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羊毛轻,很容易被私藏,但九河村的老人不会这样干,如果有人克扣了羊毛,那么下次再没这样的活儿,老人们心里很清楚,这是小六又发了善心。
“小六,你回来啦。”
“咋没和小二小三儿一块回来哩,那俩也才回来没多久。”
这次的统一花样子是牡丹花垫子,熟练的一天能戳完一张垫子,等攒到年节前半月,再拿到铺子卖掉。
戳好的垫子还要分区染色,单人坐垫八百文,双人的和地毯就要贵很多,粗羊毛有些扎人。
江六说自己刚刚有事儿忙,走近些看婆婆们戳的垫子,比他戳的不知道好多少,手里的长木针不停的往下扎。
“婆婆,您这针好像有点不同。”迎春婆婆用的木针很细,戳出来的花蕊很真。
婆婆们笑了,“是啊,迎春用细针戳花蕊,咱们就一块儿戳大朵花儿,你瞧着是不比之前的更好看哩?”
戳了好几日的垫子,大家自发地改良了粗针和细针,花瓣的边缘部分和花蕊都用细针勾勒,粗针做大花朵。
几人一块儿干活儿,能做的更快些,算下来每人每日,能戳一张半的垫子。
江六拿起一张戳好的牡丹花坐垫,虽然还未染色,但已经很华贵,是比前些日子的垫子更好看。
“婆婆们真厉害。”江六是很佩服这些老人的,本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还不遗余力的为家操劳。
把垫子放回去,江六看了看天色,让她们早些回去,怕是等会儿要下大雨。
这会儿明显感到更冷了些,风刮在脸上都有些疼,今夜的雨怕是不会小。
“做完这张我们就回去了,小六你快回家去吧。”婆婆们都离家近,江家在村西还得走上一刻钟。
江六点点头赶紧走了,他还得去一趟杜木匠家,把三轮木滑车怎么做告诉他们。
木滑车和板车不同的是,它更矮、更稳固、更轻巧,脚往后蹬,车轮子就能走。
镯子世界的小孩儿们,两岁就能蹬走木轮平衡车,平衡车不带后斗,一辆车卖三百块。
大人跟在后头儿撵都撵不上,抓着了就是一顿好打,怕他们滑得太快撞到人,古镇现在老人小孩儿多,遇上不讲理的,家底子都得赔一半出去。
到杜木匠家里,见他们都在忙,江六拿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在巴掌大的纸上开始画图。
“小六,来喝茶。”杜家婶子拿了个漂亮大碗冲茶,里头是翠绿色的嫩芽。
闻着有股清香,喝进嘴里清甜微涩,茶汤呈淡绿色,由于茶炒的太干,一时分不出是什么嫩芽。
“婶子,这是什么茶啊?”
在农家,什么嫩叶嫩芽都能炒成茶,尤其是清明前后的茶,保存两年都还很香浓。
贵族的老爷们,还会收集露水雪水泡茶,只不过人家用的茶更好。
杜木匠的媳妇:“枣树上摘得嫩芽,你杜叔之前去给人干活儿,回来碰上棵酸枣树,说那树特别的大,嫩芽出茶后肯定会很香。”
她说的酸枣树很高,不是酸枣仁刺树,这酸枣子能把人牙给酸掉,偶尔会有一两颗很甜。
村里的小娃子们,喜欢捡一堆的酸枣果,每人挑一个吃,看谁能吃到甜的那颗。
江家现在也会用到一些酸枣,稍微借点儿果酸味儿。
见他还挺爱喝这绿枣茶,杜娘子笑了笑进屋,把炒好的茶叶都给装上,也就一小罐子,大半斤的量。
“你杜叔不爱喝这个,我其实也不爱喝,你喜欢就都拿回去。”杜娘子为人大气,早知当家汉子和江家姑娘的事儿。
她从不因为这点和杜木匠呕气,只会心疼老实的汉子,是那江家姑娘没福气,看不见杜木匠的好。
对自己好、对孩子好、对老丈人好,满心只为这个家打算,不乱花一文钱,也没有臭毛病,这样的男人,用她爹的话说,那得打着十个灯笼找。
江家和杜木匠是多年老邻居,杜木匠小时候就孤零零的,如果没有江家人照拂,怕是也活不到长大。
这些杜娘子都知道,她对江家人也好,杜木匠去外地做活儿,带回来的新鲜玩意儿,她都会送一份到江家,虽然量不多,也是一份心意。
江六本想推辞,见婶子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嘴里的话又咽回去,点头笑道:“那好啊,杜叔的一番辛苦,最后便宜我了。”
真心待你的人,不会因为你开口而为难,反而一再的见外推脱,会让他们难过。
第217 章 鹿肉饺子。
等木滑车的拆解图画完,那边的活计也算完工,倒腾回来的中心轴已全部打磨完成,只等组装完成就变立式风扇。
木风扇的使用年限在三到四年,转动的齿轮和中间的轴木需要更换,否则使用会不顺畅。
铁木苗已经种下,订购的下一批苗子应该也快到了,等风扇零件该换时,铁木也大了,这是长久的买卖,江六对树苗很上心。
买下西边山脚靠近东山的荒地,掏干了江六的钱袋子,百亩面积十分可观,这一片要修建起来种果子和铁木。
他家的房子即将完工,现在又正是农闲时,得在春种之前把地圈起来施上肥。
江六把图纸拿给杜木匠,“杜叔,您看这车。”
打五辆出来做广告,三辆放码头用,两辆放家里,有客人对木滑车感兴趣就下单。
既然都做了木滑车,小孩子的平衡车也可以做些出来,码头的路更平整,还得小心些别冲河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