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那迟早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您看这周期虽然去了一个特定分,理论难度6.0以上的一点都没少,再看看集训营那些小的势头。”张卉也是难得没顺从章龄的意见,絮絮咕哝着:“再说了,去年冠军今年全运会进不了决赛,谁知道‘上面’会不会说什么。”
“那要不然,我真试试练背转吧。”嘈杂的争辩声不是简秋宁把浑身酸痛的骨骼一点一点支棱起来,努力在两位主管教练面前摆出一张舒展的笑脸:“看着好看,新升d组的,还是咱们华国队前辈命名的动作,多完美。”
“嗯,确实……倒也不是不可以,”张卉先是一喜,紧接着又小心地去窥章龄的面色,果然是复杂如倒翻了五味瓶。
“想法是很好的。”章龄沉吟片刻才发话:“但我想,可能要等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付诸实践了。”
丢下这么句没头没尾的话,章龄转身就往自由操场地那边走。
“没什么,就是背转类的动作训练方法不当很容易磨破皮,会严重影响训练进度。我们那批就不断有人尝试在木上练出这个动作,但是都很快放弃了。”张卉安抚道:“后来李丽是和郑导一起琢磨出技术的,不过队里练这个的人也非常少,我们也不太知道核心要领是啥……唉,不过胡导当时是已经跟着郑导见习了,所以章导的意思是让你后边找个机会要胡导指点一下。”
太阳穴有些隐隐作痛,张卉这番话信息量还挺大——又一次提醒到了她极力不去想的未来的麻烦纠结。简秋宁看了看地上铺着的软垫,真想再一次躺倒下去,然而话到嘴边就成了:“那要不然……就按刚才章导说的降点难度吧……”
“两个d组的立转总得留一个吧?一个d一个c算是打底要求了,谁让你连交换腿跳的开度都是及格线边缘。”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瞥了简秋宁一眼,张卉拿笔尖噼里啪啦地打着记事板开始数落:“跨跳侧挺那里……行吧我可以暂时先给你拿掉,毕竟保技巧串特定要紧。前前屈也先不说。但前团180就算降了e也不能去掉,否则你这个成套就真的是只有下法了。”
“还有章导刚才还说了什么?要绝对的稳定性,一场大赛拉两到三套,连大晃中晃都不能出的水平。”
“我……我尽力。”简秋宁无话可说,四年前刚进队时被平衡木和小张导支配的恐惧又回到心头。但只能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她不得不再次登上木头,此刻支撑着她坚持下去的乐趣无非是明天就能看到的林舒静的东京杯全能站直播。
“哇哦,静静出来了。”东京站难得是由央台体育制作的转播源,除了解说缺位,选手名牌介绍、高清近景镜头和分数条一应俱全,观赛体验相当不错。全能分站赛都是没有资格赛的,一共九名选手按姓名首字母发放号码牌,直接编成同一组以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操的顺序比四项。
“站!”
今天林舒静是上了难度的,跳的侧手翻630。她高远度一向一般,转速倒是够快,技术也吃得很透,不过落地时还是向左边跨了一个中步单脚出界。
得分是14.100,并不低,但单轮过后竟然仅仅排到第六。毕竟同场竞争的好几位都是全能型的潜力小将,都拥有堪称优质的尤尔琴科720,其中跳得最好的要数美国队的十六岁小将哈德,远度惊人姿态也全程保持直体。
“为什么她比赛还带着框架眼镜啊,好特别呢。”闻知雅好奇发问:“哇,看这个近景镜头里,眼镜腿是用小皮筋绑在耳朵上的,难怪不会飞出去。”
--------------------
第三十七章
====================
这很可能就是今年个人全能赛的主要对手了呗。简秋宁心里是有数的,之前就有看过她的美国杯,四项均衡之中高低杠只有略弱些,现在也拿出了升级到5.9的成套顺利完成。当然俄罗斯那位选手的跳马高低杠两项发挥也不错,而林舒静这一项则又大大拖了后腿,4.9难度即使全部成功也只得了12.766,排名掉至第八。
“哎呀,这场实力太强了,欧锦赛金银牌都在这呢。”闻知雅看得替林舒静着急,两分多的差距实在有点大,拿奖牌可谓是任重道远:“等下平衡木追上去——咦,怎么卡住了。”
“这平板有点旧了,看视频就老卡着。”被一堆人围在中心的观赛设备是杜明暖的平板,她费劲挤出一只手来调试:“只能退出重进呗——哟,这不训练馆嘛,是什么新闻?”
就有这么巧,退出直播界面正好弹出的是前段时间后备人才集训营的采访新闻。剪辑过的新闻节奏快不少,伴着几个亮点动作简明扼要地介绍完时间地点人物,镜头一转就是任小棠的豪言壮语:“我想成为秋宁姐这样的个人全能高手,拿世界冠军。”
“嘿,‘接班人’这就来了?”杜明暖吓了一跳,手肘推推简秋宁,低声问道:“你什么感觉?”
“没什么感觉,我当时还在现场呢。”简秋宁一边回答一边熟练地切换到直播界面,林舒静的小小直刚好在木上稳稳钉住,引来众人不约而同的掌声和叫好。交换腿结环跳有一个中等程度的晃动但及时稳住,可以说难关是基本度过去了。杜明暖双手合十在胸前念了一句“还好还好”,又继续刚才的话题:“我对小棠当然没意见了,可是感觉这个放出来不太好吧?还不停地揪着说事儿?对谁都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