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路上碰见了带娃子们回家的二哥,每人的背篓里都是沉甸甸的,刺糖罐儿出的糖很甜,熬制好后没了那股酸涩的口感,能代替蜂蜜做糕点。
  新鲜的就卖掉,这也是中药材,在镯子世界的医馆,小罐半斤装的纯金樱子膏,不添加任何东西,也要卖百元。
  加了温和药材的会卖更贵,医馆小哥儿打趣的说他还小暂时用不上,再过几年成家了可能就需要。
  第 174章 斑斓糕。
  后院的人都很忙碌,烤糕点的、做腌菜的、做蕉芋的、晒南瓜干做苕丝糖的。
  已经腌制好的有四个缸子,是辣雪菜和辣白菜,今日又添了个腌蕨台菜,这是曹三丫自己想出来的花样,蕨台春日里最肥嫩,现在采摘还只得巴掌长。
  新鲜的蕨菜洗净绒毛,先过热水烫,再晒一个时辰,等菜杆儿变得有韧劲,加入碎辣子和咸盐,封入坛中大半月。
  村里人吃蕨台没这般麻烦,只用水煮熟就能吃,菜方子是三丫从其他腌菜上想出的点子,最后能不能好吃也说不准。
  见东家带着人在搬腌菜缸,曹三丫赶紧上前:“东家,我今日腌了蕨台菜,想着先试做两小坛,您觉得如何?能行吗?”
  毕竟是第一次做,用的料也不便宜,要是做坏了,这两坛她就买下来自己慢慢吃,昨儿个东家给发了月钱,有一百文。
  剩下的四缸腌菜是大缸,江威搬起来也毫不费力,江六扶着板车,说道:“你觉得可行就大胆去做,做坏了也不打紧,左右不过是费了点辣子和大粒盐,如果这腌菜能成,卖的好了,我还得给你赏钱。”
  不能什么都想着林老板的方子,试错需要本钱,这点小本他还是能接受的,他自己不也做毁了干粮饼,也没放弃还在努力尝试。
  得了他的话,曹三丫决定把两坛换成一缸,她得再去找点儿蕨台回来。
  “把白菜和辣雪菜也放木筐里去。”江六说道。
  村里的大白菜摘的差不多了,有的人家只留了几颗自己吃,有的人是着急上火卖不掉,在村长家里撒泼。
  走河滩就一条路,江威说他能行,只是不知他到了码头又该干啥?晚间可要回来?
  江六:“乌雅会安排你做事儿,明早你再和船工过来。”那么多肉做熟也要时间,好在午时才会祭祀放灯。
  送走了江威,叫来了张月娘,打开一间屋子,这屋里是白仁做好的布包,暂时只做了斜肩挎包,有四方的有长型的也有圆滚滚的。
  圆布包用的是偏红的料子,淡绿色三指宽的布料做带子,只看布包有点像大号的荷包。
  布包是好看的,配色也不突兀,张月娘拿着左看右看,小心说道:“布包有点素了?奴认为加些绣样会更好。”
  听她这样说,江六就安心了,他给白仁的图都是改过的,古相思的布包,确实有很多花样,有的会用珠串和流苏做配。
  面上不为所动,继续说道:“那你更钟意什么绣样?”
  这就是考核的第一步了,张月娘用手比划几下,心里出了大致的绣样子。
  她认为可以绣兰草和虎头,兰草和肩带的浅绿相配,又不会抢了圆包的新意,绣上虎头则是更为喜庆,寓意也更好。
  对面的江六露出满意的神色,难怪人能进大宅院做绣娘,让她做煎饼实在是小看了人。
  “行,那你以后就负责做绣样子,我再给你找个人,你们一块做活还有个伴儿。”
  买下来的绣样,他还得再改改,说着就转身去拿纸笔,还抓了大黄和小灰狼坐着,付出了一块南瓜糕做工钱。
  古相思的动物图大多是简画,江六照着狗头添了几笔,狼头就画的细致了几分,只是放大了眼睛,有点不伦不类,但又有些可爱。
  狗、狼、青蛙、鸡、牛、兔子、鱼,画了近一个时辰,收起笔正在欣赏自己的画作。
  不错不错,又丑又好看,他还挺满意的,自己的画工也没有那么差劲。
  身后传来叹息声:“我知你画工不行,没成想差到如此地步,你师娘看了怕是又要恼我。”
  还有人憋不住的忍笑声……
  猛的回头,看见夫子痛心疾首的面容,叶青竹面上克制不住的笑意。
  江六:……
  再次拿起自己的画作,这不是挺好的吗?一眼就能看出画的是啥,他这是学了别人的新画法!
  夫子是跟着叶青竹过来的,他的友人也定了君子糕,有十二匣,明日让叶青竹带走。
  没看见那些画时心情还是很不错的,这会儿只剩下了自我怀疑,他和老妻真是这样教的?
  江六赶紧把东西收起来,唤来张月娘让她照着做,他怕夫子再看下去,会被气昏倒。
  训斥完了人,夫子拂袖而去,留下两个难兄难弟各自苦笑,见了夫子挨三骂,骂会迟,不会缺。
  叶青竹也不便久留,出门追老爹去了,“爹啊,你等等我!”
  父子俩都是怪脾气,江六摇着头去看江晓秋调的油酥面,小姑娘到家就进了大灶房,江老太她们见人这么小,还有些纳闷,这是买回来干啥的。
  知人五岁就和大厨转灶台,也是惊讶不已,难怪能转动土灶上的大铁锅,那锅用来炸丝糖的,可沉。
  之前的油酥面是先炒熟再压实,进窑里低温烘烤,江晓秋接手后把原料换了,燕麦分成了粗细两种粉,做了两个团子,一个加了蕉芋粉,一个加的白麦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