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笑笑呢,就是和我们还没磨合好……”吴敬紧接着发话,刚说了半句就被章龄无情打断:“没磨合好?这都两个多月了,钱笑笑一个四项都很成熟的大队员,说没磨合好?各个组十三四岁的小队员今天也没有这个失误率的。”
--------------------
文里和现实中差不多一起跨年了hhh 明天这一卷就收尾啦 开启新一年的故事
第一百章
==================
“……章导批评的是,但我也真没急着给她上难度啊,就是木上加了个上法。”吴敬闹了个大红脸,辩解的声音都弱弱地低下去,可是说实在的,钱笑笑今天的测验中拿出来的难度,确实没比全运时期多多少啊,高低杠自由操的成套状态更是一点儿都没变,出现这么多失误,似乎也只能怪她状态实在低迷。
“错,你不是没急着给她上难度,怕是急着上难度但没出成果吧。”章龄把手中的笔重重拍在桌子上,“啪”的一声响:“就比如这个上法吧,她缺这0.1难度分吗?到时候再扣点保持时间什么的,会不会得不偿失还不知道。还把整体节奏都拖慢了,动不动就在超时的边缘。又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有个难度上法的,不是我说,你看陈导那边这方面就做得很好,那林舒静她有的动作的基础不太好,毽子打不起来,就老老实实做小小直,是吧?虽然不划算是不划算,少了几个小翻凑混合连接分,但是技巧串的难度分保住了。那取长补短保证整个难度在线就可以了,也不是说,这个新规则里面有点什么‘空子’我们就都要去钻一钻的。”
“空子”两个字咬得格外重。吴敬果然被提醒起了上个周期那份惨痛的记忆,瞬间变得青一块白一块的脸上表情十分惶恐。
“我的意思很简单,钱笑笑明年十八,这个年纪,本来该上的难度就差不多都拿出来了,成套编排也都定型了,你不能拿她当十四五的小孩,非要学几个新动作才算成。遇到这样的选手,其实是省心省事的好事儿。维持现状不就挺好的吗?”敲打这种事情,一句也差不多够了,接下来章龄只脚踏实地地提了些建议:“我看她自由操那些纵轴转体的动作,分腿绞腿的情况还是有,抠细节又是你们组一向擅长的,把这些边边角角弄好点不是挺好的?”
“是是是,章导说得对,是我欠考虑了。”吴敬忙不迭地点着头,然而终究还是有些不服,斟酌半天又犹犹豫豫地轻声开口:“但是她现在的四项,说成形确实是成形,但是除了平衡木,都好像还差那么一口气,平衡木也没有什么领先优势,不提升的话,上大赛……”
“现在说这个话未免太早了。不是我说,吴敬,你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急’。明年两场大赛挨得近,指标又高。能用不同的阵容,肯定会尽量让不同的选手上场的。”章龄叹了口气,言尽于此:“总之,对笑笑,我的建议是一个‘稳’字当头。你总得承认,在我们华国队,她已经称得上一位挺优秀的全能选手了。”
“你这个前团还是不行,没有真的起来。整个人是“皱”在一起的,放到国际比赛,直接0.5就没有了。练这么久了都没有抓到要领呀……”
冬训期间是没有什么假期的,跨年夜和元旦也不例外,绝大部分队员只是如常关在体操馆里完成一天的训练,也没有什么特殊活动。不过教练们还是“大发善心”地早早下了训,并把各人的手机发了下来,让一群还没到十八岁的小姑娘们难得能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上平安。只有第二组的罗子晴和林舒静例外,此刻训练馆里只有她俩还在器械上卖力地翻腾——其实最近这也是体操馆里的常态了,她俩永远是留到最晚、加训最多的,区别在于,罗子晴往往是因为训练目标没完成被陈松涛留下来的,而林舒静则是出于自愿,她更多时候只是默默地在一边作着一些自主完成的基础训练,或者在平地上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她的木上动作,把“熟能生巧”四字贯彻到指尖足底。
“知道了陈导,我再试一遍。”
罗子晴认真听完了陈松涛一番数落,抬起头来答应的时候脸上还是带着淡淡礼貌的微笑,声音温顺清澈,不带半点不该有但是难以避免会有的情绪。林舒静羡慕地投过一丝眼角余光,罗子晴还这么小,怎么能做到心态这么稳,完全不把个人情绪带进训练中来的呢?她自己虽然也是公认的乖巧听话,可是每次被陈导批评的时候,心头涌上来的烦躁和沮丧,都是压抑不住的。
助跑,打踺子,纵轴转三圈之后落地直接发力做前团——这回罗子晴的动作幅度确实大了,高度还挺客观,然而收效却不好,别说站稳了,她好像都没来得及主动去控制落地就一屁股坐倒了。
“这次起来是起来了……算了,你的核心还需要加强,也不是一天能解决的,今天就到这儿吧,记住你刚刚那次试的感觉。还有转体的问题也要重视起来,1440,全运会你是纯属蒙的是不是。怎么连1080也做得不好了?闵教练讲的不要拿自由腿去够你右腿,记住没有啊?”
陈松涛皱着眉头,罗子晴是他从前所没接触过的一种类型的选手,已经有了不错的难度,但是扒开这个难度的“表皮”,就能看到不少问题和漏洞。今天加训的结果离满意还是有距离的,但看看时间,他还是决定就此收尾:“好了,就到这儿吧,静静你也是,收拾收拾赶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