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元笙:“……”
  宋烟:“……”
  季成风:“……先帝能同意?”
  其实应该问,人都躺皇陵里了,怎么同意?
  元太后张口就来:“先帝疼胤祯,见他诚心请求定会答应,届时托梦便是,若是先帝气恼,再让大师们诵经祈福,他心软,会同意的。”
  三人:“……”这都能行,不愧是当太后的人。
  元太后看向季成风:“你懂了吗?”
  “臣,臣妾受教了。”季成风声音略飘忽。
  季成风心情更加复杂,自从确认元太后就是静真太妃后,她一直想不通岁月静好的元太后是怎么在郑太后那个修罗场里存活的。
  现在懂了,此乃猛人也,带人上位就跟王者带青铜似的。
  元笙适时发言:“既然要做做样子,不对,向先帝请罪,要不要抄点什么烧给先帝?”
  比如悔过书什么的。
  宋烟也露出豁然开朗的表情。
  季成风瞳孔地震,是我太甜了。
  果然,元太后冷笑点头,站门口道:“胤祯,抄点?”
  立马沉默了一会,传来斩钉截铁的声音:“来人,笔墨伺候!”
  第38章三十八
  太庙里,赵胤祯盘膝托腮看着墙上画像,右边是空的,是留给赵胤祯百年后的位置。
  左边是他爷爷的画像,头戴冕毓,着繁复朝服,气势英武,燕颔虎颈,膀大腰圆,很符合古代人的审美,就是长得跟本人没什么关系。
  册封太子的时候,先帝带过他来祭告先祖,曾跟他讲过其实他爷爷是个身姿高大略显单薄的楚腰郎。
  当时赵胤祯心想:这莫不是古代版照骗?
  再看回先帝画像,画像上的玄衣帝王的风格跟前几代的格外不一样,论哪里不一样,估计是格外英俊这一点。
  皇室中人都是同相貌上佳的人相结合,后代相貌一个比一个好看,赵胤祯是本代最佳,他爹是他那代佼佼者。
  男子爱美者不在少数,先帝年轻的时候是个花蝴蝶,老了就是个老花蝴蝶,人生信条除了美就是浪。
  爱美程度令人发指,连驾崩前都要抓着赵胤祯的手叮嘱挂太庙的画像要照着本人画,并且要求是三十岁时期的本人。
  看着就差一口气没咽的老父亲,赵胤祯含着的那泡热泪都不知道该流出来还是憋回去,场面甚是滑稽,毕竟是两辈子以来唯一一个亲爹,还是挺伤心的,只能说哽咽着说好。
  得到回答的先帝安心殡天了,活像是抢在最后一秒格式化手机的冲浪人,苍老的面容都带着安详的微笑。
  但现在看来……
  赵胤祯看了看头几位宛若复制再粘贴的先祖们,再看看画风突变的先帝,觉得这些画像保留下去,后代人怕不是会说古代版照骗的是他爹。
  太庙外元太后在跟人说着话,说着说着就问了一句:“胤祯,抄点?”
  “……”赵胤祯思考了一会,觉得这事还是跟他爹报备一下比较好,便道:“来人,笔墨伺候!”
  杨方带人送来了书案笔墨纸砚,又默默退了出去,假装没看见皇帝的姿势是坐着的。
  书案左上方摞着一叠祈福经书,但他觉得先帝估计不太喜欢这些,拂到一边,打算拿出更大的诚意。
  墨已经磨好了,洁白细腻的纸张铺好,放上青玉麒麟镇纸,提笔有神,笔迹端正秀丽,开头正中间就是三个大字——悔过书。
  “皇父在上,不孝子赵胤祯敬呈,自父去后,儿感思念,日夜……”
  为了少挨骂,先写了这几年干了什么,让人看的开心点,最后才写自己要和他最中意的儿媳妇和离,表示你的儿子不需要政治联姻维系皇权了。
  洋洋洒洒写了一通,写满了一页纸,本想搁下笔,想了想,觉得就这些话能把他爹从皇陵气活过来,不够有诚意,就又补充了几句。
  “母仍康健,望父勿念勿忧,偶感身旁空寂,心或有怀念。”
  写完后,又看了一遍,把或字划了一横,十分敷衍。
  或有怀念,或意为——也许,估计,是先帝最不喜欢的答案。
  他努力了一辈子都没想明白元妃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自己,别说他,作为儿子的自己都看不明白。
  赵胤祯写完都觉得自己肉麻,他也觉得自己奇怪,先帝在世的时候自己总看那老花蝴蝶不顺眼,又渣又多情,觉得他也没那么能,等自己坐上皇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这太子当的有多糟心,先帝替自己扫了多少尾巴。
  最后归咎于叛逆年轻儿子对年迈父亲的天然不服性,加上三观上的碰撞,看似对先帝感情并不深。
  现在回想,自己身上哪样不是先帝言传身教,影响深远?
  站起身,找个盆,跪在蒲团上面对着画像将这封家书烧了。
  他也不知道有没有地府,有没有亡魂,对方能不能收到,但穿越那么离谱的事自己都经历了,估计是有的。
  *
  三天一过,皇帝终于上朝了。
  不等大臣们先上谏,就先一脸沉重说昨夜先帝托梦给他,这一手直接干蒙了大臣们。
  “朕昨夜梦有所感,竟是父皇入梦,他观天下河清海晏甚是欣慰,又问了南境失地是否已收,朕一一言明,”说到这,赵胤祯摸了摸后脑勺,总觉得那里还隐隐作痛,继续道:“提及和离一事,他老人家直言儿年近而立,自有决断,他老人家就不掺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