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酒楼的采买见二人有话说,于是在门口清点东西,顺便等钟千,他很惊讶钟家的大手笔,那细粉要的完那么多?
转眼一想也不奇怪,府城肯定比清溪镇有钱人多,可能不爱吃粗粉,就喜欢水冲就能变成透明羹的新玩意儿。
他们酒楼这两日老有客人问,有没有凉粉和桂花羹,掌柜的刚开始还不以为然,后来问的人多,也向客人们打听起来。
这桂花羹可不得了,是江府传出来的吃法,用水就能冲成羹,加什么料就是什么羹。
掌柜的禀明东家,东家让去码头寻人,结果他们去晚了一步,人已经收摊儿回家了。
卖烧饼的告诉他们,摊子的主人住在九河村,就是镇上说的恶人岭。
刚好这时钟千来了,于是两人就一道来这边,进村时问了好些人,江黎可是这村人?
村民们想了好久,说他们村没这人,钟千还纳闷呢,是叫江黎没错啊,又问有没有江六,人才给指了方向。
钟千很客气:“少爷想再买一批糖送人,不知小六你能不能再做些?”
那糖是真的好吃,他得了三粒都舍不得吃,全给闺女了。
在府城也打听了,没有能做出同等口味的果糖,没江六给的晶莹剔透不说,也没那般香味浓郁。
知州大人也问过那橘子糖,对那糖赞不绝口,大少爷的提神糖,也被知州大人拿走了,还隐晦提醒下次多带些糖来。
少爷原是打算亲自来的,但这时确实走不开,今早下了命令,所有沾染了粮食的商家,都不允许出城,这两日府城关了好多家米铺,他们家的倒是没关,但也没人敢买。
城里都传遍了,米铺里卖的都是毒米,吃了要死人的,大街上没以往那般热闹。
清溪镇和附近的米铺,倒是没受影响,他这次回来也是顺便让大家安心,他们钟家米铺可不卖那些丧良心的假货。
江六不动声色的问:“子清哥要多少糖?急着要?”
钟千用力点头,急啊,真的很急,恨不得马上就带走!
正是紧要关头,大少爷能不能上一步,钟家米铺能不能扩大,都要靠这礼,不是说送礼就能成事儿,但不送是万万不可能成的。
两种糖各十斤,最少也要二十斤,不光是知州大人要,其他人那里也需要走动。
江六让他明日午时在码头等着,到时候自己会去寻他。
钟千闻言暂时松了口气,他这两日也忙,各家粮店都需去走一圈,今年的新米还有好些人没交,就怕他们听见消息出乱子。
送走了钟千和四季酒楼的人,江六打开木匣子,里头是一张五百两的银票。
江六有些心惊,看来这果糖是真的不能再倒卖了,就让它在知州大人这里结束吧,不然下一个假糖案,估计上刑场的就是他。
江二和江小三见人走了,本想进去看看银子,那可是大锭银子,五十两一坨的大银!
看见小弟在想事情,兄弟两个又悄悄的走了,还是等会再看吧,银子又没长腿,不会跑。
村里也炸开了锅,原来小六大名叫江黎啊?他们好像也是头次听说?一直就这么小六小六的喊着。
驾着马车和牛车上老江家买东西,这肯定要买不少吧,可真是羡慕死个人了。
江小三今天已经带人进村买过一次,这会儿来的人更富贵,四季酒楼?那不是镇上有名的富贵人家才能去的馆子嘛。
里头一碗糖水都能割一斤肉吃,他们就是路过也不敢抬头多看两眼。
江家是真的要发财了,江小三那大嘴花儿说的是真话,真的给富庶们供上货了!
吃饭?
不着急!等我再上山一趟,多挖些蕉芋!
这两辆车的到来,显然刺激到了老实的村里人,他们村也有希望向富贵村靠拢了。
第122 章 雇工二号。
家里的存货空了,就剩下明日能做的粗粉,江老太过来说:“我们人手还是不够,大家买的数目都不少。”
做了这么多天才出几百斤粉,现在家里人忙的屁股都不抬,出门的就只有码头三人,江小二可劲闹,她都没放出去。
雇人存在秘方泄露的风险,但不雇人又实在做不出来那么多粉,一时老太太也犯了难,这洗粉简单,别人看一眼就能学走。
江六也想到了这点,蕉芋粉后期可以和村里人一起做,但现在他还不想交出去,至少得等他家站稳了再说。
江老太看着这上百两的银子,知道这钱留不住,之前打算盖间屋子做粉的想法,这会儿又行不通了。
“先雇狗蛋哥,明日我去镇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
江老太点点头,收好银子,让大儿去换下江老汉,她们打算在后院起房子,得去村长那说一声。
后院儿有一片荒地是江家的,一直没想好怎么动,这次干脆把周围的几块也扩进来。
村长可以帮忙量荒地,写好文书和银子一块交由县衙入册,这样就无需他们再跑一趟。
这次江家下血本了,挨着他家的地都买了下来,也是怕有人使坏,这次江六没要卖粉的钱,奶奶说房子建好了再补给他。
村长带着三个儿子测地,荒地一两银子一亩地,挨着江家的房前屋后有二十七亩,以后这片正四方的地都属于江家。
想在这片荒地建房,还需再补足一半的银钱给县衙,把它们从荒地变为宅基地,九河村当年迁户,官府的人也是如此实施,只明确划分了靠近水源处为宅基地、耕地、良田,其余都算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