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强夺> 第322章

第322章

  她的端详里带着点儿好奇,除此之外,倒也没有其他的。至少不叫人难受。
  “女郎在看什么?”崔倓笑问。
  “看郎君啊。”晏南镜答得坦荡,“如果我不看,那才是对不住郎君吧?”
  这番话听得对面的少年愣了下,他而后笑起来,妍丽的面容有了笑的妆点,更加动人心弦。
  “女郎这话倒是新鲜。听着很有趣。”
  崔倓说着,摇动手里的塵尾。
  晏南镜见过那些士族手里持塵尾,这东西还不如葵扇好用,甚至连风都不怎么能扇得起来。不过是拿在手里增添几分风雅罢了,尤其是几句在一起谈玄或者辩经,抬手塵尾点拨两下,不管话说得有没有道理,气势上就有了几许高深莫测。
  她平日里见着都是那些成年男子持着,现如今见着崔倓手里持着这东西。他秀致清丽的面庞却和塵尾看上去不搭,莫名多了点老气横秋。
  “先不说有趣不有趣,郎君说说,我这话有没有道理?”
  崔倓挑了挑眉,颔首承认,“女郎这话的确有道理。”
  说着他又笑了,大步走过来。“方才多有失礼,还望女郎海涵。”
  他往旁边后退半步,抬手往竹林入口做出个请的手势,“女郎这边请。”
  和陌生男子单独钻林子,这是犯了大忌。不过在崔家,她倒是不怕,清河崔氏的门第和教养摆在这儿,不会乱来。
  她点点头,顺着他手上的方向和他一道步入竹林里。竹林里有专人打理,林子里的竹子错落有致,可见当初种下的时候,就已经规划好了。竹林里修筑有小巧的楼阁,虽然不甚宽敞,但胜在小巧精致。
  守在门前的家仆见到两人过来,把门推开。随后又赶紧的摆上了茵席。
  晏南镜看着放在地上的茵席有些稀奇,这东西都是先秦时候用的了。现如今几乎已经很少见到了。
  她见到那边堆放着不少的竹简,在墙角那儿堆得简直和个小山似的。
  “这些都是叔伯们收集来的经典。其中有些可以追溯到先汉了。”
  说着他拿了一卷递给她。
  崔倓除却美姿容之外,在外的名声有一个便是熟读经典。
  简牍拿在手里很有几分重量,晏南镜抽开来看。她对这些没太多的兴趣,随意看了两眼,“是大学。”
  她还给他,“郎君平日里经常在这儿看书赏景?”
  崔倓点点头,又笑着摇摇头,“时常赏景陶冶性情,不过这些倒是不怎么常看。”
  见她略带些许不解,笑着点了点额头,“已经全都在这里了。”
  “我十四岁上,就已经都记住了。只是偶尔翻阅一下。温故而知新。”
  “郎君博闻强记,令人敬佩。”
  美人的夸奖,格外令人振奋,不比师长们的赞叹小上多少。
  崔倓面上的笑意浓烈几分,但是该谦虚的还是要谦虚,他在旁人面前自傲,但在眼前人跟前,还是要收敛一二。
  “女郎谬赞了,听说中郎将少年时,才是真正的博闻强记。而且擅长书道。曾经有人特意去请中郎将的字迹做成摩崖石刻。只是后来时常征战,除却必要的往来之外,很少见到他专门写赋了。”
  晏南镜有些惊讶,“他还能写赋?”
  关于晏南镜和齐昀那些传闻,崔倓也听说过,他听她这么说,也是有些讶异,“难道女郎不知道?”
  她眨眼,“不知道,毕竟我和他相处不多,平日就算见到也没见到他作赋的。”
  “看来,传闻还是有谬误。”
  崔倓面上的笑容更深浓了些。
  晏南镜蹙眉睨他。崔倓见状立即道歉,“是我言语有失,还望女郎恕罪。”
  “郎君言重了,我知道现如今外面都说我什么。之前只是中郎将的风流韵事,后面恐怕就颇有些幸灾乐祸。已经传得更广了吧?”
  “有什么好怕的?”
  崔倓这反问让她一愣,崔倓见她面上的愣怔,不由得笑得更浓,“这些流言,只要自持身正,嘴长在旁人脸上,何必以他人妄言自扰。”
  说着,他请晏南镜坐到茵席上。
  在茵席上坐着和在坐榻上也没什么差别,家仆恰到好处的端上瓜果,内里除却夏日里常有的瓜果之外,还有切好的砀山蜜桃。
  “听说女郎对砀山出产的蜜桃,所以特意准备一些。”
  晏南镜也不和崔倓客气,用放置在一旁的小竹签,插了一块蜜桃送到嘴里。
  果肉香甜柔软,正是她最喜欢的口感。她抬眼就见到崔倓正望着她。
  “郎君有心了。”
  “只要女郎开心就好。”
  说罢,他突然坐直了脊背,和方才的闲适完全不同,“我出身清河崔氏,从祖上算下来,能追溯到前汉。高祖大父曾经为朝廷司空。现如今我父亲在君侯麾下任职,我是家中的幼子。”
  这算是正经开始介绍了。晏南镜在李远家的这几日也没闲着,褚夫人让她背了赵郡李氏的谱系,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她把这几日背的挑着和李远有关的先说了,说完一笑,“不过郎君也知道,伯父才认回我没有多久,我生父早逝,没有崔府君那样的事迹。”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