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除了阿拉伯数字,那就是只是加减乘除了,难度再高一点什么几何,方程式,现在就不考虑。
  加减法,楚秋泽基本上只用了幼儿园的水平,直接列算式,什么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之类的。
  老太傅觉得自己最近的认知在无限次刷新。
  他没想过算学还可以这么做的,虽然这阿拉伯数字写起来弯弯绕绕的,根本不像文字,却更容易让百姓认识。
  无形之中就降低了普及的难度。
  不过这只是对百姓而言,这么简单的东西对他这么个研究了一辈子学问的人来说就是皮毛了。
  见过唐诗宋词这等高能,这数学却有些不起眼了。
  可是当他在看到九九乘法表之后,差点激动到晕厥。
  若是人人都能把这朗朗上口的口诀背熟,那那那......
  “老先生,别激动。”楚秋泽无奈的笑笑,生怕这老太傅昏过去。
  事实上,乘法表在古代就有雏形了。
  例如论语中的:冠者六七人,童子五六人。
  他这么一说,老太傅就恍然大悟了,像是《荀子》,《淮南子》等书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九九八十一等句子。
  只是从来都无人将此归纳起来。
  这九九乘法,真当乃是神奇。
  原本这一版的教材都是用于‘小学’的,仅用于启蒙,需要考科举的还是要上传统书院。
  但经过蓝桉和老太傅的深思熟虑之后,这一版同样用于书院,让盈盈学子们都蒙受福音。
  学校已经装修好了,每所学校大约都能容纳八百至一千名学生。
  这朝代始终男女有别,为了避免麻烦,留了一所只招女生,也就是现代的女子学校了。
  修订过的教材也让蓝桉加急印刷了,第一批已经出厂了。
  招老师的事情,付言杰也办妥当了。
  总共招了十二名老师,全都是秀才,因为要招女学生的原因,还特意招了四个有学识的女老师。
  那四个女老师都是有经验的,之前都在大户人家给闺中小姐做夫子的。
  在上岗前,楚秋泽和老太傅先给老师们进行了培训,培训合格才能上岗。
  楚秋泽之前还在担心,他以后要是不在这里了,万一课本中有老师不会的怎么办,幸好还有老太傅。
  老太傅跟他一起修订的教材,自然是把知识吃透了的。
  给老师们培训起来也算是游刃有余。
  一切准备就绪。
  现在就剩招生了。
  这里已经到了秋末冬初的季节了,农忙时节也已经过了。
  正是读书的时候。
  这段时间城中四处乒乒乓乓,各种声响,百姓也猜到了是要有大事情发生了。
  可是当府衙外的告示张贴出来之后,简直是震惊全民。
  特别是穷人家的孩子,没人想到是要办学了。
  看这告示上说的,不收束修,只需要自己去指定商铺购买笔墨纸砚就行了。
  原本以为这指定商铺肯定不便宜,可不曾想,有人怀着好奇去看了看,笔墨的价格比别的商家便宜三成就算了。
  这消耗最高的宣纸,却比别的商家便宜七成了。
  此消息一出,无数学子争先恐后的囤货,生怕去晚了就没得卖了。
  逼得商铺掌柜不得不限量购买。
  这便是蓝桉将传统造纸术改进后,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宣纸了。
  皇城都还没用上,如镜城却抢了个先。
  没办法嘛,蓝桉这不是要支持楚秋泽的工作嘛。
  等到低价宣纸的热度过去了,报名的孩童也是挤破了学校的门槛。
  多数的都是寒门子弟,从不曾上过学的,年纪小的只有四五岁,大的已经十五六岁了。
  学校只要这么大,容纳不下这么多学生,只有先到先得了,等日后学校扩建了再招。
  可百姓不同意啊,说是坐不下了就站着上课,只要给个上学的机会,做什么都行。
  这是多么好的机会,而且还听说这学校是男神创办的,百姓们怎么可能放过。
  第36章 女子入学
  楚秋泽没管,他就得等这事情闹大。
  他知道,下一条告示发出去之后就会又很多人自愿离开了。
  那种迂腐的学生,不收也罢。
  他猜测得完全没错,三所招男子的学校被挤爆之后,就有人敏锐的发现了位于城南的那所学校没有招生。
  百姓们众说纷云,有人说那所学校是要收费的,有人说那所学校是专门收贵族子弟的,还有人说是要成绩优异才能去上的。
  独独没有人猜想那是只招女子的学校。
  待到府衙的官兵战战兢兢的把告示贴到了府衙外,消息一传出去,整座城市都沸腾了。
  女子入学,简直是骇人听闻。
  大瀚女子虽不至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也没有女子上学的先例。
  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是那些被困深闺的女子,她们从不曾想过自己也有去学堂的机会。
  她们心想,就算是不能做出漂亮的文章,也不能写出优美的诗词,多只认几个字也好啊!
  而且这学校还是男神和王爷一起创办的。
  无数的少女心中都泛起了涟漪。
  愁的就是那些女子的父母了,一边想送闺女去学点知识,日后好找个好人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