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南瓜糕和凉粉做了一锅又一锅,田云花觉得自己都变成了南瓜,家里的饴糖用没了。
  本想告诉大家,明日再来吧,她家没糖了,做南瓜糕用的糖不少。
  结果她最疼的侄儿,不知道从哪里抱了个坛子出来,里面是黄黑黄黑的饴糖,这糖闻着都更甜。
  田云花无奈的看了他一眼,认命的抱走坛子,她的命果然很苦!
  江六把村民们送来的蕉芋好好挑选,老的和嫩的分开放,先紧着老蕉芋做粉。
  有人送蕉芋来,看他分成两堆,会意的点点头,出门就告诉大家,要挖那种黑乎乎的,浅紫色的先别挖。
  江家人没说,他们也不知道,这下知道了就不能假装看不见,人家给的凉粉那么大一块儿,可不能做白眼狼。
  “哎呀,这芋头坏了吧?”
  “我瞧瞧,呃……这里头咋是这样的呢?”
  江珊在给蕉芋们削皮,江老太发现削掉外层的粗皮,这样磨出来的粉没那么黑,只需要换一次水就能成粗粉。
  于是江家的蕉芋粉制作流程,又多了一项削皮,江六想自己果然是木工坊的客人,下次还得买削皮刀。
  木工坊的削皮刀,和木匠用的推子有点像,也不知道杜叔能不能做呢?江六完全不懂木工活儿,想来应该是差不多的吧?
  第 113章 花芋头!
  这芋头和其他蕉芋不同,削掉黑褐色的外皮,里面的果肉是白色的,能看见很多紫红细丝。
  江珊不知道能不能吃,高声喊小弟过来瞧瞧,还挺好看的,闻起来有一股香味。
  江六见这芋头就喜上眉梢:“这可是个稀罕货呢。”
  荔浦芋头,讲解员说在古代,是供给皇室贵族的,吃起来软糯香甜,入口即化,口感特别的绵密。
  在夏朝是不是贡品,江六不清楚,明儿个去打听打听,如果民间也能卖,那江家的秘方又会多一个。
  这里的芋头都是外祖他们挖来的,不小心被荔浦芋头给混了进去,它和蕉芋外皮还是不怎么像的。
  把这稀罕货拿到厨房,今晚就吃它了,他们带回来了两斤三层肉,大娘这会儿已经准备烧肉。
  戚奶奶和青萍姐看见肉下锅,就说要回家,得回去给家里人做饭,明日一早她们再过来。
  田云花问婆婆是怎么个打算,江老太给她们拿了两块南瓜糕,一块凉粉,让带回家去吃。
  临走时,让她们把家里熟了的菜都摘来,明日再算钱。
  给三人算的是每天十文钱,包一顿午饭,做的活儿不说多轻松,但至少都是干惯了的。
  这会儿天也暗了,村民们也打算送完这一波,明日再来。篓子和挑担里,都装满了黑紫色的蕉芋,林家人也在其中。
  江六大声说道:“林姐姐,你有做好的三十斤辣饼,三十斤辣豆子吗?还有你家的辣椒,也都摘了卖给我吧。”
  这下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林家人身上,这可是六十斤啊,得多少钱了?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辣豆和辣饼是啥。
  但辣椒也收,就让人有点羡慕了,各家种的都不多,也就七八株辣椒苗苗,就是卖也卖不了几个钱。
  林贞明白小六的意思,笑着大声应道:“好,明早就能送来。”
  林娘子眼神里满是得意,在看向江家那娃子时,又多了一分感谢。
  女儿的心结是什么,没人比她这个当娘的清楚,无论怎么样,她都是自己的女儿,只要自己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饿死她。
  现在女儿重新振作起来,她真的比谁都高兴,以后就是自己不在了,女儿也能活得很好。
  后头没人再来,江小三把门关上。
  曹三丫也在整理芋头,她没吃过这个,也没吃过凉粉和南瓜糕。
  这一天的晚饭,被她牢牢的刻在心里,没有谩骂、没有白眼,她可以上桌吃饭,也可以吃菜吃肉。
  这些人没有给她一丁点脸色看,只让她把这里当家,过去的就过去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
  曹三丫有满肚子的话想说,千言万语只汇聚成了一个字:“嗯。”
  荔浦芋头果然美味,每人分到了一小块儿,比红薯好吃太多,就像在吃天上的白云,很绵软。
  “这花芋头好香啊。”但江瑚形容不出来是什么香。
  江六简直为它入迷,恨不得马上开两亩地出来种植它,这么美味,难怪能成为贵族之物。
  不止他一人为花芋头着迷,饭桌上的人都觉得这芋头好看,白白的还带花纹,口感更是细腻香软。
  螃蟹没能上桌,泡了水压在木桶里,明日再来做,它身上的河沙也不少。
  饭后。
  江六带着曹三丫去了李家,还给李婆婆和芸豆姐带了南瓜糕,明早她们热热就能吃。
  从江家到李家,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站在路边都能看见两家的房子,牛家的房子在两家的对面,中间还隔着一段路。
  见曹三丫进门,江六转身就往家走,步子跨的很大,村西边儿人还是太少,夜晚总觉得凉飕飕的。
  水塘里的呱呱们应该是疯了,突然一起出声,呱呱呱的叫了起来,吓的江六头发都竖了起来,脚下跑出了残影。
  推开家里的门,反手就把门给关上,抵着门开始喘大气。
  “呼……呼呼。”
  那群绿呱呱真是太过分了,不知道会吓死人的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