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宣和帝听完了周行王的话之后,便也沉默了片刻。
  他在龙椅上坐了一小会儿,看了看周行王,又看了看站在两旁表情肃穆的文武百官。
  “户部尚书。”宣和帝点名。
  “微臣在。”户部尚书赶忙站了出来。
  他从刚才听到皇上问起了周行王从国库借了银子的事开始,心跳就快了几分。
  一个劲儿地打腹稿,就等着宣和帝问话呢。
  宣和帝不问,户部尚书紧张;宣和帝问了,户部尚书反而脑筋清楚了。
  “老五借了三百多万两,你不知道问他要吗?跟朕哭什么穷?!”宣和帝有些不高兴了。三百多万两,不管是拨给蓟州还是赈灾,亦或者是充作军需,那都够够了。
  户部尚书真的觉得自己很冤,他根本就不知道周行王在国库里借了这么一大笔钱。
  今年伊始,处处都是要花钱的地方——又要打仗又要赈灾,户部尚书直接就命户部的人带着借条挨家挨户地把朝臣们的借款全都收了回来。
  在这么个节骨眼子上,户部来要钱,官员们哪有不还的道理?
  就是砸锅卖铁也得先把从国库借来的钱还回去,否则,被户部告到了宣和帝那里,脑袋上的乌纱帽都要保不住了。
  刚刚被宣和帝点的名的户部尚书才刚从朝臣们的队列之中走出来,就接到了来自周行王的视线。
  眼下听到宣和帝这么问,户部尚书心里一个咯噔。
  看周行王的这个反应,户部尚书早前想好的推脱之词,现在怕是用不上了。
  临时想措辞,还得把自己从里头摘出去,哪那么容易?
  就在户部尚书迟疑的这个空档,宣和帝沉声道:“朕问你话,你一直往老五那边看什么?!”
  “……”户部尚书立刻绷直了腰背。
  他根本就没有看周行王,明明是周行王在看他!
  但宣和帝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户部尚书不论再说什么都上次在强词夺理了。
  宣和帝坐在上首,那个位置恰能将朝臣们的小动作都尽收眼底。但他反应却慢了一些,到现在才反应过来,刚才老五与户部尚书两人似乎在用眼神交流着什么。
  这就等同于是在宣和帝的眼皮子底下作弊一样。
  本来还被周行王的话搞得有些哭笑不得,也不打算再追究的宣和帝忽然从两人的小动作之中,觉察到了一丝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周行王被宣和帝的敏锐吓了一跳,赶紧夹着尾巴做人。他本来就不指望户部尚书能够帮自己解围,但好歹是不要一问三不知啊!
  本来刑部尚书留给几个皇子的时间就不多,周行王也是以最快的时间与幕僚商议之后,才补了张欠条,让人偷偷藏到户部的册子里头。
  户部之中,确有周行王的人,这才能偷偷搬了国库而一直瞒到现在。
  所以,在被刑部尚书暗示的时候,周行王根本没有回过神来。
  甚至于一开始,周行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待回过神来,却也觉得刑部尚书是在诈自己。
  然而,还不等周行王与刑部尚书对峙、理论,刑部尚书就已经神在在地走了,徒留下周行王一个人。
  三百多万两,其实并不是周行王一次性从国库取走的,而是分了几次。其中最多的那次,是被宣和帝派到在灾区赈灾时候昧下的。
  周行王自己都记不得自己总共从国库里掏了多少钱,但刑部尚书却说得十分准确,倒叫他心里很是咯噔了一下。
  等到刑部尚书离开之后,周行王在心里也估摸了一下,是该有三百万两了。
  户部尚书本来心里还在盘算着,该怎么把这件事给遮掩过去,但这会儿被宣和帝这么一喊,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禀皇上,微臣没见……”
  “老五。”宣和帝不等户部尚书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朕问你,现在让你将这笔钱还给国库,你可做得到?”
  “做得到,做得到。”周行王连连点头,“过了年之后,儿臣就在四处筹钱,为的就是将这笔钱还上。”
  其实根本做不到,但在这个时候,宣和帝明显是不打算再追究了,如果周行王跟宣和帝说要宽限几日,那“宗正寺三日游”的名额怕是少不了他了。
  宣和帝颔首,又往奏折上瞟了一眼,也不打算为难户部尚书了,只说是让户部加紧清点周行王的还款金额,把钱收归国库,这就不再管了。
  其实,并非宣和帝不想再往下问,而是他的精力有限,只问了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他已经有些精神恍惚了。
  若不是奏折一直拿在手上,他都要忘记自己坐在大殿之上所谓何事了。
  这种身体超脱掌控的感觉让宣和帝难以适从,而在这满朝文武面前,宣和帝更是得强打起精神来。
  周行王这个事,既然他说了可以把钱还上,那大可以容后再议。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昭明王府之中搜出雅砻信物的事了。
  昭明王被宣和帝点名出列之后,自然是学着两个皇兄的样子,咬死不认。
  他嘴巴比较笨,不如几个皇兄那么能说,但今日之事,一旦被坐实了,那他可就是“通敌”的大罪了。
  七皇子惜命,嘴巴再笨也是完完整整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给宣和帝知道。
  “儿臣从未见过这个信物。”七皇子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儿臣也不知为何刑部会在儿臣的王府里搜出这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