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顾辞心中微微一怔,但并未表现出来。他连忙转移话题道:“殿下,今日多谢款待。他日有机会我带你去吃福德楼,他家的酒菜虽比不得殿下宫里的,但还是很不错的。”
  君逸尘笑了笑,说道:“不必客气,阿辞。你我既是朋友,何必如此见外。”
  饭后,顾辞向君逸尘告辞离去。
  君逸尘站在门口,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微笑。
  他把玩着手中折扇,神色微动,他看得出来,顾辞应该是真的有什么事需要他去处理。
  他朝空气中轻轻唤了声“墨白”只见刚才还空无一人的殿中,悄无声息跪着一个黑衣男子。
  “去,查一下,顾世子出宫去什么地方了”
  黑衣人领命退了出去。
  第五章 康县抛尸案1
  顾辞这边出了宫便急匆匆驾马去了皇城司。
  刚进门迎面就撞上了一个行色匆匆的皇城司下属。
  等看清来人,衙役便笑着招呼道:“顾探事您回来了,程主探事正在议事间等您呢”
  这京城有不少世家子弟在一定年纪时,家里长辈都会通过关系将他们送进皇城司磨练个一两年,好为以后仕途铺路。
  可顾世子是个特例,人家是靠真本事考进来的。
  据说十三岁的顾世子将同期参加选试的一百多名考生全都打败了。
  顾辞闻言笑着点点头,向里间议事间走去。
  他敲开门,扫了一眼里面的情况,这才发现其余几位探事除了外出办案的竟都在场。
  主位上是个三十出头的青年男子,他着一身皇城司五品主事官袍,气宇轩昂,正气凛然
  见来人是顾辞,程辉绷紧的面色,微微松了松,轻声招呼道:“顾辞,刚好有个案子,挺棘手的本官想听听你的看法”说着将一袋案宗递到顾辞手上,示意他坐下看。
  顾辞一看这阵式就知道这是碰上大案了,立马接过东西看了起来。
  他越看脸色越难看。
  原来,离京城不远的康县几天前发生了一起杀人抛尸案。
  本来这个案子交由康县县衙处理就可以,谁知这边县衙还没破案,竟又发生了两起相同的杀人抛尸案,且受害者皆为年轻女性。
  这接二连三的发生命案,难免会给百姓造成恐慌。
  所以上面为了尽快安抚百姓,将这个案子移交到了皇城司的手上。
  看顾辞停下动作,程主探事盯着他正色道:“怎么样?有没有把握尽快破案?”
  顾辞稍微一思量后,言辞恳切的回话道:“大人,属下领命!”
  程主探事听到满意答复,拍着故辞的肩膀,爽朗地回了句“好!尽快破案,本官等你的好消息!”
  把案件交给顾辞他心里一百个放心,这人平时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干起正事来能力没的说。
  而且顾辞在皇城司任职期间破获过几起大案。
  还有一重原因就是顾辞世子的身份,让走到哪儿当地的官员都会卖几分面子,这于他们办案人员来说就是不小的助力。
  顾辞与几位同僚又研讨了一番案宗,眼看着天色逐渐昏暗,这才回到府中,管家正叔赶忙迎了上来。
  他急切的打量了一圈顾辞,见他既没受伤也没挨打这才将一颗悬着的心揣回了肚子。
  正叔又见他精神萎靡,刚刚放下的心瞬间又悬了起来,他因焦急而眉头紧蹙,整个人竟有些微微发颤“少主,您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晚?可是宫里出了什么事?”难不成是宫里惹了事,挨了罚了。
  顾辞见他这般紧张自已,不由停下脚步笑着安抚道:“没事,正叔你别瞎想 ,我就是明天要出趟外差,不知道怎么跟殿下告假,所以有点心烦”
  正叔和府中的护院都是以前跟着他祖父上过战场的亲兵,对他更是视如已出。
  正叔这会是真的踏实了,他嘴角又重新挂上和煦的笑,心里还不忘默默念了句“阿弥陀佛,保佑我家小少主无病无灾”
  翌日一早,顾辞都要准备出门了,都没想好怎么和七殿下说自已要告假的事。
  也不是不好说,毕竟这伴读是他亲口提的,如今刚过了一日他就不去了,总觉得对不住七殿下。
  本来太子和六皇子两人平日里处处针对君逸尘。
  最后顾辞留了一份书信,命人送往宫中,自已则带着两个衙役径直向康县行去。
  傍晚康县
  顾辞几人刚踏入康县,县令已经接待风声等在府衙门前候着了。
  顾辞将缰绳交给身后的随从,转身进了一家客栈,“今晚就住这里,明日一早去案发现场看看”
  “哎,大人,县衙那边……”其中一个衙役一脸为难的唤了声,见顾辞已经进了店,并没打算搭理他,这让他深深叹了口气。
  另一名随从见状,笑着打趣道:“我说吴川,你又不是第一次跟顾探事出来办案,怎么连顾探事的规矩都忘啦?”
  唤作吴川的随从欲哭无泪的回了句“咱皇城司里谁不清楚,顾探事外出办案从不接受当地官员的招待,可…这次不一样”说到这儿他警惕的凑近旁边的人,压低声音在他耳边轻声道:“据说这康县的县令不一般,据说后面有人,靠山不小,我这不是怕他给咱穿小鞋吗?”
  旁边的人听完他的话不屑道:“就他!给顾探事穿小鞋,你可真多虑了!”说完将马拴好,进了客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