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同人>(红楼同人)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 (红楼同人)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 第185节

(红楼同人)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 第185节

  “瞧着是不错。”
  阿沅看了一眼,有点像糯米糍,但里面该是包的芝麻花生之类的坚果,透着半透的外皮能够看得见里面的内馅儿:“先放在桌上,等本宫包好了指甲再吃。”
  说着又指挥小宫女:“给太嫔娘娘也拿一套染指甲的物件来。”
  储云英是太嫔,惯常是不能穿过于鲜亮的颜色,只是到底年轻,哪怕棕色,褐色这类深沉的色彩,也没能叫她看上去老多少。
  储云英有些不好意思,又实在爱俏,推拒了两句后便忙不迭地应下了,不一会儿便也包起了指甲。
  二人懒在椅子里,十分悠闲地话起了家常。
  阿沅见储云英那想问不敢问的样子就有些好笑,也不卖关子,直接告知道:“前些日子堂兄来了书信,信上说你那几个弟弟近几年书读的不错,已经可以下场一试了,若有那运道,一次过了秋闱,日后便也是举人了,待再读几年书,过了春闱,便也能得个官身了。”
  储云英先是愣住,随即便是眼圈通红。
  弟弟们有了官身,她便再没什么遗憾了,日后两个儿子出宫开府,她不能随他们出宫,有几个舅舅帮衬,她也能放心些。
  她吸了吸鼻子,止住泪意:“得林大人庇佑,如今我那几个不争气的弟弟也算是有了造化,他们有了前途,我便再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也是他们自己争气。”
  阿沅想到林如海那些儿子,有聪慧也有平庸,无论何种资质,尽数都读了书,待到年岁再大些便可以参加科举,聪慧的重点培养,平庸的守护家业。
  除此之外,林如海还收了好些弟子,储云英的几个弟弟都是他的弟子,是有师徒情谊的,日后他们科举上进,便可与林家子弟相互守望,互相扶持。
  当然,林瀚也同样如此。
  顾老太师得知林瀚收徒后更是欣慰,毕竟他的几个儿子女婿,一个个的都被教育太过死板,反倒是林瀚这个陛下赐婚来的女婿更似他的当年。
  也因为这一份欣慰,顾老太师对林瀚也就更倚重几分,私下里的点拨也愈发的多。
  一个历经三朝的老太师,无论是政治资源还是腹内沟壑,都是宝藏一般的存在,林瀚能得这般教导,可见日后坦途。
  储云英得知自己的弟弟们前途有望,高兴地回了宁寿宫就给下头伺候的宫人多发了一个月赏银。
  她虽不得宠爱,却因内宫是阿沅在当家,膝下又有两个皇子,未封王前皆领亲王级别俸禄,所以储云英手里还是很宽裕的。
  宫人们得了赏,做起事来更加尽心尽力,精神面貌都不同了。
  宁寿宫毗邻御花园,过了绛雪轩便可从偏门进入宁寿宫,而绛雪轩又靠近东六宫,宁寿宫那边宫人们得了赏,很快便惹了东六宫宫人的眼。
  而东六宫的妃嫔们也是这时候才想起来,那宁寿宫偌大的建筑群里,还住着一位太嫔和两个小皇子呢。
  说起来,那位太嫔还是与她们一同采选入宫的。
  犹记得当时太嫔被选入宁寿宫,她们私下里还嘲笑过,笑她前途坎坷,不能伺候年轻威猛的帝王,而是被选入宁寿宫,伺候年迈残疾的太上皇,都知晓民间采选的秀女容易被随葬,她们那时候甚至已经看见了太嫔的死期。
