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最后一场了。”
  默默收拾完东西的王远洲推着罗焕修往场外走。“拿不拿的,都是这样了,好好比完这一套,这一段就这样翻篇了。二十六岁的小伙子,一辈子还长着呢,出去能做的事多着呢。不说远的,只说我,我连个全运冠军都不是,只拿过个全锦冠军,不也带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女队的胡教练,我们也是一起训练过的,以前因为奥运没拿冠军差点没被骂死。现在带队拿团体奥运金牌,拿女队历史上的奥运最好成绩,是吧?当然不是说你也就要做教练,一个人的可能性是无限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以后能做到的,只会比我们做到过的更超乎想象。”
  罗焕修机械地听进去,机械地点了点头。
  什么,差点没被骂死?
  哦对,注定被遗忘,也总比被当作毁掉一块奥运团体金牌的千古罪人被钉在耻辱柱上强得多。
  女子自由操决赛,本次体操项目女子比赛的最后一场,也是会看得人鼻酸不舍的一场。
  资格赛第三,意大利队三十岁的老将法拉利一套《告别时刻》的歌剧音乐能把人听哭。简秋宁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时候就跟她一起比过全能和自由操的决赛,五年前奥运的自由操决赛也有她,那次是拿了个第四,似乎还能记得赛后她好像蹲在地上哭得特别伤心,自己可能……大概还过去拥抱了她作为安慰,不过当时主要顾着为自己的奥运之旅而心潮跌宕,这些印象是模模糊糊的。关于她最深刻的记忆大概是四年前世锦赛的单项决赛,她的出场顺序是挺靠前的,然后第一个跟头落地就崴了脚,是紧急退赛被担架抬着出去的。
  再然后,就没在比赛中遇见过她了。自然,简秋宁看过她年轻时的录像,作为十分制改de分制之后的第一位全能冠军,画质模糊的“古早”视频里有很多令人惊叹的动作。但在她亲身经历而产生的记忆中,对方没有过如此干净漂亮的自由操,四年磨一剑,每一串的落地都是纹丝不动,舞蹈编排和演绎也格外令人动容,边角处一个简单的和着音乐的抬手亮相,都能让人心弦为之一颤。
  “京城奥运会的自由操决赛也有她。伦敦奥运会的自由操决赛也有她,里约奥运会的自由操也有她。之前的成绩是一个第七,两个第四。”苏杏的解说终于微微带上了哽咽:“从全能冠军到单项选手,她也是想圆一个奥运奖牌的梦所以坚持到今天。那我们也可以恭喜她实现了梦想,现在是还剩两位选手没有比,她的14.833分排在第一。”
  前边,最有竞争力的选手之一,美国队的加德挑战了“火星空翻”后直1080旋,这是奎勒都没有尝试过的动作。虽然因为严重的深蹲和几大步后退出界影响了这次比赛的得分,但命名成功,仍然是她运动生涯的一大步,也是奥运体操记录的一大步。
  倒数第二个上场的是因为奎勒的退赛递补上来的本土选手村上,简秋宁还记得那年世锦赛资格赛第一给自己的危机感,还有第二年亚运会团体看她最后那套自由操狠狠拉分时的紧张。而这一场,她的发挥比预赛好太多了,5.8的成套拿到14.766暂时排第二,看到分数的她喜极而泣。
  这些,平时不会回想起来,可一旦回想起来,总是格外清晰。赛场上强烈的喜怒哀乐会让她们把彼此镌刻在人生的年轮,永志不忘。
  “最后,是我们华国队的简秋宁上场了。让我们看看她能不能为我们华国队创造历史,拿到这个项目的冠军。”
  --------------------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会被记住吗?会因为什么而被记住呢?”
  “哦对,注定被遗忘,也总比被当作毁掉一块奥运团体金牌的千古罪人被钉在耻辱柱上强得多。”
  “赛场上强烈的喜怒哀乐会让她们把彼此镌刻在人生的年轮,永志不忘。”
  --------------------
  完结倒计时2
  我们还是多聊聊赛博体操吧[菜狗]
  第九十五章
  ====================
  提示音响过,比赛开始。
  一声清脆的竹笛啼鸣,一段低回婉转的琴音,托起转速均匀的立转四周,如沉睡的莲花,感受到清晨渐起的暖意而缓缓绽放。随后快板击起,箫声破空而来,是落入谷间的第一缕朝阳。
  快速后空翻,接后团两周540度旋,再接前团。
  今年突然亮出来的命名动作,惊人的高度,出乎意料的连接,高质量的完成。这样的冲击力,让人不由得忆起上个世纪与华国体操女队在国际赛场上的初见,一支名不见经传的新生队伍,却让“腹回环绷杠团身后空翻转体360度下”“向前空翻一周半越杠”等惊世骇俗的动作如春雷般在体操馆里猛然震响。纵使走得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却时有电照长空的惊艳,也不断蓄积着更强的力量。
  高举腿720接依柳辛转体。用舞蹈填满边角,转身,后直转体540,间接连接阿拉伯团两周,再接鹿跳。
  流畅的一串动作落地时恰巧撞上音乐片刻的停顿,翻身回眸亮相。笛箫合鸣乍起的高亢与振奋,像“奥胡斯金色童话”的圆满,也像京城主场的幸不辱命,人才不断涌现,技术飞速发展,短板一项项被填补,纪录一次次被刷新,她们以团体的形式站上了世界之巅。
  近地舞蹈,蹲转1080,蹲转720。
  走过巅峰仍是漫漫长路,一路上有起有伏,有升有落,有平和有愤懑有狂喜有失望,但她们从未停下脚步。是伦敦的低回,是里约带泪的微笑,是东京幸运的必然,是无数人在器械之间忙忙碌碌的浮光掠影,奏出一个个跃动的音符,终于汇合交响,合唱成这曲风雨华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