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腐乳在临镇和府城钟家粮铺有售卖,清溪镇的粮店是没有的。
负责招呼客人的伙计解释道:“我们东家是在酿酒哩,大家如果不忙可以等等,一会儿小的再去问问,今日能否开售。”
杂货铺的人手是乌雅亲自挑选,人牙子和她打了几次交道,也知他们选人的要求,有那勤快老实的,都会问上一句要不要。
贩卖黑奴的商队去了上京,要过完年才会再出关,江六让人留意了他们的动静。
“小东家自己酿的吗?”
“厉害啊!我都不会酿酒。”
“那我得再等等,定要尝尝那新酒是啥滋味儿。”
有三人向着伙计走去,清溪镇算是南边儿温暖气候,这几日都降温结薄冰,如果再不启程回北地,怕会被冻到半路。
淮河以北一旦结冰就不能行船,否则会破坏冰层,采不到好冰,采冰卖冰也是北地人家的谋生之道。
待来年三月,官府开船破冰后,北地的商船才能南下,对普通商队来说是这样。
之前江六也问过这个问题,北境来的官差说无需担忧,他们的冰船行驶畅通无阻。
听了三人的请求,伙计面露难色:“这……”
新酒今儿个才开酿,他们要的太多,这可能是不大行的,估摸着东家也酿不出那么多酒。
前院的人和后院做工的人是分开的,互相不能露底,大家也知这是东家的忌讳,都把自个儿的嘴封的严实。
上杂货铺买东西的客人,不说有多客气,至少不会太刁难人,这要是在别家,仆从让店铺的贵客不满,主家发卖打杀都是常有的事儿。
一旦卖身为奴,小命儿就再也不属于自己,能遇上这么好的主家,已是极好的运道。
“小二哥,劳你去问问小江东家,咱们兄弟三人这次也是跟着商队南下,那船何时起航我们做不了主,只望能带这新酒回去,冬日也多一分活下去的机会。”为首的男子对着伙计说道。
胆大的人会跟船跑商,像他们这样南北跑,还只有三兄弟的倒是极少,万一遇上事儿死在异乡,连送骨灰回家的人都没有。
这也是雷家兄弟第一次跑这么远,在老家他们也会跟船,但路程最多半月来回。
今年北地有几个地方闹虫灾,种的粮食都被土虫和蝗虫吃光了,一亩地收成连交税都不够,更别说还要养活一家人。
官府下乡探查后也知农人的难处,收了交不起税银人户的地契,来年交清了税再补些粮食,就能把地赎回来。
第208 章 高度白酒好辣!
雷家兄弟他们村子,刚好就是虫害最厉害的地方,离家跟船时,那些虫子还没死绝。
只要地里头出了绿叶子,不管是什么它们都吃,草木灰撒了一层又一层,都无法阻挡它们的嘴。
只盼望着今年的雪再大些,把虫卵彻底消除干净,可一旦雪下太大,人又扛不住,真是两头为难。
家里卖了地给他们凑银子,想南下寻找出路,兄弟三人一路倒腾货物,一两文的差价也不嫌少,只要有得赚就行。
换了几次商船,来到小长安静安城,见识了新粮做出的新奇货物,把原本要带回去的货物全清空,又来了清溪镇。
现在全身上下也就能凑出几两碎银,北地人对烈酒的需求很高,越烈的酒卖的越贵,能让他们外出时暖身子。
闻到那酒香,兄弟三人就走不动脚,想把之前定下的货物全换成烈酒,他们买了不少魔芋粉和蕉芋粉条,都是耐存放的干货。
伙计见这三人面相老实,说话也十分知礼,衣服虽然破烂陈旧,但收拾的还算干净,进了店铺也不乱摸货物乱看,暗暗叹息道:“我问问掌柜的。”
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对这样的人有着天然的好感,伙计把这事儿告诉了郁炜,出货后客人想换货还是头一遭。
听了缘由的郁炜看了一眼等在门口的三人,点点头去了后院。
见小六站在酿酒的屋外,郁炜忙走上前:“东家,您之前不是要找虫子吗?现在外头有北地闹虫灾的人家,要不要和他们聊聊?”
也许他不是能力很强的掌柜,但肯定是最忠心的掌柜,铺子里出得每一样货都记录在册,绝不贪一文钱进自己钱袋。
即使江六有放权给他,郁炜也会每日禀告铺子账目,有什么需要他办的,从不经别人之手。
自打杂货铺开门,郁掌柜的夜晚就没回过家,每日都在码头打转。
对院子里干活的人也不耍威风,虽然没签卖身契,但对江六和铺子的事儿十分上心,一点不比乌雅少。
“哦?行啊,那你让他们在门口坐会儿,收完尾酒我就出来。”
旱灾涝灾虫灾都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就连官府也没办法,只能免税或者减税。
蝗虫对农作物来说很致命,但它们同样也是饲料和肥料的好原料。
又过了一刻钟,江六把二次蒸馏的半月酒倒入酒坛,这次出的只有三两。
七日酒、半月酒、高度酒都放入托盘里,刚出的酒味道不会很好,既然大家这么有兴趣,那就帮他品品酒。
伙计们已经备好了饮酒的竹筒,三种酒呈现在大家面前,透明纯净无杂质,和酒坊的烈酒无甚差别。
书生钱寻选的是七日酒,入口微酸、口感醇香顺滑,因是竹筒盛酒,自然也带着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