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木板车没有展示出来,江六只能询问小院儿工作人员:“请问可以定做木板车吗?”
  工作人员推荐他用木斗车,这车很省力,木斗深也能装不少东西。
  江六表示这车不适合自己使用,工作人员询问了老木匠后,告知:现在都在赶工做手摇扇,木板车可以做,但至少要等两个月。
  江六只能暂时放弃寻古味的板车,买了十把木刨刀,花了八百块。
  从寻古味出来,直接就在侧门转角,没人的地方,进入透明墙。
  第81 章 初卖蕉芋粉。
  从小土坡出来,江六拉着板车去自家凉粉摊,今儿个还挺早,刚好赶在午时。
  他爹负责切凉粉,三哥不知道从哪里搞了个大海碗,把凉粉倒进去拌上调味料,再倒入竹筒里。
  见他们实在是忙不过来,额间的汗直冒,顾得了凉粉又顾不上甜粉羹。
  江六赶紧过去,把甜味儿粉羹给人舀出来。
  江小三见弟弟回来了,只看了他一眼,实在是忙的没功夫问他。
  “哪位的多辣子的啊?”
  “我的!”
  “下一个就是我了吧,我的也多放辣。”
  江六笑着问:“需要加这个果丁吗?”
  买粉羹的是位婶子,篮子里还有两个烧饼凉粉夹。
  “少加点儿吧。”
  婶子买了粉羹,转头就递给了一旁的年轻妇人,妇人笑着接过。
  这甜粉羹比酸辣凉粉给的量足,但更多的人还是愿意买凉粉,酸辣咸口感更为丰富。
  “娘,你也买一碗吧,这个粉羹好甜。”
  甜粉羹三文钱,比凉粉贵一文,婶子有点不舍得。
  一旁等凉粉的高壮男子,好奇的问:“这个糊糊是甜的?”
  他没见几个人买,还以为这是没味儿的呢,只是好看。
  江六:“对,里面加了很多饴糖,特别的甜。”
  不少人听见是甜的,也有点儿心动,糖可贵了,他们吃香辣咸是为了安抚肚里的馋虫,也让自身更有力气。
  糖这东西可是很邪恶的,一旦尝过了就戒不掉,但凡你想起那滋味儿,就忍不住为它再花钱。
  男子犹豫再三还是买了一碗甜羹,江六给他加了不少土瓜丁。
  拿着竹筒碗,男子站到旁边,发出吸溜的一声。
  周围的人都在看他。
  “嘿嘿,真的是糖,好甜的糖。”说完像珍宝似的,小口小口的喝起来。
  糖和盐都是身体的必需品,也许你能控制你的嘴,但你控制不了身体对它们的需求。
  甜味的东西能让人心情舒畅,所以清溪镇的果子,卖的都不算便宜。
  最出名的银鱼,也有好几种口味,其中酸辣甜口的十分受欢迎。
  鱼胶做成的小碗甜羹,更是女眷们的必点品之一,养颜、养身,吃了还能让人心情大好。
  “给我也来一碗。”
  “我也尝尝看,就当买梨子吃了!”
  最小的绿梨子也要卖三文钱一个,铁梨子还要再贵一文。
  江六笑着给这几位打甜羹,他们沉浸在糖的快乐中,不自觉的笑意也感染了身边的人。
  “是你?你最近没摘到果子吗?”
  江六拿着竹筒的手一顿,他听出来这是谁了——蔡妈妈。
  蔡妈妈身旁围着不少小丫头,最中间站着一位戴帏帽的姑娘,从她的衣着和头饰,和这么些丫鬟,再眼神不好的,也能看出非富即贵。
  买凉粉的人不自觉的往右边靠,生怕不小心挨着这富贵姑娘,给自己招来麻烦。
  江六笑道:“最近我们那山上,没什么好果子。”
  “我还说你怎么答应了也不来,那枇杷我们小姐可喜欢了。”
  蔡妈妈也没多想,山野果子本就如此,找到了是本事,找不到也是常事。
  江六看见那仆从站在马车旁,把脑袋压的低低的,应是也认出了他,护院们警惕的盯着凉粉摊。
  有些事情没必要做的那么过,作为门仆的他,也没做错什么。
  江六推荐甜羹给蔡妈妈,“这是我们家新做的粉羹,要尝尝吗?”
  蔡妈妈是来瞧这凉粉的,她们才从府城回来,小姐坐久了船,觉得不大舒服,这会儿正使小性子,说什么也不肯坐车回家。
  说自己头晕,心里不舒坦,肚子也饿了,但不想吃糕点。
  小丫头眼神儿好,见前面的摊子有好多人,她先一步过来瞧瞧是什么,如果东西还行,就带一份给小姐看个新鲜。
  买了凉粉回来的小丫头,把凉粉端在手上,给小姐描述了这是怎么做的。
  “那东西白白的很透明,看起来很硬,但刀切时又能感觉到软。”
  小姐来了兴致,问:“石镜?”
  她大嫂喜欢买海货,石镜就和小丫头形容的差不多。
  “应该不是的吧?那都是农家子,估摸着连石镜是什么也不知。”小丫头不确定了,看向蔡妈妈。
  小姐又不说话了。
  竹筷对着一块凉粉戳了戳,夹起一小段凉粉送入口中,随后把凉粉推到一旁,还是不作声。
  小丫头不敢说话,退到一边儿站好。
  蔡妈妈见状无奈的叹气:“老奴也想看看那到底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不知小小姐愿不愿去呢?”
  她是小小姐母亲的陪嫁,有了小小姐以后,被小姐安排贴身伺候小小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