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和大娘一起走进灶房,大黄正在院子中间啃老南瓜,江小三给他切了一块南瓜头,让它锻炼牙口。
看见江六,大黄把南瓜啃的更响,尾巴使劲的打着圈儿摇,一副想靠近又舍不得南瓜的样子逗笑了江六。
“大黄你少吃点儿南瓜,晚上啃大猪蹄呢。”
昨天那么多啃过的大骨头,也不知道它都藏哪儿去了,一晚上没回来,害得江六上外边喊了好一会儿。
大黄的黑眼圈顿时眯成了一条缝:“汪汪!”放心,咱这肚子能装!
…
大娘指着篓子里的南瓜,不可置信的问道:“啥?真的全掏了炒籽儿?那剩下的又咋办?”
南瓜大婶儿一共剩下四个老南瓜,今日江小三找到她时,她已经准备收摊儿了。
她家不是镇上的,儿子给金家做船工,刚好家里的南瓜结太多,她就拉到镇上卖,也能照看几天儿子。
金家船工每月休息两日,平时都住在一个大通铺里,大婶儿的儿子花了几文钱给他娘租了个床铺,里头住的都是烧饭和做杂工的女眷。
每日大婶儿就带着南瓜到菜市卖,这四个长南瓜太大了,没人愿意买,大婶儿也只能又拉回家。
今日江小三见这南瓜那么大,也不想买,大婶儿说如果全买了就给他算便宜点儿,四个南瓜一百一十八斤,只给他算了一百一。
南瓜比其他菜卖的便宜,一文钱一斤贱的很,江小三这才全买了。
“从顶上取籽,口切小点,剩下的明天我拉去卖。”江六用刀比划了两下。
镯子世界买东西就不像他们这儿,人家那的南瓜冬瓜都可以切一小块。
大娘不信:“切开了还能卖掉?”
老南瓜皮很厚,里面的籽都很大,一个南瓜二十多斤,能取两斤多到三斤的籽,南瓜瓤也多,能装两大碗。
镯子世界的南瓜籽和南瓜瓤都比较小,也不知道那南瓜甜不甜?面不面实?南瓜籽长得多不多?
四个南瓜取了十一斤籽,柴大爷和夏大爷还有朱哥一共要了十六斤南瓜籽,那么现在最少还要准备九斤。
江六:“没事,卖不掉咱自家吃。”
他没发现大娘听见自家吃,打了个寒颤。
江六又犯难了:“这籽不够多啊。”
有一年章家种的大南瓜,最大的一个长得有半个人高,重八十斤,取了二十多斤籽。
现在九河村的南瓜都是那大南瓜的后代,二十多斤南瓜籽全被大家给换完了,江老太也换了些回来,但再没谁能种出那么大的南瓜。
田云花把切出来的取籽洞口,又盖了回去,听见大侄儿说还不够,猛起身的她差点吓个踉跄。
这都是要卖给谁啊,家里是养了一群大鸟了吗?这么爱吃南瓜籽。
但她还是积极出主意:“要不你上老章家问问?看他们还有没有鲜南瓜籽,那南瓜千万别买了,真的吃不完。”也是真的吃不下,放过我们吧。
她看着这么多南瓜都发怵,心里都开始火辣辣的烧,老南瓜吃多了是真烧心呐。
记得那年她们还在老家,她男人在山沟里发现了一片南瓜,全挂在悬崖边上,也不知是什么野物偷吃了南瓜,拉的籽在那。
那家伙,好大的一片南瓜藤,遮满了小半的崖坡。公公和孩儿他爹摘了好些天才把南瓜摘完,二弟拿去卖,一文钱两斤到最后都没人愿意买。
全家吃了整整一个半月的南瓜,所有人脸都吃的发黄,手心脚心都黄啾啾的,吓得村里人还以为她们得了什么疫病,话都不敢和她们说。
最小的几个娃儿,宁愿挨饿也不吃南瓜了,大人只能苦着脸咬牙吃……总不能浪费了。
一直到现在,这么多年,家里除了老太太还能吃南瓜,其他人都吃不下,想着那滋味儿,心里就一阵阵的发酸,烧的人心里疼。
南瓜红薯一锅煮,她宁愿多放些红薯,吃了噎的慌,也不愿意多吃两口南瓜。
江六和他三哥又出门了,这会儿快吃晚饭了,家家户户屋顶都冒起了青烟,太阳也准备落山,他们要快去快回。
昨夜山上的狼,嗷嗷的叫了一晚上,也不知道在叫啥。
后山有狼群,但是过不来断崖,九河村还是比较安全的,往年冬季快来临时,狼群嗷嗷叫过后,就会没了动静,到第二年春季又回来。
今年怎么这么早就开始叫了?
第 49章 村里人家。
章家在村东头,穿菜地边儿的近路,过去也要走上一刻钟,九河村这一片地势平坦,大家按照回字形包围村子。
村东头那片有水井,为了用水方便,选择在那边建房的人挺多,比江家在的村西边儿热闹。
村西边儿有江家、牛家、戚家、李家、钱家,这几家挨的稍微近点。因为有水塘、荷塘,挨着他们建房的人就少了,江家过去还有几户人家离的更远些。
南边住的人也多,那边有个大的晒谷场,太阳能从早晒到晚,这几日晒谷场上铺满了大草席。
为了让稻谷快些晒干换成钱,夜晚的晒谷场也有人守,草席不用收起来,反正秋老虎也不会下雨,村长家就在那边。
村里人更多的还是愿意在北面建房子,那边挨着田地,平时下地照看庄稼也方便,住的人多,邻里也有照应,有奔亲而来的人,也会选择在北边儿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