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江小三端了个簸箕出来,上面铺着一层纱布,把湿粉舀出来放在纱布上,再均匀的摊开。
  江六感慨:姜还是老的辣,这些都是他奶自个儿想出来的,但和寻百味里的工作人员操作步骤一模一样。
  祖孙俩同时回头:“小六你起来啦。”
  江六笑了笑,也跟着一起弄,两大筐的蕉芋头,洗出来了一簸箕的粉,不到三十斤。
  江小三不解:“那这出的粉到底算不算多啊?”
  一家人忙活了整整一天,又是上山挖芋头,又是磨粉,换水都换了三次,结果就这么二十来斤,听起来似乎不太划算啊?
  “当然多啊,这可是纯干粉,你懂个啥?一边儿去。”这账江小三算不来,江老太可心里如明镜似的。
  据大孙子江余辉所说,那蕉芋疙瘩一挖就是一大坨,他们挖了两背篓也才小小的几株,这产量是真的可怕。
  虽说洗粉是麻烦了些,但蕉芋是山上自然生长的,这可是白得的!能出二十多斤粉已经在老太太意料之外了。
  那蕉芋凉粉她做了满满一锅,才用了多少粉?就三勺湿粉而已!
  田云花从灶房里出来,把毛手毛脚的儿子赶走,让他去把菜装到板车上,吃过饭就早点出发。
  田云花和婆婆一起把大簸箕抬到后院,后院晒谷子的地方没有树荫遮挡,这天气一天就能把这粉给晒干。
  婆婆今早一起,她听见动静也跟着起身,她可是亲眼看见婆婆怎么搅的那锅糊糊,这可比面粉好使啊,面糊糊两勺可搅不出来一锅。
  今日的早饭吃的是蕉芋凉粉、野菜鸡蛋汤、水煮红薯。
  凉粉里的佐料也是费了些功夫,江老太很奢侈的用油酥了一小碟花生米,用刀稍微切两下,一起拌到凉粉里。
  酱油、醋、盐、香葱、花生碎、新鲜辣椒碎、干辣椒粉末、蒜末、韭菜碎,就光是这些丰富的佐料已经快把人香晕了。
  拌好的凉粉在木盆里又泡了一会儿,等大家开吃时,凉粉特别的入味,入口嫩滑、又软又弹,这是江家人第一次吃到如此奇特的口感。
  江小三反复的咀嚼嘴里的凉粉,眼睛里的光随着咀嚼的增多也变的更亮。
  “太好吃了,太好吃了!”
  为了防止大家只顾着吃,江老太只在每人碗里放了一点,她要先听取意见。
  “嗯,好吃。”
  “每天吃这个我都不会腻。”
  “真的好好吃啊。”
  也是江家少了爱读书的,否则什么“晶莹剔透、洁白如玉、柔韧劲道”还是能形容出来的。
  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江老太安心了,大手一挥:“自己盛吧,吃多少舀多少,别浪费。”
  也是老太太想多了,浪费是不存在的,汤汁儿都被刮了干净。
  见大家接受度这么高,江六和老太太对视一眼,都看懂了对方想干嘛。
  吃过饭的江六和江小三要出发去镇上,其实江六一个人也可以,但他拉不走那么多菜。
  戚奶奶和青萍天不亮就把菜给送来了,两小筐萝卜、两筐紫圆茄子、一筐姐姐们采摘好的野菜、三捆山药,还有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鸡。
  这只母鸡太老了,已经半个月没下蛋,又不抱窝,只能把它卖掉换成钱,老母鸡可贵了哩。
  江小三站在大门口,使劲一拉,车子纹丝不动……
  气氛此时有些尴尬。
  “我就不信了!”
  用出吃奶的劲,车子终于动了起来,但不能停下,一停又拉不走。
  原本想好好表现的江小三沉默了,好吧,他承认他不如二哥。
  江六站在板车的右边,也沉默片刻,钻进去一起拉车,今日的车真是格外的重啊!
  好在镯子世界的路很平整,不然江六真的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把车拉到摊位上。
  这次路上歇息了好几次,等他们到镇上时已经快过了早市,照例是先拉到码头,这次车太重了,江六也不敢逞强。
  让三哥帮着把板车拉到偏僻处,把那捆小的山药和老母鸡递给他:“三哥,给。”
  这就是江小三今日要卖掉的东西,老母鸡倒是挺好卖,就是这山药他没什么信心。
  见三哥有些犹豫,江六想了想,只拿了四根给他,“那其余的我带去卖,船商应该会喜欢这种耐放的东西。”
  江小三点头,经过他奶奶的洗脑,他对自己的定位已经特别的清楚,就是个拉车的,卖东西他不用操心,把弟弟平安带回来就成。
  江六知道他三哥其实嘴巴挺严的,对于自己的糗事儿才会嘴巴松,变大嘴巴花儿,但只要是家里人的事儿,他三哥那嘴像蚌壳似的。
  为什么要把车拉到这边远离人烟,他三哥也没问,只道:“小心,安全为上。”
  还鬼鬼祟祟的低声叮嘱他:“交易不成就跑,小命要紧。”
  江六:……….
  对,他三哥除了是个大嘴巴花儿,他还有个缺点,就是老爱乱想……
  他都不用问,三哥肯定是想着自己是要卖菜给河帮的谁谁谁,这谁谁谁是谁的对家,不让他们买菜啊,要饿死他们啊什么的,两个帮派私下又涉及到抢夺地盘啊、码头啊等等。
  毕竟他三哥太有想象力了,天马行空的脑瓜子,闪的特别的快。
  前两年码头扩建,帮派之间为了抢夺新码头的位置,好以此让停靠商船交费,码头这边闹了好些日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