  可谁曾想,太嫔的肚皮争气,生下了双胞胎皇子,反倒是她们,虽跟着陛下,却也只是在守活寡罢了。
  如此境遇,倒真叫人唏嘘。
  好在陛下年轻,她们无需担忧随葬之事,尤其她们心中郁郁,说不得日后她们去的比皇帝还早呢。
  水琮带着孩子们前去围猎,人不在京城,但京城的风浪却是一点儿都不小。
  水溶带着水涵开始在暗中调查勋贵家的罪证。
  水涵是个划水怪,多数时间都是出人不出力,只跟着自家亲哥到处跑。
  水溶对水涵的映像还停留在水涵幼时那木讷的形象,所以未曾发现水涵在划水,他哪里知道,世上总有那大智若愚之人。
  水溶过继北静王府后,老王妃闹了一场,锁了嫁妆去了庵堂修行,王府账面上银钱不多,水溶自小得甄太妃看中,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子,小小年岁撑门立户的艰辛,叫他对权利有着别样的渴望。
  而水涵却不然,他自从过继后,王妃便对他极好,许是自己没有生养过的原因,对待这个过继而来的‘便宜儿子’倒是真心疼爱,反倒是老王爷的宠妾与庶子,她都是直接无视,甚至态度恶劣。
  水涵自小掩藏在哥哥水溶的光芒下,甄太妃对他少有关爱,所以得了王妃这般关爱,叫他心中熨帖至极,他不是没良心的人,做事之前总要为东平郡王府考虑一二。
  就这样,一个王者带着个划水怪在京城搅弄风云,倒真叫他们找到了一些好东西。
  水涵看着眼前一大摞的账单,眼皮跳的飞起,使得他半张脸都有种抽搐的感觉,他咽了咽口水,有些忐忑地看向身边的亲哥:“皇兄,咱们真的要将这东西交上去?”
  这是要捅破天呢吧!
  这东西交上去,京城还有勋贵么?
  “交,为什么不交,陛下要的不就是这些东西么?”水溶眼底泛着红血丝,看着这一沓子账单的眼神里满是狂热。
  他不眠不休地忙了这么多天,为的不就是这一沓账单么?
  “可是……”
  水涵蹙眉,语气迟疑:“可其中有好些都是老姻亲,且罪行并不重,咱们若将他们一股脑尽数交上去,他们很容易受到迁怒。”
  正因为老王妃待他好,他与勋贵便也多了几分香火情,尤其这一堆账单中还有老王妃亲妹妹的夫家,若尽数送上去,陛下怪罪下来,老王妃岂不是要被他连累?
  “况且陛下也不会一口气将这么多人全都下了罪。”他父皇还没驾崩呢!
  “这你就不懂了。”
  水溶‘唰’的一下打开折扇,对着自己的脸扇了几下,笑道:“咱们送上去是咱们的能力,但陛下何时落罪,是陛下的事情,总不能因为陛下暂且不追究,咱们便可以消极以待。”
  水涵叹了口气,便知道自己是劝不动了。
  他语气沉沉:“既如此,皇兄便以自己的名义送上去吧,便不必带我的名字了。”
  他到底不想看见老王妃伤怀。
  “妇人之仁。”
  水溶蹙眉,有些看不上自家亲弟弟这个优柔寡断的性子。
  水涵苦笑:“我本就没什么上进心,倒不如功劳尽数给了皇兄你,日后论功行赏,皇兄你也好得个大功劳,有你在,总不会少我一口饭吃不是么?”
  水溶面色这才稍稍缓和了一些:“既如此,那我便独揽功劳了,只不过你也不能太乐观,我与你到底是同胞兄弟,便是你不承认此事与你有关,老王妃依旧会因为我俩的关系而迁怒与你。”
  水涵笑容僵在脸上,干脆抹了一把脸,也不强装笑容了,皱成了苦瓜脸:“只饶恕姨母一家不行么?”
  “她算什么姨母?!”
  水溶闻言骤然愤怒,双手狠狠拍在桌面,本就满是红血丝的眼睛愈发猩红:“水涵,你莫不是已经忘记身体里面流着谁家的血了?母妃死的那般凄凉,死前还在为我俩做打算,若我们安然度日,平庸一生,又如何对得起母妃对我们的疼爱?”
