看了看墨珣, 张张嘴, 但却没有说出话来。
倒不是因为无话可说, 而是眼前的这个情况,这么多同僚在场,饶是他有话要说,那也只能憋着!
墨珣冲着越国公眨了眨眼, 示意越国公此时不要轻举妄动。
饶是越国公想要轻举妄动也不成, 墨珣握着他手臂的那只手,就像是铜铸铁打的一样,根本不容越国公再动。
两人对视了一阵, 越国公忽然意识到, 自己刚才好像是太过冲动了。
墨珣见越国公似乎不想刚才那样“杀气腾腾”了,便松了手, 示意越国公先听听同僚们的意见。
最终。当同僚们拟定主意, 先请宗室出头, 再由“三公”进宫面圣。越国公才惊觉自己刚才那样急吼吼地要冲进宫里去劝宣和帝的反应有些过头了。
好在墨珣将他拦了一下,否则他就这么进宫, 或许还真会引来宣和帝的怒火。
墨珣刚才就已经看见了,虽然刚刚那会儿,屋里乱成了一锅粥,但也还是有人看见越国公要朝外走的。
就这么个节骨眼上,越国公朝外走还能去哪?
那肯定就是要去劝宣和帝了……
在场的这些一个两个的,就眼睁睁地看着,无非就是想让越国公去探一探宣和帝的口风罢了。
墨珣心里对这些同僚倒没有多大的怨气,对他们的冷眼旁观也能理解。
毕竟,如果越国公与他无关,两人之间只是普普通通的同僚关系,那墨珣的选择恐怕也会跟其他人一样——作壁上观。
眼瞅着越国公被墨珣拦下,也没人说什么。
越国公愿意打头,好;不愿意,也没人觉得不对。
越国公在其他同僚眼中,虽也是老臣,但已经不在“三公”的位置上了。“三公”还没商量出对策,他就先跑去找宣和帝。宣和帝要是真听了越国公的话,收回成命倒也罢了,万一没听,反而更生气了,这责任谁来担?
墨珣倒是没有刻意去看同僚,但这些同僚心里想的是什么,他再清楚不过。
说到底,宣和帝也是挺惨的。好不容易登上皇位,偏生又不是一个安分的皇帝,碰到这样一群想守成的臣子,日子过得确实憋屈。
而且,一直以来世家大族、前朝老臣、宗室,这些一样一样都挡在了宣和帝面前,想要大展宏图、开疆拓土确实有一定的阻力了。
墨珣估算了一下,宣和帝大概是这十年才逐步将大权拢在了自己手中。
然而,霸业未成,人要死了。
朝臣们这边把对策商议完了,便要去跟宗室那边提上一提了。却不料宗室的反应倒也快,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把老轩王都搬出来了。
老轩王年纪大了,在宣和帝面前还算有些面子,叫他来说事再好不过。
只是,老轩王年纪太大,记性也差,还不知道能跟宣和帝说多少。
不过,宗室愿意开这个头,总归是好的。
年太尉在面圣之前,还特意找了宣和帝跟前伺候的内监问了问,皇上现在的心情如何。
毕竟老轩王才刚从宣和帝面前出去,如果宣和帝不高兴的话,他们也省得来触霉头,总得等到明天上早朝了,再提才好。
现在,一听到内监说起皇上心情还不错,“三公”对视了一眼之后,便加快了步子。
宣和帝送走了老皇叔,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出神。
老皇叔说的话,其实都是宗室想说得话,派老皇叔来,不过就是当个传声筒罢了。
一开始,他是想着,自己服用了“仙丹”,就算不能成仙,那应当也能长生不死。否则,怎么能叫“仙丹”呢?
最早的时候,不用臣子们说,宣和帝也是最属意大皇子的。也曾想过自己百年之后,这大周的江山就由大皇子继承。理由也不外乎是朝臣们所说的,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