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帮着把要挂的东西都挂上,江家人也只能先离开,留他们小两口陪老人最后一程。
  回到家还来不及伤感,又继续忙碌着做活儿。
  那斑斓糕还真叫江晓秋给鼓捣出来了,做了三色浆糊,蕉芋粉加了面粉是白色的,黄色的南瓜浆糊,深粉的仙巴果浆糊。
  每一层都得等蒸半炷香,再淋上下一层,就这么放在铁盘里层层叠加,这糕费的时间不比花糕少。
  之前烤的干粮饼已经冷却,敲着是绷绷硬的,江六小心的咬了一口,比他做的好吃很多,很脆、很硬,味道还是有点奇怪。
  闻起来倒是挺香的,就是入口化渣时口感不好,江晓秋也尝了一块儿,小姑娘眉头紧皱,也不知问题出在了哪里。
  “难道是不能蒸和炒面,得用油炸?”江六说道。
  小朱说这是救命粮,有的品牌挺好吃的,有的也不咋好吃,就是不知他们这个算难吃,还是算不咋好吃。
  等明日带去给他们尝尝,那些金贵舌头总能品出问题所在,难道是还有什么秘方没加进去?
  还好有斑斓糕安抚了他受挫的心,这糕有点粘刀,得用丝线切,江晓秋找来了丝线,切成了四方的小块。
  最大的一块留给陆娘子,供在她的灵前,希望她能喜欢这好看的糕点。
  码头摆摊的人还没回来,应该是有什么事儿耽搁了,江六把糕点拿给大家尝。
  大哥多拿了一块,至于这是给谁的,江六就不问了,不然又要挨锤。
  人都说有了媳妇儿忘了娘,他家大哥是媳妇儿还没进门,就要打弟弟!
  “这糕还怪好看的,和花糕的好看不同。”江老太拿在手上舍不得吃,上了年纪的人就是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自家做的东西也不舍得吃。
  爷爷咬了一口,满意的点头:“好吃,有点像最面上的那层凉粉,还很甜。”
  把奶奶捏住糕点的手,帮她抬到嘴边,等人吃了糕,江六说起了江威的来历,问他们是否听阿爹说起过。
  “这么巧?当年你爹回来也提过大营里头的事儿,但和他交好的人叫啥,这个我记不太清了。”老太太想了半天,也没想起。
  爷爷说的也差不多,那时家里人都被那伤腿吓坏了,就怕人医不好没了,只想着怎么才能让人活下去,其他的是真的不怎么有印象。
  第 177章 关于姑姑。
  问起当年是否有那笔钱,两位老人脸色难看起来,眼中的怒火蔓延,克制不住的身子发抖。
  已经说到这儿了,江老太也不打算瞒着孙儿,本就是江鸳做错了事。
  “她面皮子长得好,脸若银盘、浓眉杏眼、唇不点而红,这也让她眼睛长在头顶上,她听了媒婆的撺掇,宁愿嫁到镇上给老童生做填房,也不愿安生嫁给一同长大的杜木匠,这事儿我和你爷爷不同意,她要挟我们,说有人敢拦她入富贵窝就鱼死网破,便自己入了那家的门,再也没回来过,是嫁进去了还是给人做了妾,我们都不知。”
  “大半年后她又回来了,说老童生死了,她要再嫁一回,要家里给她出嫁妆,我们只能给她二两银子,她觉得太少了,又是大吵大闹不欢而散。”
  “过了半月,你爹回来了,带回了五十两银子,这钱治伤就去了大半,用的都是上好的药材,不知怎么被她知道了,她回来装可怜,说自己没钱活不下去,嫁的人也没本事。”
  江老汉听老妻提起旧事,气的来回走,嘴里不停的叹气,他家孩子少,就这么一个闺女儿,怎会不疼她。
  当年家里日子也就过得去,但也没让她吃太多苦,又有哪户农家姑娘不干活的?就她娇气受不了,觉得爹娘对不住她,生在这个家受了天大的委屈。
  “当时我们不知她嫁的是谁?到底有没有嫁人我们也不知,问她,她就要和我们断绝关系,说怕我们找上门给她丢脸。”江老汉冷冷开口。
  被女儿嫌弃,这无疑是戳了当家汉子的心尖,他就是再穷再苦,也不会上门去找她打秋风!
  江六给爷爷端了碗水,拍着胸口让他消消气,为了这样没心肝儿的人气坏身子,不值得。
  “就这样她许久没出现,你爹的腿也在慢慢恢复,大夫说得再好好养上半年,不过多的用那条伤腿,等新肉长出来就好了。那日太阳很大,她提着一斤肉回来认错,趁我们不注意,偷走了你爹治伤的钱,一个铜板都没留下,我们到处打听,想她是不是遇上了难处,结果……”
  这一打听,气的老汉差点没撑住,江鸳又嫁给了那老童生的小儿子,邻居们都说是他们夫妻俩气死了老童生。
  江鸳耍赖不还钱,还让人把他们轰出去,推搡之下,江建昌那条伤腿彻底断了,送到医馆老大夫也无能为力,说以后只能是个瘸子。
  江家人的心也死了,老汉亲自找人写了断亲书,以后再不往来。
  再后来,官府的人让大家撤离,上头的大水要来了,毕竟是自己养了那么多年的女儿,老汉怕她被人丢下,再次上门想带她一块儿走,结果已是人去楼空。
  自那以后,江家再没人提起江鸳,以后不管她富她贵也好,是乞丐也好,他们不会再多看一眼。
  说完这事儿,江老太眼睛通红,喘着大粗气,不知是气的还是伤心。
  江六冷笑:“她当年早就觊觎我爹的救命钱,这种人就是死也改不了,爷爷奶奶,如果她有天再出现,你们还会心软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