  水涵不说话了。
  母妃死前曾给父皇写过好几封信,信中絮絮叨叨,说的都是对兄长的担忧,他的仕途,他的婚事……几封信里,关于他的只有寥寥几句。
  水溶见他不说话,干脆将账单收拢好了,放在食盒里,亲手拎着回了北静王府,只留下水涵一人呆呆坐在书房中,一直到天黑了都没回正院休息。
  老王妃见他一直没用膳,很是担忧地叫身边丫鬟送来了晚膳。
  水涵一边吃着晚膳,一边心情沉重地回想今日与水溶的谈话,用完膳后,还是起身前往后院给老王妃请安,他本想提醒一句,话到了嘴边却还是又咽了回去。
  还是等水溶将账单上交后再告知吧。
  若现在说了,老王妃泄露了风声,自家皇兄的处境就危险了。
  被老王妃关怀了一通,又说起娶妻之事。
  老王妃待他越是精心,水涵的心情就越是沉重,等到离开了后院,他内心的愧疚都快将他淹没了。
  仰头看向天空的星星,长长舒了口气。
  自嘲哼笑。
  说到底,他也就是个自私的俗人,既舍不得皇兄涉险,又不愿失去老王妃的疼爱。
  抹了把脸,他只等着皇兄将账单送与陛下,他便也要开始发挥一生的演技,来演好这场戏了。
  第140章 红楼140 要不要也跟风娶一个悍妻?……
  水溶将消息捂的紧紧的,因为水琮此时还在围场行猎。
  他也不担心水涵会将消息传出去,毕竟水涵是他的亲弟弟,除非他真想要了他这个亲哥哥的性命,否则他必定会将此事捂得紧紧的。
  ‘四王八公,同气连枝’
  不是说说而已,多少代的相互联姻,早就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水溶这个初出茅庐的莽夫子,才敢釜底抽薪,直接捅破了天。
  毕竟,与自小缺爱,又受到老王妃真心疼爱的水涵不同,水溶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并非‘四王八公’其中的一员,而是正儿八经的龙子凤孙。
  他也曾对‘四王八公’多有维护,说到底不过是为了他们的势力罢了,可如今眼看着他们那艘破船就要沉了,水溶肯定不可能跟着他们一起沉了。
  至于水涵……
  作为亲哥哥,他已经将东平郡王府的事情给平了,罪证也都尽数毁了,做到这样,他自觉已经是够了,至于他那所谓的姨母,自然不可能再叫他废精力。
  围场之上。
  随从而来的官员们也见识到了大皇子与大公主的能力。
  大皇子的优秀前朝官员们早有耳闻。
  因着皇后身子虚弱,入宫多年都不曾有过身孕,一直病殃殃地在坤宁宫中养病,所以大家伙儿也都默认皇帝嫡子无望了。
  无嫡立长。
  随着勋贵们势力的削弱,朝中其他官员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早先勋贵们还指望着皇后病故后,皇帝能够再娶新后,亦或者指望着后宫中的勋贵妃嫔们能生下个一儿半女来,只是这么多年过去,竟一个有孕的都没有。
  珍贵妃得陛下多年宠爱,膝下子女四人,地位肉眼可见的稳固如山。
  如今大皇子渐渐长大,且十分聪慧沉稳,如今看他围猎时骁勇的英姿,再看陛下看向大皇子时那满意且慈爱的眼神,就这……还有什么不懂的呢?
  显然陛下对大皇子是极其满意的。
  当然,对大公主也是极其满意的。
  这一点众朝臣与陛下的观点就有些相反了,在他们看来,这个大公主……属实有些太彪悍了。
  如今的世道,女子多以贞静娴雅为美,言行举止皆有规范,贞顺性柔才是她们该有的本色。
  娶妻娶贤。
  谁家给家中子弟挑选妻子,也多是挑选那些贤惠性情好的女子,像公主这样的……他们家的儿郎当真是难以消受,只不过,庆阳府那么一大块的封地又实在是香得很。
  一时间一个个的心情复杂至极。
  能尚公主的,必定是家中最出色的子弟。
  是舍了家中的孩子去侍奉公主,从而得到封地的利益,还是心疼孩子,将他留在京城,娶一房贤惠的妻子过和和美美的好日子?
  当真是两难极了。
  庆阳可不知晓这些大臣心中的小九九,她正心情激荡地看着自家大皇兄,眼底满满地全是羡慕:“皇兄,我真的不能跟你们一同出去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