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更何况,四皇子与大皇子,同是皇贵君所生,比起其他皇子之于大皇子来说也更为亲厚。
蔡炎恩暗自在心里揣度,如果今日供词上面的不是四皇子,而是其他几位皇子,恐怕皇上早就暴跳如雷了,又何至于会像现在这样沉默着,不知该不该再让他们查下去呢?
若是宣和帝今日点了头,那他们可就要光明正大地到四王爷府里例行询问了。
叫蔡炎恩来看,衙役既然敢点名道姓,点到了四王府,那就定是已经瞧见了的。否则,他难道是向天借了胆子,才敢污蔑四王爷?
在刑部尚书和怀阳府尹看来,宣和帝拿着卷宗一声不吭,是在思考着还要不要再往下查。
其实不然。
他在听完了蔡炎恩的话之后,就已经觉得脑袋发胀了。更遑论是看过了卷宗之后,宣和帝更是连整个胸腔都胀得厉害。
宣和帝一时也无从分辨,这个“胀”,是他主观感知还是客观上便是如此。
老大和老四,那可是至亲的兄弟……
宣和帝说不准自己究竟是气的,还是惊的。他只觉得周围的一切似乎都飘远了,周遭静谧得厉害。
他张张嘴,想发出声音,可不论他怎么用力,话就像是被卡在了喉咙里一样,怎么都发不出声响来。
宣和帝的一张涨得通红,在旁人看来仿佛是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本来站在宣和帝面前的两个大臣,等了半天不见皇上说话,便偷偷抬起头瞄了一眼。
不瞄还好,这么一瞄,就发现了不对劲——
宣和帝这哪是愤怒到了极点,这摆明了是呼吸困难啊!
刑部尚书也被宣和帝翻白瞪眼的样子吓住了,好半天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来人,快传御医!”
因为刑部尚书的声音太过惊恐,直接就将在御书房外间候着的内监们都“惊”醒了。
御书房里立刻人仰马翻,马公公赶紧吩咐人去外头寻御医,又上前扶着宣和帝躺下。
等到这些动作做完了之后,整个殿内的人都心有余悸,看向宣和帝的视线也都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这么个大热天里,竟是如坠冰窟,平白出了一身冷汗。
经了一番等待,所有人都勉强镇定了下来。
“御医来了。”
被马公公派出去的内监这会儿带着太医院里所有御医回来了。
太皇贵君和皇贵君等一些内命夫也都得了消息,一个两个都往御书房赶了过来。
这下可好,刑部尚书和蔡炎恩立刻被挤到了边角。
好在,太皇贵君赶到的时候,御医已经到了,这会儿正在为宣和帝诊脉了。
等御医轮番为宣和帝把过了脉了之后,彼此对视了一眼,才由御太医开口道:“皇上这是怒急攻心了。”
“怒急攻心?!”太皇贵君看了一眼此时正躺在软榻上的皇帝,又转过头来厉声问起了宣和帝身边伺候的内监,“怎么回事?皇帝怎么会怒极攻心?”
齐公公不敢迟疑,立刻答道:“皇上是见了于大人和蔡大人之后,这才怒极攻心。”
刑部尚书和蔡炎恩这会儿也顾不上什么别的,立刻就跪下了,将刚才对宣和帝所说的话又阐述了一遍。
这会儿宣和帝失去了意识,那宫里最大的就是太皇贵君了,他们自然不敢有所隐瞒。
两位大人话音刚落,皇贵君脚下一软,险些站不住。亏得身边的宫人眼疾手快,这才将人支了起来。
第371章
太皇贵君乍一听也是一愣, “后宫不干政”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尤其是宣和帝,最最厌恶的便是“后宫干政”。
太皇贵君其实是打心眼里对他的这个儿子不喜的。
或许是这个大儿子对他总是不那么亲近,眼神里又太冷清,就像……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
太皇贵君虽然不愿承认, 但他心里却十分清楚, 他其实很怕这个儿子。
尤其是,自从宣和帝登上了皇位之后, 太皇贵君每次对上自己的这个儿子都会手脚冰凉。
明明是自己的亲儿子, 但每一次说话, 两人之间丝毫没有亲情可言。
或许,就只是个认识的人。
仅此而已。
宣和帝不喜后宫干政,又一直以来对钱家多有忌惮,更是不愿意太皇贵君插手朝政。而太皇贵君又是宣和帝的亲爹, 只要宣和帝屹立不倒, 那他在后宫的日子是可以过得很舒坦的。
正是因为清楚的知道这点,太皇贵君便也将掌管后宫的凤印交皇贵君了。这一交,算是移权, 太皇贵君就再不怎么管后宫的事了。
而太皇贵君一直以来脾气都不怎么好, 尤其是年纪渐渐大了之后,愈发受不得别人忤逆自己。
所以, 他有的时候看到宣和帝, 总会觉得宣和帝将他与大行皇帝脾性上最差的地方全都学了去。
就是因为脾气渐渐大了, 太皇贵君也渐渐不知轻重起来。但自打钱家出了事之后,他就再不敢在宣和帝面前拿乔说项了。
他是嫌命不够长, 还是嫌自己的日子过得不够舒坦?
尽管太皇贵君不干涉朝政,可大皇子与皇长孙受伤的事闹得这么大,皇帝又将一直以来受宠的畅贵君打入了冷宫……这些事,就算不刻意去打听,太皇贵君也是知道的了。
然而,他刚才听于大人和蔡大人说了什么?什么灭门惨案?什么证人?什么赏金?什么四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