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而陈爷爷这边,也是收获颇丰,桶里同样是5只小青龙。
  不过老爷子找到的这几只小家伙个头要匀称一些,基本上都是七八两大的。
  陈芷瑶看看自己桶里的大家伙,又看看自家爷爷桶里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算是捅了小青龙的窝了。”
  陈爷爷也十分高兴,“还是糖糖你运气好,上次我过来的时候,一共才抓了4只小青龙,没想到今天有10只呢。”
  “这个地方挺好的,外面有鹅颈藤壶,里面还有小青龙和鲍鱼,真是个风水宝地。”
  接着陈芷瑶又兴奋地说道:“以后每个月我们都过来一次吧,在退大潮的时候过来。”
  这时,陈爷爷又在旁边的岩石上挖了几个大生蚝,乐呵呵地回答道:
  “行啊,这个岛虽然远了点,不过岛上的各种小海鲜都还挺多的。”
  “不过这次把这些值钱的大家伙带走了,下次过来估计就没有这么多的好东西了。”
  怕下次落差太大,老爷子提前给孙女打了一剂预防针。
  “也是,这鹅颈藤壶长得慢,起码要好几个月才能再采摘一回呢。这些小青龙和鲍鱼的,短时间内也不会再有了。”
  “哗啦啦……”
  海浪从洞口处涌了进来,眼看山洞里的海水就快淹到两人的胸口了,陈爷爷赶紧拉着孙女往外走。
  海浪
  两人刚从山洞出来,突然一个一人高的海浪直接就扑了过来。
  爷孙俩一下子就成了落汤鸡,从头到脚被淋了个透。
  不过就算如此,两人还是紧紧护住怀里的水桶,生怕里面的鹅颈藤壶和小青龙被海浪给刮跑了。
  陈芷瑶被海浪打得踉跄了一下,差点就摔倒了,幸好一旁的陈爷爷把她给扶住了。
  地上的石头湿漉漉的,而且长着好些的锋利的藤壶和生蚝,加上还覆盖着滑溜溜的海草,一个不注意就会滑倒,十分的危险。
  爷孙俩相互搀扶着,快速往岸上走。
  走了还没起步呢,又是一个小浪打在了两人的身上。
  陈芷瑶水桶里面的东西太多了,最上面的那只小青龙不断挣扎着往外扑棱,企图顺着海浪逃出去。
  眼看最大的那只小青龙,已经半个身子探出去外面了,差一点点就能翻出去外面,陈芷瑶赶紧把它按回了桶里。
  除了最大的那只,其他小的小青龙也不安分,不断地蹦哒着想要越狱。
  从小山洞走到刚才赶海的礁石滩,其实就几十米的距离,可是在海浪的不断冲击下,愣是让爷孙俩走了好几分钟。
  在礁石滩的上方,放着两个大大的水桶,里面还有好些各种各样的小海鲜,这是刚才两人赶海的收获。
  两人慢慢走到海浪打不到的地方,这时,陈芷瑶头上还挂着两根翠绿的海草。
  而陈爷爷的脸上,甚至还挂着好几缕像头发丝一样的龙须菜,左边的肩膀上还有一根细细长长的海带。
  两人看着对方狼狈的样子,丝毫同情心都没有,仰头就开始哈哈大笑。
  爷孙俩乐呵呵地欣赏了一番对方的新造型,然后找了一块干净的大石头,坐了下来休息。
  陈芷瑶将沉甸甸的水桶拎到脚边,然后美滋滋地盘点起刚才在山洞那边的收获。
  鹅颈藤壶大概10斤左右,两大三小五只小青龙,野生鲍鱼大概两斤,另外还有三四斤的大海螺。
  一旁的陈爷爷收获也不错,鹅颈藤壶更是有十几斤,小青龙也有5只,另外还有两斤左右的大海螺和几斤大生蚝。
  “哗啦啦啦……”
  涨潮
  两人休息了几分钟,见远处的海水已经开始渐渐涨上来了,赶紧起身往回走。
  爷孙俩带着各种生猛的海鲜回到渔船上的时候,已经11点半了。
  忙活了一个早上,陈芷瑶现在是饿得肚子咕噜作响,看着桶里的各种小海鲜,忍不住流口水。
  收拾鱼获的时候,陈芷瑶见早上捡的两条青衣鱼,有一条已经咽气了,把它拿了出来,准备待会清蒸。
  生蚝也有不少,也顺手拿了十来个出来。
  陈爷爷赶海的时候也捡了一条一斤多的小海鲈,虽然已经咽气了,不过还挺新鲜的,正好待会一起清蒸。
  鱼获收拾好,两人就兵分两路。老爷子去处理海鲜,陈芷瑶则在一旁洗菜。
  她这边刚把米饭煮上,陈爷爷已经麻利地把两条海鱼和生蚝给收拾干净了。
  两人的午饭十分丰盛,清蒸青衣鱼、清蒸海鲈和白灼菜心,另外还有一大盘的清蒸生蚝。
  清蒸鲈鱼
  清蒸生蚝
  白灼菜心
  陈芷瑶今天实在是太饿了,就连照片也懒得拍。
  饭菜刚做好,她就赶紧给自家爷爷和自己各盛了一大碗的米饭。
  力气翻倍的功能虽然好用,但是饿得特别快,这些日子陈芷瑶的饭量,都快赶上陈爷爷了。
  第79章 好运都用完了
  吃过午饭,时间已经来到下午1点了。
  从海豚岛这边回到镇上的码头,大概要两个小时。而且前天早上,在红树林和和海鸥岛放的地笼还没收呢。
  陈芷瑶想着今天早些回去,顺便把两处的地笼都收了,以后就和粘网一起放到海里。
  不过回去前,需要把早上下的两张粘网和十个蟹笼给收回来。
  今天早上赶海收获不错,在小山洞那边更是收获颇丰,陈芷瑶走进驾驶室的时候,脸上都是得意的笑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