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吹胡子瞪眼的庞簧没好气的说道:“你倒是想要,也没办法炼啊。”
乌洼的金不太好,得带回夏朝再次提炼,炼的亮闪闪的,再由商人卖回给那边的人,换取更多的原料,这就是黑奴商人每走一趟要上交的东西。
炼金术掌握在朝廷手中,有专人负责提炼成块,再卖给金银楼,江六要想买也只能买整块纯金,再找人打成花样。
止泻方子的来路没人问,江六也不会主动告知,问就是别人给的,杂货铺每日那么多人,谁知道有没有世外高人。
大家都知他一贯喜欢和人换东西,货商们有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都喜欢拿到杂货铺,就现在换白日醉的人,都不知道来了多少波,家里琉璃瓶琉璃灯都有好几个。
这次的乌洼之行,白日醉必须得带上,酒坛子易碎不方便,还得去古今杂货买酒囊和大酒葫芦。
止泻方子已经拿给了老神医,赵昭的意思是,别整的药效那么好,那边的人活的粗糙。
江六听懂他的意思,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阎王爷……”
思路应该是正确的,当时小乌黔那么严重,一粒药就给止住了,就是因为他的身体没有耐药。
虽然蒙脱石散没那么神效,但那些人生病都祈求天神,全靠自身免疫治愈,想来也不需要那么大的药量。
止泻方子对乌洼十分有诱惑力,这话是庞簧说的,他们喜食生食、饮鲜血,据探子回禀,每年因痢疾去世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王公贵族也无法避免。
江六在一旁默默打着小算盘,他可不是啥探子,是真正的大夏子民,如果说是误打误撞,有人会信吗?
不止是乌洼因痢疾而过世的人多,就是夏朝也是如此,如果对比各国的死亡人数,那乌洼肯定是最高的。
所以用止泻方子换他们的照明黑泥,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说不定还能缓和紧张局势,从经济入侵换成药物入侵。
怎么入侵就不是江六该操心的事儿了,他只管自己要换的东西,三日后出发不了,最快也要半月。
货物的囤积、人员的调动、整条路的规划,都需要再完善。
吃了顿大营的饭,江六是打着饱嗝上船的,王爷的专属厨子果真厉害,那烤羊羔外脆里嫩,肉香的没法说,嘴里的还没咽下,嘴巴又啃了上去。
和大饭量的人吃饭,自己的饭量也会被影响,江六觉得他可能吃了半头羊。
大营的事结束,家里还有烦心事在等着,也不知二哥三哥挨揍了没,回家会不会看见他们跪在门外,惨兮兮的模样。
小船直接送他到河滩,天暗了下来,羊毛船没在,可能是出去送货了。
心里装着事儿,慢悠悠的走回家,一路走一路叹气,他到底是该劝,还是该帮呢?
哥哥们想出去看看,这事儿也能理解,如果他有健全的身体,早就天地任逍遥了,哪会整日在清溪镇蹲着。
肃兰城的万里黄沙,北境的鹅毛大雪,草原的无边绿草,都是江六想探寻的地界。
现在有王爷的支持,南境军那边儿肯定会重视,换购队遇上危险他们不会不管,那队里可有不少官爷,说不定还会有大官儿。
危险减轻,不代表没有危险,二哥三哥不会武功,武力值勉强算一般,可惜镯子世界那些太有威慑力的东西,他买不到。
夏朝的火器发展,还任重而道远啊,什么时候能把弓箭,换成人手一把突突枪就好了。
哎……
离家越近,江六的脑子就越不清醒,算了,如果他们真的铁了心要去,就让他们去吧,见识见识外头的残酷也好。
救命丸子药肯定要搞回来,让他们随身带着,不管江余钱江余年能不能说服家里人,乌洼之行都已注定。
第224 章 挨揍的兄弟俩。
远远的听见了大黄的叫声,江六在路上等了一会儿。
“汪汪!”
“嗷呜,汪!”
两只欢喜的出来迎接主人,屁股后面还跟着另一只小花狗,这是大姐家养的,陆桥和外村人换的。
自从草药有陆桥帮忙,江六是轻松了一大截,医馆小哥儿现在拉药材都不查看,倒腾了就走。
过完年他们打算种姜,买回来的天价小黄姜,最终成活了九株,收成量共计二十一斤,小江老板损失惨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还是头一回吃了那么大的亏,不信邪的还要找老板娘订姜种,这次必须回本。
种姜也好,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去不了镯子世界,没办法再倒卖草药,个人的日子得接着过,金手指大门不会永远敞开。
“大黄啊,咱家里是怎么个情形啊?战况激不激烈……”蹲下来和大黄狗玩了起来,还顺便逗小灰灰。
家有粘人精,不能厚此薄彼,否则下场会很惨……
铺子里的两只小狗粘人,不停的在人身上蹭,留下它们的记号,这可苦了江六。
第一次带着记号回家,被大黄给猛扑,脑袋“铛”的一声嗑门板上,还不停的对他大叫,撕咬江六的衣裳,想让他把衣服脱下来,它不喜欢那味儿。
狗子吃的好,体重是咔咔暴涨,被百来斤的狗子死命压制,江六真的是爬也爬不起来,只能选择呼救。
等江余辉把生气发狂的大黄挪开,江瑚把弟弟扶起来时才发现,后脑勺破了一寸小口,血顺着后衣襟哗啦啦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