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清静院落收拾的很干净,一丈高的桂花树还残留着淡淡香气。
“呃……这是?”江六见这三人上桌,那两位反而不敢坐下,一时也只能求助于庞簧,他更愿意和心眼少些的人打交道。
如果没记错的话,昨日是和这不敢上桌的军爷们约好的谈事……不请自来的反而大咧咧的坐下。
“你们也坐下吧。”庞簧招呼二人,在外面就别讲那些虚礼了,生意还没谈,一会儿人都给吓跑了,这小子贼精。
“是。”二人落座。
提起酒壶想给他们倒酒,那位赵大人抬手制止了,江六也不上赶着当奴仆,自个儿找了靠下的位置。
既然都心知肚明为何而来,就不需要做那么多面子功夫,江六问那二位军爷:“敢问两位可是能主事的?小子昨夜里想了又想,有一法子可使双方获利,但如果您们这次只是想换东西,那这事儿可之后再谈。”
他看上了羊毛和驼毛,功课都做好了,但又不想像干粮饼那样,最后什么也没捞着。
最好是能达成合作,他办作坊打响名声,肃兰城提供原材料和人手,以一年为限,赚的钱双方对半分。
如果明年秋末,他们还愿意合作,那自然最好,如果不愿那就散伙,反正自己也不亏。
“你要和主事儿的谈什么?”赵昭一口干掉了烈酒,玩味儿的眼神看向江六。
有时他觉得这小子聪明,有时觉得他在装蠢,还没人敢在自己面前这样说话。
吃着下酒菜的董其英和庞簧看戏,这江家小儿养的厨子手艺不错啊,不像别家只有盘子中间一小块能吃的。
把自己需要羊毛和驼毛的事儿说出来,不等几人做出反应,又继续说道:“作坊我打算用伤兵,纺线有木架,也不需要多手巧的人,这样你们也能放心。”
“办在哪儿?”
江六有些不好意思:“九河村。”
他就是想借个名头,自家买卖本是小打小闹,但现在明显是有越做越强的趋势,那靠山自然也是越多越好,不然到时被谁整死的都不知道,白冤枉死了。
丝毫不掩饰自己想找靠山的心,他江家的第四代都还没影儿呢,自己绝不能死,得好好享受最后一世的自由。
赵昭:……
董其英、庞簧:……
肃兰城的两位:…….
所以他到底知不知自己面前的是谁?这么大一尊靠山在这,他还要找靠山?
眨巴眨巴眼,江六:?
啥意思?这都不同意?我也没白占你们便宜,那羊毛的处理,织毛衣毛裤,做羊毛衣染色,这不都得我来弄吗?就想扯个你们的大旗,都不行?
镇威大将军赵昭——武安亲王,乃是皇帝陛下的亲弟弟,如果这靠山都不行,也不知道他到底要找啥靠山,可能只有进宫去做大太监,安心伺候皇上。
江六当然知道武安亲王,但他不认识人,大将军是什么路上的野花野草,阿猫阿狗都能见的吗?
军中的职位那么多,他也没本事从军,那些<a href=https:///tags_nan/guanchang.html target=_blank >官场上的东西,是真的不知……
“再说说看,为什么要这样做。”赵昭把玩着酒杯,听这小子继续吹嘘。
这下江六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昨儿个已经打好了满腹草稿,就等着今日展示。
肃兰城荒凉,是因为风沙大、地干旱、有外敌?这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可以改变嘛,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商。
促进经济的发展,才能让荒无人烟之地展现在人前,国富才能民强,民强则国盛,国盛则民安,民安则天下太平。
通商之路不难,怕有探子?等他探呗,就是要让探子知道,咱有好东西,让他们花大价钱来买,经济侵入其实也是一种计谋嘛。
当然了……这只是江六做为山野小民的个人意见,治国之论他是没资格提及的,也只能侧面透露自己的意思。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听,听了会不会上报自家主人,这就看他们会不会认同自己的观点了,反正也是喝了酒,胡乱说的大话,不犯法的吧?
第195 章 抱着金山去讨饭!
说完就继续喝着那壶果子酒,这是江六从杂货铺买来的,低度的白葡萄酒,还挺好喝的。
见大家都不说话,他就一杯接一杯的喝,这酒买了好几天了,家里人只敢让他喝小半碗,这会儿半壶都快没了。
见他喝的起劲,庞簧抢过了果酒,也给自己倒了一杯:“你这臭小子喝过酒吗?牛饮水吧你这是。”
虽然这酒不够上头,但滋味是很不错的,入口十分香甜,又略微带着些酒意直冲头顶。
通过羊毛论,他也听明白意思了,就是边境大营不能明面插手这买卖,放开了让底下人去做,吸引外来的客商。
外族人也想要?那就都让他们来,只换不卖,只要进关就刮一层皮子,走时再刮一层……这小子心真的黑啊。
夏朝的地理分布广而优,这才造成了几面受敌,有的小国常年积雪不融,早就对关内地盘虎视眈眈。
至于那什么经济入侵……或许真的可行,但庞簧不敢明说,这臭毛孩儿都懂得道理,他还能不明白?
没看那董狐狸都只喝酒不吭声嘛,他们还不够格做决定,最终能不能行,还得旁边那位点头。
“你想做官?”赵昭有些看不懂江六,他是想做成了边境贸易,以此换取做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