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许家有二老,已经年纪很大了,比他爷奶还大一辈,当年逃荒路上都是家里人轮流背着走的,春婆婆就是许家的,老婆婆天气好喜欢坐在村口大树下,也不忙什么,就听人说说话。
江六站在许家门口犹豫,他是直接敲门问呢?还是先去白仁家?
许家的孩子和他同辈的,都比他大,小时候也没一起玩过,他二哥三哥倒是和人熟。
还不等他想好咋办,门就开了,春婆婆的小孙子扶着她出门溜达,老婆婆不想在家里待着。
“哟,小六?你咋来了呢?”许巍说完就乐了,难怪奶奶吵着要出去玩儿呢,这是财神爷上门了啊。
江六笑着应声:“春婆婆,下过雨路滑的很,要小心哦。”
春婆婆来到江六面前,亲切的拉着他的手,笑眯眯的问:“娃儿,婆婆知道了,你来是有啥事儿吗?”
许家人口多,四家人都住一块儿,房子修的有好几个江家那么大,后院养猪的地方更是宽敞,给猪都修了老大的石头圈。
家里养了十多头猪,每年还要赶着大公猪出去配种赚钱,小猪崽子也卖的好,年节时会杀猪便宜卖给村里人。
但人家里到底是有多少头猪,这个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许家人路过的地方,那是蝗虫过境啊,小飞蓬全部秃头。
他们家的田地只种红薯和麦子,每年收了红薯就和村里人换红薯藤,也换谷糠和麦麸,愿意换的人很多,他们家交税是买新粮。
许家开的荒地多,种些自家吃的菜,少有拿去卖的,江六想他们家人口那么多,肯定种的葱和小韭也多。
许巍高兴的搓搓手,脸上满是笑意:“终于等着你开口了。”
江六不明所以。
只听他说:“我见严青山种了好多新葱,我就想是不是他家的葱供不上,你早晚会问到我家来,其实我也种了好多!”
他们许家没有懒汉子,每人都开了荒地,自个儿觉得地肥实了,家里人就会出钱把这块地买下来,交由开荒的人自己种。
他之前有两块地,一块全种了小毛葱,一块种的是辣椒,但已经摘了许多,家里人吃辣子厉害。
看见严家下了新葱头,许巍又借了哥哥半亩地,种了新葱,现在已经有小拇指高。
江六实在是佩服他,光是种葱就种了一亩地?这是多爱吃葱啊……
还有这人咋这么聪明哩?看严家下葱头,自己又赶紧种了半亩,这也太会做买卖了吧!
第 120章 烧罐子。
许巍转身拿了背篓,让江六再等一下,他马上出来。
春婆婆就坐在门口,这会儿没下雨了,老人家笑眯眯的看着外头,活到她这岁数,还有什么好忧心的,儿孙自有儿孙福。
和春婆婆没说几句话,许巍出来了,还提了一篮子的千里香花苞,青黄花苞特别的肥,还有淡淡的香味。
许巍:“这个拿回去煮汤吃,今年花快要开过了。”
他们家为了掩盖猪的臭味儿和驱蚊,在后院种了两棵夜来香,可能是猪粪太养它了,长得特别的好,夜晚开花时,人都不敢去后院。
每晚那些猪很安静,也不知是不是被花儿给香晕的,夜来香气味浓郁,尤其是闷热的雨后,能把人熏的头晕想吐。
但它的花苞也是真的好吃,滚水里过一下,是清甜的口感,如果有大骨肉一起煮,那就更美味了。
江六接过篮子,忙道谢:“谢谢十二哥。”
是的……许巍在家中排行十二,还只是在男娃中的十二,还有更小的妹妹。
他们江家以前也分男女排行,按理说他应该是江四,但这听着不太好,奶奶就让他和五姐不分排行,顺着往下喊。
春婆婆笑眯眯的看着他们,招呼着许巍:“十二啊,一会儿回来记得给奶奶带香糕。”
许巍乐的不行,他家老祖宗是真的老小孩儿,牙齿都没几颗了,还很爱吃甜的,觉得比肉都好吃。
爷爷不准家里人私下给奶奶买甜糕,奶奶近来吃饭都没精神,江家现在卖的南瓜香糕她很喜欢,一直说那就是南瓜做的,吃了不会得毛病,家里人无奈的允许她每日吃一块儿。
老太太下雨天也待不住,要出门溜达是为啥?还不是想上江家去买南瓜糕!
许家没人有闲工夫去挖蕉芋头,他们整日忙活那些猪还忙不过来哩,最近这几个月可得好好伺候它们,年底卖个好价钱。
江六跟着许巍去他的地头,越走越熟悉,这不是狗蛋哥和他二哥开的地吗?都看见土瓜藤了。
许巍见他是真的不知,笑道:“你以为我们都不待见梁狗蛋?”
江六没吱声,但心里确实是这样想的,狗蛋哥刻意避着村里人,无意碰见也是埋头就走。
“哎。”许巍长长的叹气,“咱恶心的是梁家人,和狗蛋真没什么关系,他是啥人,这么多年大家都看在眼里,不然当年村里人也不会逼着梁家写契书。”
那时候江六还小,很多事情家里人都不让他知道,他爷爷江老汉,当年可是狠狠给了梁家那老不死的两坨子。
这事儿江六还是第一次听说,爷爷很少揍人,怎么还会对梁老头动手呢?
许巍挑着大颗的葱拔,这些小毛葱长的很好,一点儿黄枯叶也没,应是浇了不少好肥。
江六忍不住问,种这么多葱是干啥,除了像严婶儿那样做葱饼,还是有啥吃法?也没听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