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美阱> 第19章

第19章

  柳舜卿顿时惊得张大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崔明逸只笑吟吟看着他,也不再开口,好让他有时间慢慢消化。
  半晌,柳舜卿顿足道:“哎呀!那怎么办?我这就去找他,跟他解释清楚,我对他没那种意图!”
  崔明逸忙拉住人笑道:“这种事怎么好解释?岂不是越描越黑?你倒不如先跟他保持距离,也别再过分关注他的容貌,日子久了,他自然也就明白了。”
  柳舜卿喃喃叹道:“也是啊……我要上去直接跟人家说,我对你并无不轨之意,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再说了,如今雪上加霜,又有了这桩品行有亏的事……再多解释也是无用,倒不如保持距离来得恰当。”
  【作者有话说】
  柳舜卿:“……各位真的有点误会了呢,我这人其实比较晚熟的,压根儿还没想过那些情情爱爱的东西呢……”
  裴少成:“你很快就可以想了。”
  第0010章 换座
  柳舜卿说到做到,开始注意跟裴少成保持距离,若非不得已,两人十天半月也未必能说上一句话。
  反正他心里早已清楚,无论自己如何表现,别人也瞧不上,反倒无端生出些不该有的误会。倒不如彻底放下包袱,继续做他随心所欲的小少爷就好。
  到了此时,他才发现,彻底放下想要跟人结交的那份心思,再见面时,反倒从容自在了许多。
  起初,他的回避还显得有些小心刻意,日子久了,习惯成自然,这件事竟显得越来越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地跟他不熟,理所当然地不再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
  如此一来,柳舜卿进国子监的初衷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改变。
  努力赶上其他同学的功课,捡起曾经碎了一地的尊严,成为柳舜卿新的执念。
  跟旧的相比,新执念其实也不易达成,国子监里的日子便显得格外缓慢难熬。不过,柳舜卿再也没有动过离开的念头。
  除了当初跟父亲立下的保证,骨子里天生就有的骄傲和自尊,也不允许他半途而废,铩羽而归。
  好在学习这种事,跟人际交往不一样,努力了便总会有收获。
  通过一段时间的苦心钻研,加上崔明逸从旁指点,柳舜卿在经义一科上进步明显。该读该背该解的那些内容,他渐渐也都补上来了。
  不过策论一项,依旧是他的薄弱环节。
  想想也不难理解。柳少爷自小生活简单随性,只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摆弄风花雪月诗酒茶,突然之间让他去关注国计民生,为治国理政出谋划策,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崔明逸建议他多读史书和前人写的策论,多了解一些当朝的典章制度和风土民情。柳舜卿一一照做了,还每每在休假时间向自己家塾的先生和侯府客卿杨行简先生请教。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时之间暂时还看不出什么效果。
  柳舜卿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除了父亲和家人,最高兴的人当属李思昉。
  身为人师,最开心最有成就感的事,莫过于又成功教化了一名原本不求上进的子弟。
  所以,每次课上课下,他都会额外关注柳舜卿的学习情况,还会热心给他找帮手。
  对着柳舜卿,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这个问题,你课下可以跟前排的裴少成再好好讨论讨论。”
  每每听到这话,柳舜卿只觉得头大。他心想,裴少成的头只怕比他还要大。
  但这人端方雅正的君子做惯了,涵养倒是一贯都很好。每次老师说了这种话,他总会不折不扣认真执行,慢悠悠转过身来,用那种淡然又冰冷的目光看向柳舜卿,等着他提问。
  几次之后,柳舜卿有点招架不住了。次次都无端拒绝,根本不是他这种习惯与人为善的性子能做出来的事。
  即便心里知道对方其实并不情愿,巴不得他赶紧拒绝。但作为表面上负责拒绝的那个人,他心理压力还挺大的。
  所以,换一换座位,倒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先找了坐在崔明逸前排的陈慎言,结果被对方残忍拒绝。
  陈慎言小声对他说:“舜卿啊,实在不是我不肯帮你,你那个座位,真的令人压力很大啊。你想想,只要往那儿一坐,老师们免不了就要拉你跟前排的人做一番比较,这谁受得了啊?”
  柳舜卿无奈,只得找了座位跟崔明逸隔一条过道的谢樵行。这人之前也没少嘲讽他,他原本不想与之打交道的。无奈形势逼人,只好勉为其难接触一下。
  果不其然,同为学霸的谢樵行很痛快地就答应了,欣欣然抱着自己的书本去了裴少成身后。
  一坐下,他立刻抬起手兴奋地拍了拍前排好友的肩膀。
  裴少成的肩膀肉眼可见地僵了一瞬,身板挺得笔直,整个人纹丝不动,丝毫没有要转身的意思。
  谢樵行想到什么,一下子无声地笑起来,心里突然动了几分顽劣的玩笑心思。他缓缓抬手,抓起裴少成的一缕头发,从上到下顺着轻轻捋了捋。
  如此狎昵的动作,再没反应是不可能了。
  裴少成以一种极其缓慢、极其僵硬地姿势转过身来,眸子里酝酿着一股不知名的情绪。待看清身后的人脸,他登时一愣,眉峰忍不住蹙起:“怎么是你?”
  “哈哈哈哈,没想到吧?老实说,你刚刚心里是不是已经起了揍人的心思?”谢樵行笑得不行,满脸都是恶作剧得逞的得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