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见燕台> 第144章

第144章

  兵部尚书脸皮一抖,旋即跪地重重磕头,震声道:“陛下!此子藐视皇权,仗着将军府横行霸道,我朝迟早会被他害得……”
  声声绕梁,余音回荡整个金殿。
  “尚书大人。”燕羽衣踱步行至兵部尚书半步远的距离,俯身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这话又拐到我将军府头上了呢,在下明明是在请命出兵,为的也是维护西洲边境安宁。”
  “既然无将领可派,我还在这,怎么会劳烦你们这边出人呢。”
  兵部尚书早年间也外出领兵打仗,不过自从回到京城,享受经年的供奉,早已大腹便便,身体不似从前那般灵活。
  燕羽衣拇指掐着他的锁骨,稍稍用力,男人便憋得满头大汗,什么话都说不出。
  “燕将军征战沙场,自然眼界异于常人,既都为了西洲,你我双方倒不如握手言和。”东野陵仍面带温柔笑意,委婉道。
  “洲楚无兵,便由西凉出人,一应军资开销,由洲楚负责。既能解决将领的问题,京城也有燕将军此等武功高强之人镇守。”
  “我想,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不是么。”
  兵部尚书突然闷哼一声,整个人栽倒在地,痛苦地大口大口喘息。
  “派谁去。”燕羽衣大发慈悲放开兵部尚书,琥珀色的瞳孔微微转动,忽而又笑了。
  东野陵面露可惜:“兵自然是侯府调遣,可惜侯爷如今,唉,不提也罢。前些日子方大人倒向我举荐一人,那人将军也见过,武功奇佳,听说于用兵之道颇有研究。”
  “原本我还在犹豫,是否给他个机会,但既然如今有出兵的打算,倒不如便派他前去。”
  “建功立业自然是美事一桩,若失败,大家再听听方大人狡辩。”
  话说到这,东野陵语速放缓,回头看看今日难得缺席早朝的方培谨的位置,以及隶属方培谨名下的,咬牙切齿脸色难看却又不敢妄加弹劾的朝臣,忍不住又笑了。
  “如何?燕将军。”
  他摊开手,表现出无限的耐心。
  “陛下觉得呢。”
  自始至终并未开口多说半句的计官仪上前几步,与东野陵并肩,淡道:“这里是金殿,三位在陛下面前争吵,难不成要凌驾于陛下之上吗。”
  “臣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与计官仪同朝配合,燕羽衣学会了遇事认错准不会有问题的本事,当即诚恳地请求责罚。
  小皇帝也“不负众望”地朗声决定道:“攻打赤珂勒还需从长计议,既如此,不如由侯府与将军府合拟计划,六部全力配合,务必三日内拿出方案来。”
  矛盾从早朝转移至两府,无处站队的群臣自然乐得可见,连忙大片大片跪倒,齐声呼喝。
  “陛下英明。”
  -
  三日时限未到,联合呈递的奏折便摆在皇帝案台之上。
  方培谨举荐那人,便是在金殿之前与燕羽衣交过手的侍卫。
  姓严名渡,据说是个孤儿。
  唯一的战绩是——
  和燕氏家主在金殿打了一仗。
  【作者有话说】
  燕羽衣:我算通关奖励声望是吧
  第68章
  “严渡是你亲戚吗。”燕羽衣翻阅文书,随口问。
  从旁研磨的严钦纳闷地啊了声,而后意识到燕羽衣在开玩笑,无奈道:“主子,重点不是这个。”
  要命的是出征赤珂勒的将领之中,并无一人出自洲楚,而个中军资却由洲楚承担。
  “自古以来打仗耗费的是国力,前线将士皆凭借后勤补给夺得胜仗,若后方不稳,前线安危也将告急。”燕羽衣抻臂将被推至最角落的那本奏折拿前来,摊开,摆到严钦眼前。
  严钦定睛,念道:“诚光十五年至二十二年,举全国之力与赤珂勒交战,夺回十城失地。”
  “这是兵部的记档?”
  燕羽衣点点头,道:“先帝登基后,从政三十五载,只与赤珂勒打过这一次。”
  一次打七年。
  什么仗能耗时长达七年之久。
  更何况还是赤珂勒这种游牧民族。
  “当年这场仗,双方派遣的战将资历并不高,甚至有些看似打得精彩的胜仗,仔细琢磨,都有不可推敲之处。”燕羽衣沉吟片刻,“构思精巧的战役的战役不在少数,但若种种巧合促成的胜利太多,未免也过于幸运。”
  严钦心领神会:“您指的是两军之间有勾结?”
  “是否勾结,怎样勾结,其实在外打仗,都会有双方后勤军备吃饷银的事情发生。不过是水至清则无鱼,给底下的人些甜头,他们办差也能更勤快些。但明明两年便能结束的仗,足足拖至七年之久,这其中便不仅仅是贪污的问题。”
  “长此以往国库空虚,西洲便只能是个空架子,纸老虎,倘若有人趁此国力衰败之期拥兵北下,即便是将历朝历代的名将们重新将士,也只是回天乏术而已。”
  燕羽衣这些日,将兵部的记档统统看了个遍,在朝官员与告老还乡者,皆着暗卫调查其是否安在。
  巧合的是,当年参与过这场持久战的相关官员,身居要职的均死于非命。
  吃饭噎死的,喝水呛死的,甚至还有出门被奔跑的猪撞死的,死法千奇百怪匪夷所思。
  此战后,西凉便有了招揽工人,开采矿脉的钱,地点是如今的茱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