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他这样做只不过是以防万一, 之前在别墅侧面他发现有一块地面有被灼烧过的痕迹, 但很陈旧, 时田家的几名后辈都异口同声说这里以前是焚烧垃圾的地方。——垃圾分类做了也得有垃圾车愿意上来,这间山顶别墅人烟稀少, 私人领域不说,又算不上固定居住点, 所以很少有车辆通行。为图方便,大部分垃圾都是烧或者埋, 根本不会有人在意。
他绕着这个地方走了两圈, 本能的觉得有点不对, 但又没办法完全指出问题。
“大侦探, 检查得怎么样了?”
冷不丁从后面冒出一道声音,真的很吓人。
诸伏高明一脸黑线的回头看向毫无自觉性的金田一三,很想告诉她走路没声音有时候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要不是他及时控制了动作, 可能迎接她的会是一个过肩摔。
虽然长得不像好友那么孔武有力, 但他好歹也是个警察,日常训练不可避免。
但后者已经蹲下身开始拨弄周围的杂草叶子, 毫无自觉但也不带防备。
“……”是不是对我太过放心了?
原本的稍稍怒火遇上她的动作就全灭了,腹诽下一秒变成了对金田一三警惕性的实际担忧。
“你看这些草。”
隔得远, 金田一三并不担心那些人会发现他们在交流什么,伸手拉了拉诸伏高明的衣袖,动作带着几分孩子气。
涉及案情,诸伏高明从善如流地蹲下了身体,“这些草都是常见的野草,山脚就有一模一样的。”
也就是不具备特殊性。
金田一三却与他的看法不同:“虽然没什么特别,但在这附近的草明显比其他地方的野草长势更好。”绿油油的一片,连高度都鹤立鸡群。
都是野草了,自然不可能是有人在精心照看。在土质,雨水……一切自然因素都同等的情况下,只有一种可能。
——“肥料。”
两人异口同声。
“这么茂密必然是长期吸收。”诸伏高明只需轻轻一点就能马上进行下一步的推理,“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垃圾丢弃点,但考虑到入住频率与时间,普通的生活垃圾不可能造成这样的结果。”
“是啊,分解也需要一些时间。”
“很可能是粉末状。”
“并且效果稳定,挥发缓慢。”
“……别墅没有养任何宠物,历代主人似乎也并没有种花种草的嗜好。”
“或许不是这些东西?”诸伏高明斟酌开口,“你还记得十多年前的第一桩案件吗?”
金田一三当然记得,很难不记住这么奇怪的案件,“所有人离奇死亡,没有找到死亡原因。”
“大厅有一个巨型鱼缸。”
鱼,当然也是宠物的一种。
两人默契对视,各自的眼底泛起一抹惊喜之色。
真相几乎出来了,只差最后的求证。
第44章
鱼当然不可能是凶杀案的主角。
它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枚烟雾弹, 将真正的凶手藏得严严实实。
“复杂的神经毒素不是一般人能调配的,人工合成的东西,怎么样都会有其痕迹存在。”譬如为了调配而进口的大量原材料, 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等。
但自然界天然的毒素就方便多了。
“希望警方的档案库还留有当时的照片和毒素标本。”金田一三伸手摸了摸地上不知名野草舒展的枝叶,“被掩埋的饲料我比较倾向鱼骨粉和海藻粉之类的东西。”虽然很容易变质, 但如果掩埋条件恰当,也可能意外变成十余年来兢兢业业改善土壤的大功臣。
“普通的饲料当然可以随便丢弃, 但这类物品反而因为当时连续几个月乱糟糟的大型检查无法弃置或销毁, 又害怕被警方注意, 干脆想办法埋在了这里。”诸伏高明挑眉,漂亮的凤眼望着土壤, 流露出丝丝笑意,“这倒是正好说明当年并不是意外了。”
信息不发达的年代, 神秘的神经毒素只能作为小报杂谈,轰动一时解不出也就过去了。但现在时代变了, 五花八门的信息多得数不胜数。
“我记得, 前年国外就有一个类似的案件。”
“养殖在水族箱里的景观珊瑚, 在主人换水时迅速释放大量有毒气体, 导致一人死亡。”金田一三接过话头,“一口气把大量饲料拆分填埋,我觉得他们还没有这么闲。”特别是在警方密切关注的情况下。
“饲料也许差不多降解了, 但包装袋大概率是没有的。”如果能等到鉴定科上门, 把这里挖开, 找一找未降解的包装袋顺便鉴定一下土壤的成分,一切就会非常明晰。
诸伏高明有些唏嘘, “只能说幕后之人谨慎过头了,珊瑚致死的案例非常罕见, 一般人就算看到那些东西,八成也只会觉得这是意外。”但也幸好这些证据保留在这里,不然,一个十多年前的案子,当事人几乎全部死绝,估计很难找到所谓的真相。
谨慎过头吗?
金田一三倒不这么觉得。
埋在这里的东西和房间里那些杀人布置一样,总让人觉得分外违和。
不过,能了解珊瑚习性并制造这场案件的人,十有八九是在海边小城待了许多年的时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