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窑的位置选在了晒南瓜干儿那边,后院地面看着平整,老师傅找了几个位置都不满意,最后才选了这里。
大窑至少要半个月,用的泥土也得好几种,这点无需操心,建窑的师傅们会自己去找。
那两座小窑简单,三日后就能建好,得了确切的答复,江六把早已准备好的东西,搬到了江家大门口。
这是个大木框,里头有很多木片间隔,每一个小格子里都有东西,以后江家需要收的东西,都会出现在这木框子里。
今年九河村的黑麦还没熟,种下后不需要管它,但黑麦子成熟的时间长,产量也没比白麦子高多少。
黑麦卖的便宜,磨出来的面粉也是黑乎乎的,不如白麦细腻,前些年清溪镇农人也是种黑麦,后来白麦种子没那么稀缺,种的人才多了起来。
有村民站在一旁问这是啥意思?里头的东西都是要收的?黑麦他们都认识,咋还要野燕子?
野燕子就是燕麦,口感不好产量也少,很少有人会特意种这粗麦子吃,野麦是马匹的口粮。
江六敢开口要瓜皮麦麸,战马的口粮还是不敢换,这要是引起误会,脑袋搬家了可就冤死人,因为他根本没有马。
“哎呀,好可惜,我家今年地里头好多野燕子,都被我给拔了。”
农人都不喜野燕子,它就是个偷儿贼,会悄悄吸走土地的养分,自己倒是长得壮实了,害得一旁的白麦子结不了穗。
成熟后的野燕子更让人生气,它的麦粒轻轻一碰就会掉在地上,有的种子和外皮还长了腿,被风一吹,又换了个地继续扎根。
第 152章 上山摘草果。
每年麦子结穗时,农人和野燕子开始博弈,这玩意儿很会伪装,麦苗时期和其他麦子长相差不多,只能等它提前结穗了才能分辨。
麦穗的尾部很像是燕子的尾巴,所以大家都喊它野燕子,草丛里有很多野燕子,路过遇到它成熟,也会采回家煮成麦饭吃掉,入口微微发苦,煮熟后变粘稠。
“野燕子咋收啊?我叫我闺女去捡,小河沟好多哩,麦粒也不算小。”
“能换南瓜糕不?”
“还有这黑麦和核桃都咋收,小六你快给我们说说。”
“小六,我家还有去年收的黑麦,估摸着有十来斤!”
“黑豆红豆也要,哎呀,我家今年种的花生,没种这些豆子,真是可惜了。”
“小六,你家要养马了吗?”这些好像都是马喜欢吃的吧?每年那些商贩收,也是说的要卖给马贩子。
江六赶紧摆手:“马那么贵,还得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俺家可养不起。”
马儿比人吃的好,尤其是军营里的战马,吃的都是精细好料,听说每日还要喂生鸡蛋和咸盐。
在这木框里有仙巴掌的果子,蓝白色的蝶豆花儿,这两个大家都不陌生,又问怎么收,好回去告诉家里人。
比起寻蕉芋,摘仙巴果和蓝蝴蝶就轻松的多,大家都铆足了劲四处搜寻,想在年前多赚些银钱,好做上两身新棉衣。
路上碰见人,也会告知他们,江家今日有要收的新花样,攒的多了可以换芋粉,江老太可是一点儿没藏着,早告诉了大家那粉如何熬凉粉,就是村里人怕整不好,宁愿换现成的。
江六站在门口,给村里人和外村人都说了几次,这框子以后每日都会摆出来,如果哪天换新了,就说明那类东西暂时不收了。
这下九河村人又有了大动作,三岁多的小娃都提着篮子找野燕子,大一点的就找仙巴掌果儿,顺路再摘些蓝蝴蝶。
仙巴掌的红果子不能徒手摘,全是细软小刺,针挑也不好挑出,只能不停的用皂豆洗,扎的人心里很难受。
现在家里帮工不少,江六偶尔也能从后院脱身,去了牛家没找到震叔,牛牛的娘说他捞浮萍去了,那地方有点远。
没找到人,江六只能等晚点儿再来,拽着大黄狗的后脖子,强行把狗子拽到了河岸边,小灰灰倒是不抗拒洗澡,就是不怎么喜欢皂豆的味道。
有小狼在,这次大黄比以往洗澡乖了些,没费多少功夫就洗好了,跑到一旁开始使劲甩干水。
带着缩小一圈儿的大狗和小狼回家,这会儿还早,距离天黑约莫还有一个多时辰,大哥二哥去了松茂坡,梁狗蛋说核桃他来打。
家里晒干的核桃秤了下,只有六斤多,新鲜的倒是能打十来斤,有根长竹特意寻回来打核桃的,最顶上的打不到,只能等它干透了掉下来。
这会儿家里也没啥要他做的,江六拿了背篓和柴刀,他想去捡山核桃,仙草附近有颗山核桃树,长势不太好了,树皮干裂的很厉害,估摸着明年就结不出果。
田云花端着刚蒸好的南瓜干儿,见侄儿拿了柴刀,问:“去哪儿呢?”
江六捡起一块儿趁热吃,答道:“去断山崖那边捡山核桃。”
大娘让摘点红草果,回来的早就晚上拿来炒着吃,苗三做酱烧菜喜欢用草果,之前晒的又让江六拿到了李家,现在家里没剩几颗。
红草果是串结,从根部结果,附近有草果树,山风吹过都有很浓烈的香气,树比草果更香。
草果喜欢长在背阴灌木丛里,每年九到十二月能摘果,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家家户户都会在寒冬来前,晒上一些。
夏季的草果芽苞也很好吃,只需加入一点咸盐拌匀,会有股独特的辛辣香,如果能用肉和它同炒,辛辣香会更浓郁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