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漂亮!这套高低杠特别稳,每一场的完成质量都是相当优秀,全场保持了高水准。”童桐想了想还是用上了自己的经典台词:“不愧是这一项的世界冠军。”
  好,又完成了一项。
  简秋宁嘴角扬起,和杠下保护的胡导对视,击掌。又和第三位走上来,与自己交接的苏妮击掌,比了下大拇指。
  “其实能够和优秀的选手较量,也是很幸运的事情。”苏杏如是解说:“只有和优秀的对手去比,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无限的激励。”
  “15.200分,给分还是相当不错的。那下面看到新科全能奥运冠军,来自美国队的苏妮,在全能的比赛中她是拿出了7.0本次赛会最高难度的成套,也拿下了本次赛会目前为止的最高分,让我们看看今天,她能不能延续良好的表现,向第二块奥运金牌继续发起冲击?”
  一开场就知道答案是不可能,g组蹬杠直体特卡有些近杠,抓杠过后做了个摆倒立才继续完成pak360,这可以理解,不过第二串ede也没连上就是略有失常了。“高强度比了十二套,选手的状态有波动可以理解。”
  确实状态不佳,最后的蹬杠360接团身旋下直接没做,草草做了个大回环360,然后单做的下法都往前跳了一步。
  “可恶……可惜。”
  “什么?”林舒静趴在栏杆上看得入神,真没听清楚任小棠说了啥:“我感觉这套分不会超过宁姐了,宁姐和小雅肯定都可以有奖牌了。”
  “没什么。静静姐说得对,我们奖牌肯定稳了。”
  任小棠揉了揉太阳穴。可恶的是……如果,全能赛的时候,两个人是这个发挥的话,是不是结果就会完全不同了?只是赛场上容不得自怨自艾的“可恶”,只有可惜,可惜赛事结束了就是结束了,根本不会有如果。
  “啊!”林舒静又掩住嘴唇小声惊呼起来,场上真是不太平,第四位选手又出现了下法坐地的大失误,阵容荟萃群英的单项决赛有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压力太大,又必须上满难度,于是接二连三地发生失误。只有第六位上场的尼娜,顶着“顶头大热”的压力,还是把6.7难度的成套平顺地完成下来,15.400分暂列第一拿得实至名归。
  “小雅加油!”
  “最后一套了,好好比。”陈松涛拎着喷壶跟着闻知雅走上台阶。
  简秋宁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还以为陈导肯定会说:“稳下来就行,稳下来银牌没得跑”呢。
  毕竟上午的训练中闻知雅的pak接蹬杠shapo180一次也没成功过。
  --------------------
  日常卖关子哈哈
  第八十八章
  ====================
  上场前闻知雅紧了紧头顶的金色大蝴蝶结,转向裁判席,浅浅一笑亮相。
  巧笑倩兮,明眸皓齿。
  “小雅姐还是人见人爱啊。”
  从低杠内屈身跳上,并掏360,虽说转得还是没有那么一把到位的干脆利落,但倒立位置把控精准,肉眼看全程都没有偏离垂直轴线的迹象。蹬杠shapo,振浪挺高的,马上接上pak,几乎不塌腰,于是紧接着的蹬杠shapo飞出时的高度也比平时更加可观——奇迹要实现了?
  “嗯,是拉住了啊,但没有动力了,‘挂’住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扣分点,很多做弧形的选手会有这个问题,早期华国队的选手因为技术问题,这方面是经常会被“抓”的。不过已经非常拼了。”
  “不过没掉下来就好,”简秋宁只顾松了口气,闻知雅这个连接不掉下来已经是超常发挥了,再加上这不慌不忙翻转充分的腾身屈体特卡切夫,以及前面三个动作也是个人最佳的演绎,只要不掉下来,一个中错而已,一切难道不是皆有可能?至少奖牌还是有可能的。
  最后一个摆倒立了,林转,凌转,除了那个力有未逮的shapo180,小雅今天真是把最佳状态都拼了出来,两个扭臂转体的角度端正到不可思议,配上她一贯很注意的脚尖脚背,赏心悦目,让简秋宁想起很久以前章导讲的长半径转体的要领:“要感觉有一根天花板上坠下来的线吊着你的脚,一直吊着不能放松,懂吗?”
  “看地,看地!”最后一个大回环了,江满星、沈缘初和简秋宁喊要领的声音和看台上男女队员们的加油汇在一起,似乎整个场地都和着飞散的镁粉震荡着他们的期待因子。陈松涛夸张的保护动作就快抻成投篮的预备姿态,微踮着脚,两手向前方高处一个劲儿地用力到指尖。
  ——高度稍微欠了点呀。
  这是简秋宁最后的念头。
  虽然抛出时的高度稍稍欠了点,也就是在扣0.1和0.3的界限边缘,按照闻知雅平日的动作习惯,完全能翻完后屈两周加转180没问题。最多落地会向前一小步、一点儿没完全转正或者分腿什么的,不是什么大毛病,比起前面掉杠坐地大松腰的来说——但都不是。
  闻知雅直接摔坐在地,都没给观众留下反应的时间。
  她自己命名的下法啊……确实,早年拿出来的时候是一波三折的,对她的腿部力量是个挑战,训练时坐地是家常便饭。但,自从前年在正式赛场上亮相之后,从来没有失误过,从来没有。特别是去年开始把自由操抓起来了之后,她下法是越来越稳了,重心控制得越来越扎实,经常只有微微一小步就能站住,预赛和团体赛都是那样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