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本考古专业学生过来解释,赵樘手上拿的如果不是特别定制的一比一复原款式,那就是的全息没毛病了。刚才细节特写的时候,和贾湖骨笛是一模一样的!”
“我到现在也没看出来后期制作的痕迹,我是专门做影视剧特效的!”
“全息,是真的?!!!”
虞鲸鲸原本是想以全息游戏打响名声,结果兜兜转转,竟然应用在了综艺节目上。
表演结束后,嘉宾上台。
赵樘也透露,刚才的表演确实是和全息技术结合的。他是可以看到贾湖骨笛的,但是触觉上是一片空气。
练习用全息的贾湖骨笛吹奏,他不光要适应全息下如何操作,还要联系曲谱。
光是这一场的表演,他就用了快一个星期的时间。
这还是在他有吹笛经验的基础上。
“所以,真的有全息技术?!”主持人忍不住问。
其实大部分演唱会和节目舞台表演的时候,虚拟偶像表演是要用到全息屏幕的。
但是刚才,他并没有看到了有做这个布置。
也就是说,这是直接投影出来,而且还能在这个投影上进行操作?
不然,赵樘怎么吹奏骨笛?
“是的!”赵樘伸出双手,“这上面都贴了神经元片,工作人员跟我说,现在的技术还只能到这个地步。如果是用全息头盔,做沉浸式演奏,我还能知道贾湖骨笛的触感是什么样的。”
赵樘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
他在公司也有耳闻全息技术的事情。
考虑到毕竟是老板未来老公投资的项目,老板的游戏项目也有一杯羹。
赵樘心里是怀疑的,只是嘴上还是说支持老板的。
结果这次来参加节目,实打实的感受了一下。
回去就找公司的人打听能不能预定全息头盔了!
赵樘当然不会一直介绍全息技术是怎么样的,这也不属于他的知识范畴。
主持人显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
采访了赵樘的体验感受之后,就很快的cue起了接下来的流程。
贾湖骨笛的参选歌曲,名字叫《音》。
音乐的“音”。
赵樘在出演了《社畜生活》之后,也自己进行过创作。
又有戴纳和左先生负责润色,古越也学过唱歌,所以整体的表演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件文物,则是京都博物馆提供的大小忽雷,由彩虹团的姑娘们作为嘉宾代表!
大小忽雷的历史踪迹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一千二百多年的时光里,辗转多个人的手中。
不少人为了它们不被破坏,不流落异国他乡,不惜以身家性命相付。
清代的时候,更有诗人陈三立作《题刘聚卿枕雷图》,概括了大小忽雷的千年的历史踪迹。
如今,这些故事都要搬到这个舞台。
在全息技术的帮助下,重现忽雷之音!
“我一直以为全息技术的应用是在军事和科技方面,没想到还能用在这样的事情上。”
楼上的控制室里,徐东明忍不住感慨。
第869章 大唐风华
“不是你想狭隘了,而是你满心满眼都是那些。”虞鲸鲸打趣道。
徐东明并不是科研人员,在特殊部门也依然是负责安保工作的。
之所以会安排他来负责这个全息项目,也是看中了徐东明这些年在保密工作方面的能力。
“徐先生这样其实也挺好。”虞鲸鲸说的真心实意。
徐东明所处环境其实比她更复杂,有一颗这样的赤子之心也不错。
彩虹团演技一般,但她们巧妙的排了一出类似音乐剧形式的表演。
只要她们这群小姑娘唱起歌来,演技上的不足反倒是被遮掩了过去。
而且,中间还有一段变调,之后就是她们参选的歌曲。
唱完之后再进行音乐剧的表演。
怎么说呢。
从形式上是有些割裂的。
毕竟中途还有一段女团齐舞。
但是看完之后还有点意犹未尽。
彩虹团为大小忽雷创作的歌曲非常直白,就是叫《忽雷之声》。
一开始是想要取名《盛唐遗音》的。
但是被左先生否了。
左先生的意思很简单,如果取名《盛唐遗音》,不了解的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这是在唱那架名为“九霄环佩”的古琴。
如果真要细究“盛唐遗音”这个词,九霄环佩比大小忽雷更适合。
因为,大小忽雷的声音是响不起来了。
但是九霄环佩是可以的。
不过,在今天的表演中,依然用了全息技术,模拟出了忽雷的声音!
正如那些古诗词中所描写的那样,当真是忽雷之声,铮铮如雷!
镜头还不忘落在京都博物馆的李馆长身上。
在忽雷之声响起的时候,李馆长泪流满面。
他们做文物修复的时候,无数次惋惜大小忽雷不能再发出声音。
得知虞鲸鲸可以提供全息技术,采集大小忽雷的各项数据后,竟然一点一点的用现代科技力量,弹奏出了千年前盛唐的声音。
“看哭了我!”
“李馆长都哭了!我大唐风华,万邦来朝!”
“全息技术肯定是真的。突然有一种现代的种花家和千年前的盛唐重叠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