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结果人被她打击跑了,气得田云花又给二儿子一个爆锤:“烦死了你,一天天的尽惹他!”
  江二望天开始念叨弟弟:……
  三儿啊,你在哪呢?哥需要你,你不在被骂的就只有我。
  江小三这时正在牛家小荷塘边儿,看他震叔摸藕,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牛震整个身子都在水里,只脑袋浮在水面上:“这天气还能受凉了?那你站远点儿看。”
  他本来也打算今日摸点藕回家尝尝,刚好江小三说馋藕,就喊他来拿。
  江小三刮干净烧黑的猪蹄,刚准备开剁,牛震就在门口喊他去摸藕,江小三屁颠儿屁颠儿的放下猪蹄就出门了,他喜欢吃藕!
  小荷塘就在水塘旁边,中间还有几支晚开的花骨朵儿,他种的粉藕开花比较少,以结莲藕为主。
  牛震把这些绿杆子全摘了下来,带着莲藕一起给江小三:“拿去送姑娘,今年争取哄个媳妇儿回来。”
  这花苞再过两日就能开,开出来的是粉红色的大朵花,姑娘们应该会喜欢。
  虽说这成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要双方年轻人能看对眼,自从新皇即位,就不兴盲婚哑嫁。
  门户高的依然遵从旧礼,不见外男,乡下农户人家反倒没那么多规矩,只要不过分,家里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什么哥哥没成亲底下的弟弟妹妹就不能说亲,这也行不通,总不能因着一个人,耽误下头的儿女。
  江小三对娶媳妇儿还没什么想法,卢家这事儿整的他都有心理阴影了,怎么会有人胆子那么大呢?如果嫁过来被男方发现了,那又当如何?
  不过是在赌他家心善,不舍得致人于死地罢了,啊呸,当真是恶心!
  “嘿,大黄!”
  江小三手里拿着三根长藕,一根有四小节,还有七支没开的荷花,刚走出小荷塘,就看见了大黄。
  大黄听见熟悉的声音,停下欢快的脚步,偏着头看江小三,意思是干啥?
  江小三乐了:“你咋又上山了呢?那山上有啥啊。”
  大黄不耐烦的甩甩两下尾巴,冲他汪汪叫了两声,把江小三甩在后头,先一步跑回了家。
  它已经闻到大骨头的香了,它着急回家啃骨头!
  第 47章 木刨刀。
  明日要卖凉粉,江老太就没继续用粉,只把木盆里的浆粉水用完。
  江六本想去挑水,现在两个水缸只够洗一次粉,蕉芋粉太废水了。他大哥接过了水桶担子,并安抚的拍拍他的肩头:“还是大哥去吧,你……别压坏了个头……”
  江六望天难过。
  老太太不忍心看小孙子这副丧样儿,把他叫过来和自己晒粉丝,在核桃树和院墙中间拉起细草绳,把切好的湿粉皮挂到草绳上,等它们自然晾干。
  如果这粉丝真的好卖,那要趁着冬日来临前多晒一些,冬日里的太阳不够大,也不知道用炕头烘出来的粉丝和晒出来的有甚区别。
  江六也不知道,他当时都是硬撑着看了大概过程,不过好像寻古味里的粉条粉丝也并不是自然晾干的,有烘干鸡?
  那是啥鸡?那么厉害?下次去看看。
  蕉芋粉条和粉丝外观虽然区别不大,但实际制作还是不同,做粉条需要在锅里蒸熟蕉芋粉,用刚刚制作蕉芋粉丝的浆水一层一层浇上去,并蒸熟透,等放凉后会凝固成透明硬块。
  这时候再用带圆孔的刨丝刀,把透明蕉芋块刨成细圆长条,粉条如果要储存,也需要完全晾干,和粉丝的耐放时间相同。
  做粉条的刨刀大约手肘长、纯木制品,又有观赏性又安全实用,一个要卖八十块,可以到隔壁小型木工处购买。
  江六想自己明日不能买糖了,还得去一趟寻古味,把木刨刀给带出来,顺便瞅瞅还有新玩意儿。
  寻古味的讲解员会不厌其烦的告诉参观者: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我们现代人之所以觉得从前的物件简单,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头上回顾蚂蚁。
  江六觉得这话说的很好,他就是镯子世界里的古人,他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愚钝,只是朝代与发展不同罢了。
  “乖孙儿啊,你说买的糖是什么糖?”江老太见他心不在焉的,以为还在想长个儿的事儿,随口扯了个话头出来。
  农家人买的最多的是饴糖,饴糖也有软硬之分,软饴糖可以制成其他糖,比如灶糖、芝麻糖、花生糖等等。
  硬糖比软糖贵两文,但存放时间长,且甜度更高,冲糖水或者走亲送礼都是送硬饴糖。
  “唔,买了红糖和糖霜蜜。”江六把最后几根儿粉丝也挂了上去,收起簸箕走了。
  江老太神色复杂,天爷爷啊,俺家这是狗窝里出了个什么金蛋蛋哟,这鳖孙买回来的东西是越来越贵了。
  糖霜蜜她只听人说过,细小如沙、洁白如雪、纯甜如蜜,这东西只有镇上才有,大集上多是饴糖,偶尔会有糖霜。
  放完簸箕的江六见老太太还在原地愣神,把她拉到了自己房里。
  桌上放了两罐补药和六块红糖还有一小罐白砂糖,就这么大咧咧的放在小竹桌上,进门便能瞧见。
  打开油纸包裹的红糖,用杂货铺送的木刀切了一角下来,塞到奶奶嘴里。
  店小二说这红糖浓度很高,所以糖块很硬,手掰肯定是掰不开的,也最好不要用铁刀或者钢刀,只用它们送的小木刀,这样不会破坏剩余红糖的味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