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刑部只有这么一个物证,没有其他,儿臣有理由怀疑是有人想要陷害儿臣。”
“王府那么大,想神不知鬼不晓地将这么个小东西放到王府里,不被王府之中的下人察觉,并不难。”
七皇子的声音并不大,但胜在清晰。
他已经想好了,反正没有人证,又没有别的物证,他就是不承认,难道父皇还能对他动刑,将他屈打成招不成?
宣和帝“唔”了一声,仿佛正在“消化”七皇子的话。
最后,宣和帝才对着七皇子点了点头,“皇儿所言在理。”
这么说着,宣和帝便看向了刑部尚书,“刑部可还有别的证据?”
“启禀皇上。”禁军都统出列,“日前有探子来报,说是发现京中的雅砻人活动频繁。”
七皇子原先还镇定自若的表情被禁军都统的话搞得一僵,禁军都统在这个节骨眼上提什么“雅砻人活动频繁”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将把这些事也归咎到自己身上吗?
然而此时,七皇子也不敢在宣和帝面前造次,只得耐着性子听禁军都统说话。
七王爷府里查到雅砻王室的信物,这件事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在今年之前,大周与雅砻两国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友好邻邦关系。雅砻人与大周人通婚也是常有的事,更别说雅砻人进京定居了。
往大了说,大周与雅砻两国交战在即,七皇子手中握有雅砻王室的信物,恐有通敌叛国之嫌。
总之,就看宣和帝怎么想了。
“活动频繁是什么意思?”宣和帝的注意力果然就被禁军都统吸引了。
“探子来报,说是跟踪了一段时间,发现京里的几个雅砻人最近在往外递消息。”禁军都统回道:“消息是截下了,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家书而已。但微臣担心有什么暗号,便不好擅作主张将信放出去。”
宣和帝颔首,“传令下去,告诉在大周的所有雅砻人,安分守己,不要与雅砻那边有书信往来。否则,将会性命难保。”
宣和帝话说得是够直白,但最后拟成告示的时候会由翰林院加以润色,语气并不会这么强硬。
禁军都统目不斜视,又道:“探子还发现,其中有一个雅砻人与昭明王庄子上的管事来往甚密。”
“你胡说!”昭明王像是被逼急了的兔子一样,下意识就指着禁军都统反驳。
禁军都统为宣和帝亲信,只听候宣和帝的命令,就是太尉也无法调动禁军。
此时,被昭明王指着,禁军都统非但不惧,反而将他视若无物,只静候宣和帝差遣。
宣和帝那双略显浑浊的双眼朝着转而看向了七皇子。
七皇子在他心目中是有些胆小怕事的性格,要说他会里通外国,宣和帝的真是不信。
毕竟单凭一个信物,也算不得什么。
虽说刑部尚书在奏折里提到,这个雅砻信物是从昭明王府主院书架之中的暗格里搜出来的,但其中的可操作性很大。
只要刑部的人有那么一个手脚不干净的,自然也可以将这个东西带进王府,到时候再说是自己从王府里搜到的便可。
而宣和帝,就是因为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昭明王胆小怕事的性子,所以心中才会信了昭明王的话——是有人陷害于他。
但禁军都统那边……
宣和帝的视线在禁军都统和七皇子身上来回看着,似乎是在斟酌自己究竟应该相信谁。
最后,宣和帝才问道:“那个雅砻人和老七庄子上的管事带来了吗?”
“带来了。”禁军都统侧过了身子,朝着外头一点头,便有人领着那个雅砻人与七皇子的管事进了大殿。
两人在殿内,又是以犯人的身份,自然不能站着。
管事倒是乖觉,一进来便跪下了。
雅砻人则是反应了一会儿才跪了下去。
“说吧。”宣和帝懒得多费唇舌,说了两个字之后,便朝着禁军都统看了一眼,就让他全权主持了。
“草民参见皇上。”这个管事虽是七王爷府上的,但从来没有见过宣和帝,这会儿被禁军抓进宫里,心中惴惴不安,惶恐得不得了。
宣和帝的精神已经开始涣散了,但事关皇子,除了宣和帝亲自过问,其他人怕是也不敢审。
禁军都统接到了皇上的眼神,立刻心领神会地开口问起管事,“你跟这个雅砻人是什么关系?”
“草民与他无甚关系。”管事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这人是早前在王爷庄子上做活的佃户,但今年开始,就已经补了些钱叫他到别处做活去了。”
“此前,大周与雅砻的关系还不错,雅砻人力气大,干活勤快,王爷便说可以租些地给雅砻人。”
管事口中的这个“王爷”指的自然是昭明王了。
“但是今年,雅砻与大周要打仗了,王爷便将庄子里的雅砻人都驱逐出去了。这个人还是时常到庄子里来,也是讨个活计。”
管事说的话,条理清晰,这会儿说出来也是有理有据,倒是不难让人听明白他在说什么。
这么乍一下听来,还真是滴水不漏。
宣和帝又转而去看禁军都统。
“此人正是探子发现,这段时日频繁向雅砻递消息的那个雅砻人。”禁军都统指着跪在地上的雅砻人,“从过年开始,此人就一直在给雅砻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