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欺君之罪> 第112章

第112章

  青菡以为世子夫人还要秋后算账,立马惊惧地跪在地上磕头,“夫人恕罪,婢子再也不敢了,求您饶了婢子……”
  她额头磕得红肿,都不敢对方静宁表现出怨恨。
  方静宁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她能轻易决定别人的命运。方静宁没觉得得意,反倒越发惶恐谨慎。
  “你起来吧。”方静宁面上不动声色,“我今日并非要追究你的过错。”
  青菡怯怯地抬头。
  方静宁道:“我治家宽和公允,你既已知错,又诚心悔改,便也不必再受更多谴责。我欲给你做媒,消弭府中的乱言。”
  青菡惴惴不安,怕世子夫人故意给她选一门不好的婚事,以此责罚她。
  她有所迟疑担忧,乃是人之常情。
  方静宁并不意外,直接说出做媒的另一方人选。
  前些日子,又有其余方家族人为了生意入京,前来侯府拜见方静宁。
  方静宁反思青菡一事,便起了此念,于是便托方家旁支的族人帮着寻一个合适青菡的商户。
  坊间一直有“宁娶高门婢不娶小户女”说法,高门婢女见识远胜于普通小户女子,许多寻求发展而不得门路,想寻一门好亲的商户尤其中意高门婢女,若是能结交权贵保驾护航更好。
  也有一些权贵会借着这样的方式搜刮商户,然侯府和方静宁并无此意,是以为青菡寻的是一个普通的商户,姓孙。孙家在城南有两间铺子,在普通百姓中算过得比较富足,在坊间的风评也不错。
  青菡虽离府,但还有亲戚是侯府老夫人身边的嬷嬷,那家人自然十分乐意,他们没想着能就此攀附侯府,但好歹有了个门路,万一有什么事儿,就不至于无门可投。
  方静宁不打算强迫,牵了个线,便教青菡回去跟爹娘通气儿,自行与孙家人接触。
  隔了两日,孙家人得了信儿,到青菡家中拜会,青菡见到了孙家的郎君,模样虽不出众,可也算端正,且身材健壮,眼睛有神,也有些风度,瞧着还算顺眼。
  最重要的是,孙家人极有诚意,登门便送了青菡一只银钗,实银,并不是包银。
  青菡父母和再老侯夫人身边做嬷嬷的亲戚都极为满意,而青菡捏着银簪,完全没想到世子夫人竟是真的给她找了个好人家。
  有主家做媒,先前的风言风语便可不攻自破,夫家也会尊重她。
  青菡经了先前那一遭,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
  且她本就是个爱钱的,惯常就是个攒钱的匣子,嫁给商户,日后每日银钱经手,简直是老鼠掉进米缸里。
  青菡和孙家儿子定了亲,隔日一家人便恭敬地到世子夫人面前叩谢。
  他们感恩戴德。
  方静宁看着青菡气色大好,便想起许活曾说过的话——
  如果选择足够多,婢女也不见得会将心思都放在男主人身上。
  方静宁还对她学习管事时听得的一句话,也有了新的认知。
  权力不能滥用,上位者应宽严得当。
  ……
  方静宁答应要常邀文馨儿出来散心,她不是个擅长开解人的,便又每每会请周星禾一并过来做客。
  如今除了忠国公府的三个姊妹,方静宁处得最好的便是周星禾、文馨儿和姐姐许婉然。
  许婉然已经嫁人,不方便常回娘家。
  是以方静宁的小聚会,多数是三个人。
  青菡的事了,方静宁掩了青菡和侯府,假借耳闻,与两位友人谈及此事。
  “婢女之界限本就暧昧,可这又并非皆是婢女本意,若是作为主母,只是呷醋闹一通,便是在下乘了吧?同为女子,皆属不易,又何必互相为难。”
  周星禾通透道:“顺其自然,点到为止,方可恰到好处,善过苛过,皆易成过。”
  文馨儿则是带着几分看透的冷情,道:“男子妻妾成群,再寻常不过,内宅里阴司事也未见得皆是无奈,怜惜这个怜惜那个,不如守住心,多怜惜自个儿。”
  方静宁瞧着她的模样,有些担忧。
  她婚事未成,却并未似文家舅母担心的那般伤心难过,可她越是这般,旁人看着越是不安心。
  文馨儿注意到她的神色,无奈摇头,“亏得你是嫁到了简单的人家,若是换个复杂的处境,你这般性子,恐怕要教人吞吃入腹,还要怪罪自个儿。”
  一个“怪罪”,立时便说到了方静宁的根儿上。
  方静宁也常觉得这般不好,可她有自己的坚持,“总归是要有情,日子才好过下去。”
  文馨儿轻描淡写道:“情深便会失理智,装□□慕便是。”
  此言一出,方静宁和周星禾皆惊讶地看着她。
  文馨儿一笑,“我知晓你们是想为我开解,母亲总想为我找四角俱全的郎君,其实我无可无不可,总要成婚,门当户对便好,旁的又有何关系,皆是一样的过活。”
  方静宁确实不擅长开解人,微微启唇,竟是不知道该如何说。
  半晌,她才道:“文舅母也是不愿误了你的一生。”
  文馨儿漫不经心地摇头,“自误罢了。”
  周星禾捏了捏方静宁的手,冲她摇头,“顺其自然,没什么不好。”
  方静宁只得闭上了嘴。
  晚上,许活和方静宁躺在暖炕上说话。
  方静宁说起文馨儿的想法,道:“我未出嫁前,也是得过且过的,只是如今看来,总觉得悲观了些,馨娘这般想,我听了便觉得难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