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这小六怎么这么淡定?不科学啊?
  其实江六心里也不如表面那么淡定,他只是习惯了。
  柴大爷本来研究山药研究的好好地,听夏老头对着人小孩儿说那么狠的话,忍不住站起身来:“你说这些干啥?该调理就调理呗,小六啊,你千万别有心理负担,爷爷我看你好着哩。”
  “但你夏爷爷有一点说的没错,你必须得重视你的饮食问题,药补食补缺一不可。”
  江六用力点点头,补补补,必须得补,现在咱也能赚钱了,先把这破锣身子给补起来,才能赚更多的钱!
  在两位老教授研究山药时,另一堆山药也卖光了。
  江六和朱磊闲聊:“山药豆太多了,要怎么消耗呢?”
  朱磊继续嗑南瓜籽:“必须得做成糖葫芦啊,蒸着吃煮着吃,都不如串成糖葫芦,又甜又脆又面。”
  江六没好意思说自己不会做糖葫芦,家里也没糖,只假装喔喔两下:“有点麻烦呢……”
  朱磊挠了挠脸,自个儿做糖葫芦不是挺简单的吗?
  尤其是白糖,不是熬好了裹上去就行?
  麻烦之处可能是在于洗锅很麻烦?所以大家都选择用不粘锅熬糖。
  因为这太简单了,家里有小孩儿的基本上都会做,都没被寻古味选上,让人观看……
  突然他灵光一闪:“你们是不是用老冰糖熬的?所以才觉得很麻烦。你试试用白糖呗?白糖和水熬出来的糖浆,做出来也是薄薄脆脆的。”
  江六稀里糊涂的点头,啥?老冰糖?冰还能变成糖?他只知道糖霜,贵的吓死人,指甲盖儿大,就要五文钱。
  白糖又是什么糖?白色的糖?糖不都是浅黄色的?
  无论是糖霜还是蜂糖还是洗心糖都是浅黄色,红糖他也知道。
  小舅母生弟弟时,他娘送了一小块红糖,小舅母特别的高兴。
  那块红糖花了三百文,还没自己的手掌大。外祖母冲了一碗红糖水给他喝,江六觉得那糖水真好看,红红的、甜甜的。
  朱磊继续给他支招:“一会儿你去簋街那边,随便一个巷子口都是杂货店,里面什么糖都有,你称点白糖回去熬,多试两回就会了,很简单的。”
  古镇的杂货店开在簋街和染坊街,每条巷子口都有杂货铺,这是古镇方自有的店铺。
  里面卖的各种东西都是古镇自己制作的,油盐酱醋茶、酸甜苦辣咸,包括冰块等等,都能在杂货铺买到。
  要是想买城市里带包装的各种零食,那就完全没有……
  古镇为了环保,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包装制品,游客们能自己带进来,但不能随意乱扔,罚款特别的重。
  不过能游玩古镇的,都是系统和人工筛选过的人群,大大的过滤掉了一部分低素质游客。
  剩余的游客,看在高昂的罚款份上,就算自己带了东西进古镇,也会乖乖遵守规则。
  “不光要买白糖,你还得多买些正宗红糖,买全蔗糖的知道吧?你这身子就要多吃点儿糖类,不然哪天低血糖又晕了。”夏老爷子插话。
  深山里的蜂蜜肯定比外面买的好,这些老爷子就不过多的说明了。
  柴大爷点头:“家里人也多注意下,我怀疑你们家有地贫基因。”
  江六今日学到了好多新词,有的大概能从字面理解,有的完全听不懂。
  比如这个弟平鸡音?他就不太懂是什么。是指家中男孩儿生的太多了吗?难道弟弟不都是指男孩儿?
  但他没敢问,只能假装自己明白了……
  第40 章 蝲蛄。
  两位老爷子把剩下的四根儿山药拿走了,说是要拿回去检测检测,江六没收今日的野菜钱。
  人家送的那些药,一听就老贵了,里面还有人参!
  几人拉拉扯扯的实在不像话,朱磊打圆场:“那你们把固元膏和壮骨粉定个价嘛,小六以后不得长期吃吗?就用菜抵呗。”
  “这些菜你们要长期收购,也可以重新定个价嘛。”
  江六眼睛一亮:“是啊,我不能占您二老便宜啊!”那野菜满地都是,人参可不是随处乱长的。
  还是人家朱哥会做生意,自己还真有的学。
  最后定下来的价格是野生繁缕七块一斤,野生龙葵十块一斤,必须得保证品质和这两次一样。
  固元膏和壮骨粉给打了骨折价,均是五百元一罐,一罐是一斤装。
  江六高兴的快找不着北,这拿碎布换黄金的好事儿还能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果然是要转运了啊!
  要不是尤里是活人,他都想给他早晚三炷香,感谢他给自己这个机会。
  这次买补药的钱,两位老人家说什么也不要,“那是我们送给你的,你不要就是不尊重老人家!”
  江六无奈了,把自己兜里的南瓜籽全掏出来:“那您们尝尝我大娘炒的南瓜籽,有的是咸味的,有的是香辣味儿。”
  大娘害怕他又不吃饭,把南瓜里的籽儿全给炒了,装了个大布兜让他带上,不想吃饭也能垫垫肚子,不至于饿晕。
  二哥三哥馋的哇哇叫,大娘一个眼刀子飞过去,顿时两人就不吱声了,江六在后头偷笑。
  于是四人一起咔嚓咔嚓……
  “不错,好吃,让你大娘再炒点呗,我邮回去给我孙子吃,这不比什么辣条好?”夏老爷子第一个表示要买。
  朱磊紧跟其后:“我也要买,住小院儿的客人总是抱怨没零食,嘴巴太空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