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后厨材料都有,做八宝鸭用的鸭子都是从颈部开口,阿桃干净利落拆骨,就这一手拆骨没些年头都学不会,单凭这一手,在一边看着的胡师傅就已经心服了。
拆过鸭骨便将鸭肉用葱姜水洗过,再抹上她调的酱料腌制去腥。
阿桃是准备做八宝葫芦鸭,因此这鸭头没有斩掉。胡师傅一眼不错的盯着看,似乎有些疑惑。
八宝饭的馅儿剔除了辣子,换了胡菠萝丁,拌匀后五颜六色瞧着就喜庆。
八宝饭在鸭腹内填至七分满,红绳在开水里烫洗过,在鸭胸脯下系紧,用滚水烫了表皮,感受到鸭皮微缩,再入油锅中浅炸。
这时整只鸭子已有了葫芦的形状,一边炸过一边捞油从上往下浇淋,待整只鸭呈均匀的微黄色,立即捞出上锅蒸。
这只鸭也不大,算好时辰估摸着已经好了,阿桃这才揭笼屉,香味扑面而来,即便自认吃遍淮扬菜的胡师傅也忍不住咽了口水。
只见鸭子宛如金葫芦似的卧在盘中,蒸熟后的汤流到盘中,阿桃连盘端出,又换了另一个浅口大盘装盘,蒸出来的鸭汤在大锅中勾芡收汁淋在这八宝葫芦鸭上。
随手抄起菜篮里的青萝卜,洗过后行云流水雕出葫芦藤并几片栩栩如生的绿叶点缀。
后厨门口此时已围满了人,蒸菜香味甚少能传出来,小二端着盘子带过一阵鲜香的风,引着一众食客又跟着去了大堂。
胡师傅已说不出话来,阿桃也不欲多说,连个眼神都没有给他。
刘掌柜连连拍手,“今儿算是开了大眼,还请娘子随我去大堂。”
胡师傅失魂落魄跟在后头,阿桃方才从始至终并没有避着人,他心里还在想着方才阿桃做菜的每个细节。
“这大年下的,给鸭子断头太不吉利,因此做了这道八宝葫芦鸭,掌柜的不防尝尝。”
阿桃用小二递过来的倒,将鸭子片成片,刘掌柜用小碟接了,又挖了一些八宝饭,一齐送进嘴中,然后闭目感受。
只见他这副连话都说不出来的样子,就惹的边上客人连连挥拳恨不能自己也来尝一口。
“香!太香!”
刘掌柜已说不出什么更好听的话了,胡师傅见状,也夹了肉挖了饭,才闻到味儿就知道自己是输了。
放下碟子,又向阿桃拱手,“多些娘子今日赐教。”
阿桃撇了脸不再理会他。
刘掌柜又压压手朝在场食客说道,“这八宝鸭正是店内新上的菜式,如今还在试菜,今儿来的客人一桌送一小碟,直到将这盘鸭送完。”
一听有的吃了,众人也不再混乱,各回了自己的位置只等八宝鸭上来,可惜一人只分了两小片,压根不够吃的。
也有那酸书生尝了,当即就要提笔写一首咏八宝葫芦鸭来。
刘掌柜朝阿桃拱手,“不知娘子愿不愿意到小店掌勺?工钱一月给您开五贯钱。”
一月五贯,够普通人家过一年了,这个价儿同胡师傅的工钱相差无几,不过他此时脸上除了羞愧再没旁的表情。
阿桃笑着拒了,“实不相瞒,我年后也准备在城里做些小买卖,这掌勺的活计倒不便应下。”
虽说答应刘掌柜指点一番,可今儿他心里也颇有算计,单看这引来食客对这八宝鸭生出好奇之心,便知道明日这道菜大街小巷都能传便了,胡师傅低眼看人叫阿桃不喜,但刘掌柜利用她也叫她心生不快。
刘掌柜见阿桃不愿意,倒没勉强,只笑说,“娘子往后什么时候想来赚几个银钱便知会一声,我必定都欢迎至极的。”
常平安不知什么时候又站回阿桃身侧,先前点的一桌子菜早就凉透了,阿桃心里顿觉可惜,既然都说了这一桌子免了银钱,阿桃自然不肯亏,叫刘掌柜将一桌子菜都包好她带走。
刘掌柜吩咐小二将菜用油纸包了,亲自递到阿桃手里,另又包了个红封,“今儿多谢娘子指教。”
阿桃也没客气,饭菜叫常平安拎好,自己接了红封,掂了掂份量还不少,原先不悦的情绪瞬间就散了大半。
待出去将红封一拆,才发现里头足足包了四块小银锭,约莫得有二十两银子,这下她心底余下的那点不快也彻底消失殆尽。
这刘掌柜也确实是个人精,今儿这一遭叫胡师傅学了手艺,也叫客人知道这道新菜,这银子又叫阿桃心里熨帖,可谓一箭三雕。
第11章 年夜
阿桃将银子放进荷包收好,因做这道八宝鸭,耽搁了不少时间,现下得快些回去,要不就得摸黑进山了。
赚了二十两银子,阿桃对年后下山底气也足了不少,笑着拍了拍荷包,“东西都买齐了,时候也不早了,咱回去吧。”
于是常平安因为那个“咱”字嘴咧的更大了。
城门口有不少乡下老农,因带着几篓子菜舍不得交进城费的,就将菜摆在墙根底下卖。进城时手里东西超过两斤要交两文,超过十斤交五文,超过二十斤一律按十文钱算。
守城的兵士倒也不坏,交了钱也不会多刻薄人,一早进城常平安就是交了十文钱的,他同那守城的兵士相熟,因常进城卖猎物,且先前总会多塞两个铜板,人家对他也更客气些。
出城时常平安笑着跟人打了声招呼,从荷包里抓了十来个铜板散给两个兵士,“年下天寒,二位兄弟辛苦,下了值打口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