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两份诏书同时打开,并且诏书上所书内容需得一致,才能保证传位诏书的真实性。
  大皇子虽被宣和帝厌弃,亦被禁足一年,但他总归是宣和帝的亲儿子,王爷的爵位也并未被剥夺……此次宫里也派了人将他与大王妃,以及几个皇孙一并请进了宫。
  大皇子虽说早就料到了宣和帝怕是时日无多,却也没想到竟会是这么快就没了。
  大皇子本想着,如果宣和帝能熬到自己禁足结束,自己再在宣和帝面前好好伏低做小一番,让宣和帝知道自己不过是一时想不开。
  可现在……一切都完了……
  大皇子早都知道自己皇位无望,在王府之中,听到宫里来人,说了宣和帝的死讯,他的心里竟是毫无波澜。
  就仿佛,宫里死了的那个,与大皇子没有丝毫的血缘关系一样。
  二皇子已经被褫夺了封号,又被终身圈禁,竟是无人将宣和帝亡故的事说给他知道。
  七皇子也只是禁足,但遇上了国丧,自然也得进宫。
  是以,除了二皇子之外,其他的几个皇子全都很快赶到了宫里。
  大皇子是无缘皇位了,倒不像以往那样总要维持着一个嫡长子的体面。他被关在王府里的时候想了许久,如果当真无缘皇位,那他也就不用再伪装什么了。
  现在,宣和帝死了,大皇子又不可能登基,自然也就随着自己的性情来。
  不过,今日宣和帝驾崩,其他的几个皇子都于皇位上都还有希望,也没那个闲暇搭理大皇子,只是简单地见个礼,这就开始哭上了。
  大皇子原先心中并无悲怆,但或许是因为周围气氛十分太过压抑,他看到龙榻之上的宣和帝死状凄惨,也禁不住红了眼眶。如此一来,抹泪动作便停不住了。
  朝臣们先赶到了宣和帝的寝宫,在寝宫外头先见过了太皇贵君和皇贵君,继而才又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太和殿去取传位诏书。
  墨珣又不是太医院的人,虽说是被宣和帝叫进来的,但他好歹是个正六品,这会儿自然是随大流,跟着文武百官往太和殿去。
  陪着越国公去取传位诏书的是禁军统领,等到两边的人在宣和帝的寝宫中再次汇合,年太尉与越国公两人各自执一份,彼此对视了一番,这就对太皇贵君和皇贵君道:“皇上将匣子的钥匙随身携带,现在,请皇贵君将钥匙交予臣等。”
  总不能让太皇贵君去取钥匙吧?
  皇贵君一怔,刚才太皇贵君已经命人给宣和帝换过一身龙袍了,现在……
  此时,齐公公上前对皇贵君道:“皇贵君,皇上将钥匙放在装传国玉玺的匣子里了。”
  皇贵君这才了然地点了点头,亲自去将装有传国玉玺的漆匣取来。
  待玉玺被取出,皇贵君才将里头藏着的两把钥匙取了出来。
  因为钥匙孔不同,所以很容易就能够辨认出哪个钥匙是对应哪个锁的。
  越国公与年太尉将锁打开之后,把圣旨取出来,这就清了清嗓子,开始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即位伊始,惟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遗诏前面的部分,听着应该是宣和帝在诉说着自己的平生。而后又简单地提了一下自己犯的一些错误,但比起罪己诏什么的还是差了一些。
  前头的这么一大串其实也没几个人想听,除了告诫便是美好祝愿了。
  在场的众人连呼吸都放得很轻,唯恐自己错漏了什么。
  “赤几王皇四子晅琛,皇贵君冷氏所出,颖慧忠良,克承宗祧,必能克承大统……”
  第394章
  遗诏一经念完, 圣旨便从越国公和年太尉手中离开, 转给了其他的几个重臣,确认宣和帝的笔迹和诏书的内容。
  寝宫中的哭声早在越国公与年太尉开始念宣和帝遗诏的时候就已经停了,但遗诏一经念完,他们便都又哭上了。
  墨珣垂着头,佯装自己也是满心的悲怆。
  在场的人, 确实有几个是真的伤心,但却并不一定是为宣和帝的死伤心,而是因为大权旁落。
  等到几个大臣将遗诏确认无误,遗诏回到了越国公和年太尉手中时, 他们便开口请四皇子上前接旨了。
  四皇子哭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越国公与年太尉连着叫了两声才像是回过神来上前接旨。
  朝臣们恸哭一阵, 等劲儿过了, 才都去叩拜四皇子,请他即刻即位。
  四皇子手中握着圣旨,眼眶通红,假意推脱了一番。但朝臣们连番催促,这才应了。
  因为有典可依,接下来得一应事宜都由新帝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下去。
  墨珣跟着其他的大臣一同觐见新帝, 祝贺新帝即位, 而后便对新帝、太皇贵君冷氏和太上太皇贵君表示了慰问。
  刚才太上太皇贵君命人为宣和帝简单地整理了遗容, 但现在就需得由专门的人另外处理。
  宣和帝没有那么快入殓, 就需得涂抹香料,防止蚊虫等等。
  整整二十七天, 墨珣都跟着同僚们入临痛哭。而从二十七天之后至七七四十九天,这个随时随地、无时无刻哭的频率就被改成了每隔七天一哭。
  禫祭,即除丧服之祭。
  禫祭之后,朝臣们除服便可恢复日常生活。
  宣和帝下葬之后,墨珣又经历了虞祭、袝祭、祥祭与禫祭,这才算告一段落。
  皇帝驾崩之后,鼓乐、嫁娶,官停百日,军民则为一个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