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街上卖吃食的也不少,阿桃看到有卖糖葫芦的,倒是有些眼馋,不过如今正是勒紧裤腰带的时候,今儿那一方大采购也花了四两多银子,加上租房花出去十二两,这就是十六七两银,先前手头六十六两银,如今手头还余下不到五十两银子,除了摆摊要的成本花销,还得防备不时之需。
  因此这糖葫芦虽价儿不高,她还是没买。
  倒是常平安看出她眼里亮光,朝小贩要了两串,递了一串给阿桃,
  “我自小也没吃过这玩意,咱们一起尝尝。”
  阿桃笑着接了。
  这种节日里头鱼龙混杂,年年都听说有丢孩子的,不光孩子,女人走着也容易被拉走,常平安身的高大,他在这街里头近乎能看到所有人的脑袋顶,阿桃跟在他边上倒没什么好怕的。
  再往前是猜灯谜的,阿桃看的多,连猜了两三个,拿了不少彩头,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同常平安两人分了,又见天色不早,这才逆着人流往回走。
  第16章 准备
  山下比山上要暖和些,不过阿桃怕冷,虽快开春了,但她还是买了三床被子,夜里分了常平安一床。
  常平安抱着被子跟铺,回正房后头那个小隔间铺床去了。一夜过去兴许是着了凉,早起常平安声音有些哑,嗓子眼许是进了风,阿桃看他还有点咳嗽。
  他起的早,这是要准备回去了。
  阿桃听见外头动静也醒了,穿好衣裳推门出来,叫住常平安,“往后山里打到东西,你再下山便先拿到我这儿来,咱们一起去要价也不会叫人坑了。”
  常平安点头。
  “还有村里的地,要是想要回来,便过来找我。”阿桃送他出门,天才刚亮,两人对视一眼,又各自移开视线。
  常平安走了,阿桃莫名觉得有些空落落的,不过这感觉没持续多久,她就挎着篮子出门买东西去了。
  她是准备开始做些卤蛋跟干子,昨儿还新买了一口炉子,出摊的时候将罐子搁上头添点柴火保温,再放卤料慢慢熬着就行了。
  想到这儿阿桃又觉得若是有个驴车该方便许多,譬如鸡蛋,城外一斤要比城内便宜好几文,不过如今急着先支摊子,也来不及大费周章再去城外买鸡蛋了。
  倒也没在中大街买,中大街不论是吃食还是旁的,都比南街贵不少。从桂花巷子往后面穿了几条街,快到南市口的一条街边也有不少摆摊子的,比了几家摊子上的价儿,末了在一个约莫三十岁上下的娘子摊子前停下来了。
  这妇人穿着爽利,身边还蹲着个小姑娘,见有人来,朝那妇人小声喊了句娘过后就有些瑟缩地拉着她的袖口。
  篮子里一筐子鸡蛋,另一边篮子里是半篮子鸭蛋,笼子里还有两只肥鸡,一只公的一只母的,鸡蛋价儿也不贵,一文钱一个,这妇人连称都没有,见阿桃这一篮子都要了还是找旁边人借的称,鸡蛋十来斤,鸭蛋六斤多,阿桃全都要了,她要价儿更便宜些,拢共加起来才一百六十文。
  笼子里两只鸡阿桃也有些想买,这妇人似乎觉得阿桃是大主顾,脸上堆满了笑,热络道,“这是咱们乡下养的,油水保管都足足的,这时节每日还能捡个蛋呢。”
  那只公鸡阿桃是打算买来做卤鸡的,母的留着下蛋倒也可以,回头开春母鸡打窝了,再孵些小鸡也能少些成本开销。
  两只肥鸡也有七八斤重,一斤给阿桃按五十文算的,连带着方才的鸡蛋鸭蛋抹了零头拢共花了五百六十文。
  因所有东西阿桃一口气包圆了,加上这一堆东西加起来也不少,这妇人就说要帮她送回去,横竖路上人多,阿桃倒也不怕她是什么坏人。
  装鸡的是个背篓,两个篮子这妇人一手挎着一个,又要顾着孩子,瞧着颇为吃力,阿桃到底看不过眼,将一篮子鸡蛋提过来了。
  一只手得了空闲,这妇人便牵住了她家闺女,小姑娘约莫六七岁,二人衣裳朴素,妇人衣裳还打着几个不显眼的补丁,小姑娘穿的要好些,不过袖口也有磨损,边缘隐隐泛白,露出线头的地方绣了两只花猫遮起来了。
  阿桃将人带到自家,看着二人干裂的嘴唇,又给两人倒了水。
  兴许是太渴了,母女一时都顾不上推拒,两杯水转眼便饮了个一干二净,末了那妇人才大大方方擦了擦嘴,“娘子见笑了,实在是大半晌水都没上喝一口。”
  阿桃摇头表示无所谓。
  这妇人淡眉寡眼五官平平,眼神有几分锐利,说话音如其人中气十足,一直黏在她身边的小姑娘跟她有两分相似,不过一双圆眼看着十分讨喜,见阿桃瞧她,露出个腼腆的笑。
  这孩子生的实在讨喜,阿桃从柜里拿了两块云片糕递给她,妇人摆手示意不能要,阿桃倒也没硬塞。
  余娘子将孩子牵到身前,脸上满是温柔骄傲的神色,“这是我家姑娘,大名叫王玉书,小名叫猫儿,她爹给她开过蒙的,人最机灵,字儿都认识,也会背诗。”
  “是好名字,往后定是有福气的。”
  “姑娘是准备做些小买卖?”见阿桃为人心善,她喝完水倒是开始同阿桃攀谈起来了。
  阿桃也不避讳的点点头。
  “那往后可还要鸡蛋鸭蛋,若是要提前说一声,多少我都能给您送来的。”
  阿桃倒有些意外,她先只当这些鸡蛋都是这妇人攒的,可这攒怕是攒不到这些,那句多少都能送来也不像是夸海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