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没买到人也纷纷摇头失望离开,言语中避免不了抱怨,江建昌和侄子只能不停的弯腰赔笑脸。
  江六看到这一幕心里有点难受,他自己卖东西受白眼都没什么,小贩儿对他的鄙夷也能忍受,看着家人逢低做小心里直发酸。
  强压下心里的酸涩,扯着笑意走过去:“爹,三哥,我回来啦。”
  他们有好多佐料都摆到人家烧饼郎摊子上去了,看来这一上午他们相处的不错,江六心里的难过稍微去了两分,总是有好心人的。
  江小三笑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小六,你终于回来了,我们把凉粉全卖光了哩!”
  语气中满是得意,能看出他三哥此时真的很高兴。
  江六也回以同样笑意,世间污浊遍地,我亦如此,愿家人安康,愿盛世长平安。
  江建昌买了六个烧饼十文钱,自己和侄儿各吃一个垫肚子,江六摆手说不吃,要赶快去肉摊买肉。
  烧饼郎问他们明日还来不来,江小三飞快的答:“来,我以后每日都来!”
  今日卖凉粉赚了两百文,他可舍不得断掉这买卖,晚上说什么也得磨得奶奶同意。
  对于小弟说的要买肉,江小三好像也并没有那么难接受了。
  吃吧吃吧,以后他每日都来码头卖凉粉,明天他就能更熟练,能卖出更多。不就是一点子肉吗?吃!
  肉铺还剩下一个大猪头和几根不带肉的棒骨,老板说买这个猪头,骨头就送给他们,这可是一整个猪头,里面还有猪舌头,差不多十五六斤。
  江小三撇嘴,为什么猪一定要长这么大的脑袋呢?它就不能把脑袋长小点儿,肉全长身上吗?不知道大家更喜欢它的肉,而不是它的猪大头吗!
  死去的猪猪很安详:呵呵呵,这是什么活阎王来了,下辈子你变猪试试?这是能控制的?
  老板给了个旧木桶,把大猪头放进木桶里,上面盖了几片大叶,又给木桶里添了些水,嘱咐他们要快些拿回家吃掉,不然沾了水的肉容易坏掉。
  回程的路上,午后的太阳大得像个巨大的熔炉,不断的向地面释放出滚滚热浪,如果不是有树荫遮挡,能把人的皮给烤焦。
  江小三和江六你追我赶,氛围很轻松,路过一棵很大的老树,两人叉腰对着树洞大喊:“我要好好卖凉粉,我要吃肉!”
  “我要好好赚钱,养好身体!”
  “哈哈哈哈哈。”
  江建昌拉着板车跟在他们后边,看着他们嬉戏打闹,突然想到一句话。
  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
  第 59章 回家路。
  走过马家桥,又经过了两个人比较少的村子,荡子口和莫山岭,这两个村子挨的很近,原本是一个村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分成两个小村。
  这两个村子都在半山腰上,下面是山林和田地,村子里有好几个猎户,打猎很厉害,江六有时候在山上乱钻会碰见他们。
  他们每次上山最少也是两个人,莫山岭的一段山脉紧挨着白云山,远处看很像是连成的一片。
  猎户们有时候会过来白云山这边打猎,如果在山上遇见九河村的人,他们会大方的分一些小猎物出来,比如兔子和山鸡之类的。
  九河村没有常年跑山的猎户,大家也只偶尔上山碰碰运气,找找香料和笋子、菌子、刺球野果等山货。
  白云山很深,他们又不是祖辈都长在这里,山里很多未知的危险。
  对于莫山岭的猎户过来,大家也不会有怨言,那么大三座深山老林,还有靠近断崖的后山,有功夫的猎户走山是好事,会让野物们害怕,不敢轻易下山。
  过了村子,是一小片野草丛生的密林,林子不大。兄弟俩不再玩耍,江小三换掉他小叔,走到前头奋力拉起板车。
  江建昌知道自己的腿跑不快,退到侧边开始推车,这一段路人烟稀少,路边的野草比人还高,小密林的树木全是矮树丛,里边儿藏着什么也不知道。
  三人作伴还好一点,平时就江小三和弟弟,他们过这一段路都像后边儿有鬼在撵似的,跑的那叫一个快,一边跑一边怪叫……
  就算打不过,也能凭借怪声吓死里面的东西!
  马家桥和莫山岭的人很少会单独过来九河村,偶尔有人来还是三五成群,他们总觉得小密林太阴森,毕竟当年这林子里可死了不少人。
  血水像殷红的朝露,染红了那段原本碧绿如意的河流。
  过了这片林子,就要顺着坡走河边路,如果天不好,下整天的雨,这条路就过不去,特别的滑,会摔到河滩下边儿。
  这坡大约两米高,倾斜度不算太大,草多路松,走的人少,路压的不紧实,这也没办法。
  如果走潘家石桥那边过,每人要给一文钱的过路费……车上的东西重了,要再给一文。
  就还是算了吧,那边的路也好不到哪里去,主要还是舍不得钱……一来一回就是两文,不如买个馒头吃。
  走过河岸边就靠近九河村了,江小三整个人都松懈了下来,身子也没那么紧绷,江六也是松了口气。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看见对方的窘迫样子,各自笑了笑。
  村边儿的大槐树下依旧有孩子们玩耍,当时建村,村长和几位老年人一眼就相中了这里,这棵老树需要四个成年壮汉环抱,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生命力旺盛,这地儿肯定不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