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肯定是当初皇帝登基的手段没得到天道的认可,这些事全部都是天罚!
黄河水患严重,南方爆发旱灾,百姓流离失所,全都是因为皇帝不得天道承认的缘故!
这种言论一出,被有心之人大加利用,很快便形成了一股难以忽视的力量,一下又一下的鞭打胤禛的心脏。
他疯了一样抓散播“谣言”的书人市民,几大牢房里都快塞满了。
但他越是控制,百姓们就越要说,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仿佛真实事件就在眼前演绎。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胤禛的名声彻底臭了。
毕竟这件事情下场的势力实在太多,老牌满洲家族、汉族勋贵、各大皇子的势力、蒙古残部……
都想把水搅浑,过来分一杯羹。
毕竟眼看着这个皇帝生不了儿子了,那么下一个皇位,就是必争之选。
又过了一个月,局势越发混乱。
胤礽在这个时候强势出道,对外宣布病愈,还联合旧部来了个里应外合。
直接冲进紫禁城,把胤禛从养心殿的床上带下来,关进了冷宫中。
对外宣称胤禛得位名不正言不顺,残害手足兄弟,篡改先帝遗诏,为天地所不容,今胤礽拨乱反正继承大统。
胤礽顺道把胤禛干的丧良心的事统统抖了出来,本来还要誓死保护胤禛皇位的年羹尧一下子萎了。
胤礽把年世兰完好无损的送回娘家后,年羹尧转头支持胤禛,联合敦亲王配合胤礽。
胤礽成功登基,也有不少的势力反对,但都被他压了下去。
肃清朝廷,归整武将,马不停蹄的忙活了一个月才有时间处理“天理不容”的胤禛母子。
胤礽对这个皇弟没什么感情可言,当初要不是他背叛自已,父皇也不至于那般厌恶于他。
“关在这里,好生“伺候”着。”
胤礽宣布将胤禛母子幽径热河行宫,实际上人还在冷宫呆着,受尽折磨。
母子俩天天互相指责,把所有的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都翻出来对骂。
照顾他们的太监听的灵魂震憾,决定把他们的吃食再减一半。
这种烂人就不配吃饱!
杜瑶费劲巴拉的去西城抓了好几只野狗,带到冷宫去。
看守母子二人的太监已经不乐意再听他们对骂,每天把饭菜从门缝下的大窟窿往里一塞就了事儿。
对于门里面突然多出几只野狗的事情也不在乎,他看过了,几只营养不良,瘦巴巴的野狗还不至于咬死人。
野狗们看到冷菜剩饭眼睛亮的惊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过去狂吃。
等胤禛反应过来扑过去抢夺已经晚了,他只抢到了一点剩饭。
乌雅成璧饿的两眼昏花,见状抢过来就要往嘴里塞,被胤禛狠狠推倒在地。
不顾她的谩骂声,胤禛勉强填饱肚子之后往墙角一缩,开始睡觉。
虚弱无力的乌雅成璧没办法,饿极了才从肚兜里掏出半个冷馒头,就着冷水一口一口的吃下去。
杜瑶站在墙角上,看着下面的闹剧,身心愉快。
这才是这两个人渣应有的结局。
“滴——任务完成!”
第102章 完结(中)
皇室的震动影响到了许多人,孙妙青她哥又迁回了苏州,不过好歹也是升官了,大家都挺高兴。
嫂子苏氏是个水灵灵的江南人,不太适合干巴的京城,生完孩子后疯狂流鼻血,给孙株合吓的哇哇直叫。
都冲进宫太医了,结果诊断出苏氏的水土不服,空气太干了,鼻子有炎症。
全家又兴冲冲的在新帝的默许下搬回了苏州。
杜瑶正好赶上钱小瑶的婚礼,给这位好姐妹送去了不少添妆礼。
彭启丰在成婚后的第二年,参加了胤礽举行的科举,被选为探花,胤礽亲自提拔为状元。
至此,彭家达成了一门双状元的成就。
彭启丰的祖父彭定求,在康熙十五年高中状元,是一代名儒。
“祖孙状元”的称号响彻苏州城,彭家地位空前,受此影响,后辈中人才倍出,多年后成为苏州四大家族之首。
钱小瑶在彭启丰出翰林院,入值南书房时进了京,又跟着彭启丰一路任官河南、江西乡试考官。
彭启丰受重用于胤礽,官职不断迁升,侍讲、右庶子、右通政等,按照这个势头,过不了几年就会达成史料中的左佥都御史成就。
孙株合给杜瑶定了门亲事,是苏州奉直大夫陆陈昂的表弟,陆韫的嫡亲孙子陆锋。
陆韫官至正一品内大臣、镇国将军,赏双眼花翎,诰封不入八分镇国公。
也就是说,杜瑶要嫁给镇国公府的小世子。
杜瑶也没多抗拒,看了这么久的宫斗,试试宅斗也挺新鲜。
这陆家治家严谨,族中有规定,男子四十岁之后没有孩子才能纳小妾。
光是这一点就有无数女子为之倾倒,不过杜瑶对这个事情持怀疑的态度。
有些事情说是这么说,但规则之外就没人管了。
比如你就算不纳进家里,你还可以养在外面呀。
鬼知道你在外面养了多少,反正家里面没有,就等于没纳妾。
杜瑶也没让3688去查证,反正她也只是去刷剧经验。
要真是碰到妖魔鬼怪,解决完了之后直接结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