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要一两头倒是不难,要四头就得去其他镇子买毛猪,也不知那么多猪是来干啥,卖的完吗?
这点完全不用担心,光是大营那边就定了好几百斤的卤肉,一年也就指着过节吃上那么一两回哄嘴的东西,这点钱还是出得起的。
昨日才开了煎饼摊和卤肉摊,好家伙……难怪林老板要八十只鸡,这卤汤也太香了。
在仓房这边熬卤汤,把巡逻的差役都给招来了,肉还没做好,就卖了好些出去,虽然只是下水,但吃着也是极为过瘾。
把这卤货往薄饼里一放,再淋点儿卤汁儿,吃的壮汉们不停称赞,便宜管饱又好吃。
卤肉做浇头,简单又美味的卤肉粉出锅,崔家奶奶昨儿个煮粉都忙不过来。
香料的配置和卤肉,暂时只有江六和乌雅二人,仓房新买的三人,让她们去摊煎饼和玩泥巴。
崔家爷爷奶奶搬来了仓房,他们比之前更加上心,天亮就到码头卖粉条,卖到半下午才收摊。
码头的美食区域越扩越大,从之前的两张小桌子,已经变为了五张,摊贩儿们默认了这片区域属于粉摊,只想挨他们近点儿,沾点人气。
烧饼郎的媳妇现在跟着上码头,也算粉摊的帮工,帮着收拾碗筷和桌子,工钱每日结。
“东家,苦辣菜和辣白菜的坛子都空了。”乌黔和瓜哥儿看摊子,这摊子多了腌菜,煎饼用掉小半缸,反而卖出去的占多数。
两个小娃卖腌菜,有人逗着他们玩儿,原是只想尝尝不买,尝过了就走不动道,这腌菜咋做的那么好吃,酸酸辣辣的很有味儿。
尤其是有孕的妇人,辣白菜煮香豆腐开胃,说是每日能吃两大碗,豆腐吃了好啊,娃娃出来白净又聪明。
蔡妈妈带着她家的柔弱小姐,每日都得上码头转一圈,江微柔一个人占张桌子,点一大堆东西,路人吃的越香,她胃口也就越好。
对于这怪事儿,江六现在也懂了,这就是小朱说的吃播……大小姐把这些人当成了吃播,还是直观看现场的那种。
她吃不了的东西就赏给仆从,这位小姐出手极其阔绰,四君子买了几十匣,这还算少的,荷花酥定了一百匣,还不用江六帮她送货,人家江府有船。
她简直就是财神爷,不光自己买,还拉着她嫂子也买了送人,江家少夫人不愧是官家小姐,人连盒子都不要,嫌弃这盒子不够贵气,这又省了不少钱!
喝了碗水润润喉咙,江六转头:“就没了?”昨儿个他带了满满一大缸过来,那可是五十斤的大缸。
到底是哪位英雄好汉,买那么多吃的完吗?这是拿腌菜当饭吃了?
第169 章 卤货冲刺!
不知他爹和三哥等下会不会带腌菜来,这两日他出门早带的东西又多,船工只能先送了他,到点儿再去河滩接人。
招呼乌黔先吃饭,吃完饭再去摆摊儿,如果没有多的腌菜,也只能等明日再说,今日就帮着卖卤肉。
东家吃的是羊肉汤杂面馒头,这馒头只蒸了四个,还有一盘荤油炒青菜,乌黔摇头跑了,虽然东家不介意同桌吃饭,但该有的规矩还是不能少。
灶房里的六人也开始吃饭,他们吃的是羊汤泡红薯,里头煮了野麦粒,每人有一小块红腐乳,崔家二老早早的吃过了,已经出门摆摊。
吃着饭,乌雅开始给她们安排今日要干的活儿:“翠娘还是去摊煎饼,甄婶儿做变蛋,红悦去把那几家的猪头和下水拿回来,明儿的量让他们找人送。”
“是。”
甄婶子瞎了只眼,手脚都是好的卖价也不高,当日乌雅第一个就相中了她,这俩姑娘见她挑走了甄婶儿,忙站出来说自己什么活儿都能干,只求给条活路。
卖她们的人牙子把来路说了一遍,这两个姑娘也是被家里人卖了的,家中要办喜事,差了点银钱。
她们胆子不大,也并非容貌惊人,如果久了卖不出去,只能卖到楼里,年纪小还未经人事,做个婢子也是可以的。
“鸡蛋没多少了,东家今日又送走了些。”几人吃东西都很快,以前在家里的日子过的都不好。
仓房收的鸡蛋也不多,每日只得二三百,有的人自个儿卖了蛋,他也不愿告诉别人。
粉摊儿也写了木牌,比他们这收的还多点儿,有时那些娃子们也会带鸡蛋过来卖,这些都是码头的小耳朵们。
吃完最后一点腐乳,瓜哥儿说:“今日会有货船回来,东家让倒霉蛋儿和船行买了很多蛋。”
这船是送货船,只往返于静安城和金陵城的水域,他们开的船快,一来一回只需五日功夫。
如果是外来的船只,路上又是补货又是送货,光是到金陵城就得五日,只有静安城才能夜间行船,其他水域都有限制,咱这有水军驻守,这就是夜行的底气。
听见他的称呼,乌雅轻轻拍他:“别这样喊,尤其是明日,知道吧?”
也就是郁炜这人心大,不和小娃儿计较,瓜哥儿整日戳别人的伤心事,就是挨捶也是该的。
再说了,人家倒霉蛋儿现在哪里倒霉了?码头的摊贩儿,一月还赚不到二两银子呢。
郁炜父母都在,现在也有正经事儿干,每日卖凉粉也能赚不少钱,这名声可以换了。
“哦,那好吧,以后喊他好蛋儿?”
这下众人都笑了起来,你说你这娃子,咋就硬要给人取歪名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