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锣鼓丝竹声起,《掀起你的盖头来》是耳熟能详的罗子晴的自由操配乐。镜头立马移走,因而也没录到姜一衡拥抱了俞木槿之后问的那一句:“今天状态挺好的,屈叶后面怎么不连连看?”
  “我……我有点怕。”俞木槿低下头,姜一衡眉头皱了又皱,一句话堵在喉头还没说出来,就被付天怡抢走了:“有什么可怕的。”
  俞木槿的难度分是5.6,高低杠得分13.433,这个分数比付天怡高了整整0.5。付天怡确实是天注定的高低杠苦手无疑,然而她刚才在赛场上拿出差点扒杠的e组特卡切夫空翻的勇气,要是能“分”俞木槿一点就好了。
  罗子晴的自由操里技巧动作和去年比起来没什么大区别,开头后直1080接前团回笼,然后后直900接前屈,后团两周,结尾一个后直720,放眼全场,这基本代表了新规不限制结束串难度之后华国队自由操的典型风味。老生常谈的绞腿问题,以及开场串1080缺度数——说句不好听的,改善没那么明显。但冬训的苦也不是白吃的,她显然是就落地效果下了很大功夫,现在四个技巧串落地全部能做到纹丝不动地钉住,乍一看观感十分不错。
  “这个1440?认不了,第三圈之后转轴歪了。”如今童桐对于这些难度认定规则也越发心中有数:“那么难度就是5.1,罗子晴的自由操得分是13.066。下一位出场的是任小棠,她开场有一个高难度的大空翻。”
  后直两周。14岁的任小棠把这个f组的空翻很轻松地交代出来,高度充足,直体姿态也保持得很好,从毽子小翻抛起身体到稳当落地,脑袋、腰杆和脚尖都能控制在一条直线上,在这一项上的天赋着实不容小觑。还不仅有大空翻亮眼,体操动作也很均衡,任小棠的成套里现在编入了一个d组的高举腿720转体,还有一个d组跳步交换腿360,都是平日训练中成功率有保证的。
  不过第一次比全锦赛的小姑娘还是难免紧张,第二串900-360她向前一个垫步踏出了界外,第三串后团两周落地也有点黏糊,向后退了两步。倒是结束串的后屈两周和开场串一样落地生根地钉住了,俗话说“凤头豹尾”,任小棠这次自由操“国内首秀”的效果也无需多言,体操论坛这会儿全是夸她未来必成大器的帖子。
  “难度分5.4,扣除出界罚分得分13.233。我们可以看到,任小棠的舞蹈很有芭蕾范儿,和她的音乐融合的很好。包括前面罗子晴的舞蹈,是有民族风的,也很不错,所以说我们华国队自由操的艺术性也在不断提高。”童桐夸得娓娓道来,而下一位上场的许灼华更是曾经华国队“艺术性”的一张名片。当然今天她成套最夺人眼球的地方还不是艺术性,而是“捡回来”的难度串:两次快速后空翻间接连接后直1080,到这儿挂串节奏利索纵轴三周也转得特别正,雄风不减当年,可惜就是败在了最后缀上的前团回笼,落地重心没找好坐地了。
  “所以说,回归……嗯,‘老将’在暂时退出之后回归赛场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不过还是能看到许灼华的底子很好,第二串团身旋空翻,高度特别漂亮。”
  现在这支强大的粤省队,最后上场的失误是可以被包容的,何况黄树言本来就没太指望许灼华能把这个难度轻松拿回来。许灼华的“绝活”没奏效,她低下头揉了揉眼睛就恢复了正常神情,也没消沉太久。而直播节目也没切到她等分的特写,童桐正在利用换项的时间解说着林舒静平衡木的回放:“小翻小翻直体后空翻,掷地有声。……看她下法,两次小翻带起后直1080下,站!发挥很不错啊,14.500现在能排到第四位。林舒静也是今年冒出头来的一名‘小将’了,在前不久的斯图加特世界杯中她也是拿到了华国队八年来的第一块全能世界杯金牌。”
  --------------------
  第二十一章
  ====================
  赛程过半,等到赛事进入第三轮的时候大部分单项排位的眉目也开始浮出水面。林舒静的自由操又在最后加了个原地劈叉540的跳步,难度升到了5.5,拿到13.433排在单项第四位。浙省队的双胞胎“姐妹花”刚才在平衡木那轮双双折戟,一个交换腿结环跳掉了一个毽子后直失误扶木,这一轮比得不错,两个人都顺了下来,刘乐萱的难度高些,掌握了后直1080和900前屈两个“标配”动作,拿到了12.833分,不过这个分已经排到了十名开外——现在罗子晴的13.066是决赛压线的第八名,放眼看去前八的难度分一水儿的5以上,里面空翻流转体流舞蹈流兼而有之,谁不夸一句华国队延续了上个周期末尾的自由操繁荣。
  平衡木竞争之激烈自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冬训过去,付天怡真正做到了当初立下的目标。难度没加,但成套在已掌握动作的基础之上加以优化,混合连接的稳定度也大增,从赛台训练的几套到今天的资格赛,每次输出都是不打一点折扣的6.2。基本没有晃动拿到14.400,实时排名在第五,锁定了一张身价已被“哄抬”到14以上的、格外宝贵的平衡木单项决赛门票。
  “onodi软翻接纵分接鹿结环这一串是亮点……跨跳是接了一个侧团,在大框架相似的高难度成套中让我们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细节。教练编排非常用心。”这一段挺到位的点评是童桐实时从体操论坛里“借鉴”的,差不多从15年世锦赛那阵子开始第一组在体操论坛的风评就是贬远远多于褒,今天难得风向短暂逆转一阵。毕竟dbb之类的混连公式似乎已经被华国队上上下下运用得烂熟,千篇一律的前挺接两个b组跳步看多了真的会审美疲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