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牵复帝点头,“还有别的意见吗?”
牵复帝这么一问,朝臣们就都安静了下来。
其实这件事也没什么别的意见,许副将要增援,要么给,要么不给。
“既然如此,就先从庭州调……”牵复帝仔细想了想,觉得粮草事关重大,还是得多派些兵将保护。“先调五百兵丁增援。”按照刚才报讯士兵回报的死亡人数,翻了四倍。
其实,牵复弟何尝不想张口就调他个五千精兵?然而,庭州恐怕连一千都调不出来了。
与雅砻开战的时候,各地调兵开拔,前往边关,现在各地只留驻军,再无其他。
而国内并不太平,不可能将驻军调空,只能这么扣扣搜搜地调个五百先顶上。
与调兵的圣旨一同颁布的还有另外一份,让沿途的州省派兵护送,确保粮草安全送到征西大元帅手中。
意思就是,押送军饷的军队抵达庭州时,由庭州的驻军将粮队护送至榆州,再由榆州驻军一路护送至朔州……
与此同时,剿灭叛军的事刻不容缓!瞧不上归瞧不上,但却也不能留着他们给自己添堵。
“皇上,现在恐怕暂时调不出兵来围剿叛军了!”
按照战报上所述,叛军战败之后退至崇州,而偷袭运粮军队的也只是小股,那么进一步推断崇州可能是叛军的老巢了。
据数次交战来看,叛军人数不少,多是原蓟州灾民,没有受到过军事训练,根本就是一盘散沙。
只是恰巧碰上了这次大周与雅砻开战在前,他们才得以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罢了。
而叛军之中的领头人,名为钟外。
据悉,其曾为戴月山的山贼二当家。戴月山的山贼屡次被朝廷派兵围剿,却因为占据了良好的地理位置而屡攻不下。
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戴月山的山贼最终还是被朝廷剿灭了。
当时造成了一定的轰动,而这些山贼,除了在打斗中身亡的,其余人全都被押解进京,斩首示众。
当时也逃了一些,只是因为人数不多,朝廷又派人寻了几次,没找着。再后来,朝廷也没有收到有关这些逃脱的山贼作乱的消息,这件事也就慢慢不了了之了。
“……”牵复帝抿着嘴,直勾勾地盯着兵部侍郎,等着他给一个解释。
牵复帝毕竟年轻,性格也与宣和帝截然不同,没有宣和帝的积威,朝臣们适应了一段时间,倒不会像怵宣和帝那样怕他。
“现在如果要派兵围剿叛军残余,只能调动昌州和建州的驻军了。”兵部侍郎为牵复帝分析起了眼前的局势,“建州驻的是海防。现在大周内有叛军,西有雅砻。如果建州驻军一动,指不定东奴见了,就跟着动了心思……”
到时候牵复帝才是真的焦头烂额。
昌州的驻军动不得,蓟州就在昌州旁边,眼下才刚把灾民迁回去……如果从昌州调兵,京城岂不是岌岌可危?
牵复帝:…………
兵部侍郎话音刚落,立刻得到了其他大臣的支持。
“启禀皇上,臣以为兵部侍郎所言极是。叛军既然已经败走崇州,想必短时间内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
“他们逃到崇州的消息才刚刚摆到朕的御案上,就刚才,朕马上就听到叛军去劫粮饷了!”
什么成不了气候,成不了气候还杀了一百多个士兵!
牵复帝气都不打一处来,“如果不将他们剿灭,难道要朕成天提心吊胆的?!”
“自朕即位登基以来,整整一年了,唯一听到的一个好消息就是将叛军击溃!可是一口气还没喘上,就听到他们又去抢征西大军的粮饷!”
……
“皇上息怒!”
太和殿内立刻跪倒了一片,直让牵复帝不要气坏了身子。
牵复帝别开脸,不去看满朝文武,只一个人坐着生闷气。
正如牵复帝自己所说的那样,从他即位以来,就没听到过什么好消息。
朝中一派寂静,许久之后,牵复帝终是缓和了语气,“还有什么事要奏?”
朝臣们跪在地上,用余光左右看了看,似乎都没什么事了。
一直没人吭声,牵复帝这才不耐仿地摆摆手,“没有就退朝吧。”
墨珣:牵复帝真是好惨一皇帝。
待“皇上起驾”的声音传出来之后,墨珣跟着其他同僚又等了一会儿,等到太和殿内的大臣们出来,墨珣才跟着大伙儿一道走。
宫里的“黑气”已经随着宣和帝驾崩而烟消云散,原先被宣和帝养在后宫之中的那些术士早在宣和帝驾崩之前,就已经被宣和帝安排好了“出路”。
与中亨帝(牵复帝的皇考)的安排不同,宣和帝不单单是将那些术士赐死,而是按照自己精心收集到的各种秘方、丹方、术法,逐一在他们身上试了个遍。
宣和帝倒了临死之前,身体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但他只要心情不好,就会想起这些术士,就会想法设法折磨他们。
这本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宣和帝自然只会交给自己的心腹去做。
而齐公公与马公公,自然是宣和帝的心腹没跑了。
那些术士在得宠的时候,自然是不将像齐公公与马公公这样的阉人放在眼里的。甚至还明着说阉人不干净,如果触碰仙丹,便会使仙丹失去效用云云。
本来阉人就少了个物件,自己心里清楚便罢了,哪里听得了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