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似乎看出阿桃疑惑,这妇人笑了笑,“我名唤余香织,夫家原在郊外连湖村,丈夫是平宁七年的童生,两年前丈夫一病过世,因家中没有儿子,公婆做主叫叔伯几家种了我家田地,说好了往后交五成粮给我母女二人过活,但这两年从未见过钱粮,去族里讨公道未果,连家中老人也说是我克死丈夫。”
平宁是当今皇帝继位后定的年号,如今平宁十四年。
当今圣上崇文尚武,即便是童生,在外也是十分收人尊敬的,只可惜余娘子丈夫早早过世,独留娘俩受人欺负。
说着余香织冷笑了一声,“我家相公在世时本就不受公婆待见,弟兄几个怕他进学从家中要钱,早早就分了家,连去童试都是我娘家凑的银钱又托了保举,后来实在没有银钱继续考试,相公便放下书本种田谋生,日子倒也过得,只是可怜他早早过世。”
“公婆那一大家子实则为的不过也是想占了我家中田地,到上月竟得寸进尺,公婆又合着叔伯几家想将我赶出去,连家中屋子都想占了,我便送了银钱给里正,又在村里闹开了,只说我想替亡夫守节,又说亡夫几个同胞弟兄存了坏心,要将我母女卖到脏污处去。”
“村里人听了都赞我品行端正,骂那一大家子黑了心肝,两边彻底扯破了脸,屋子倒是没叫占走,倒是田地只剩下两亩,后心里怕出什么变故,我托娘家相帮,悄悄去衙门立了女户。”
第17章 卤食
“我这身子骨也下不了田,两亩田地也就赁给旁人了,指望着一年分些出息够我母女二人过活。靠这两亩田地日子过得也艰难,只得想法子寻些挣钱的路子,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养鸡,我便想着收了鸡蛋进城里卖,亡夫生前常给人念字读信,故在村里口碑尚好,我又因此前的事儿引了不少同情,不少人也愿意将鸡蛋先卖给我,毕竟换到手的都是钱,我这一月也能攒下几个铜板,一来二去有了本钱,再后来这些鸡鸭我也都收了。”
阿桃听着只觉得余香织是个颇有勇谋的女子,心里也生出几分钦佩,看了眼猫儿,小姑娘名字是用心起的,又起个贱名压着,若非变故,想来这一家应当十分美满。
世间父母,有似原身父母那样将亲生孩子推进火坑,却也有为子女殚精竭虑劳神伤心,思及此,心内难免唏嘘,面上倒不曾显露。
在这年月能狠下心拉下面子做到余娘子如今这个地步甚是难得,甚至她只是说打算做些小买卖甚至不知道往后是个什么情况,余香织便抓住机会想往后合作起来,阿桃倒也没觉得不行,毕竟她这里鸡蛋价儿也比寻常摊子便宜几分。
商量好价儿,阿桃便也答应若往后买卖能做起来,这鸡蛋鸭蛋还有那些鸡鸭都从她这儿进。
母女二人听了都十分欢喜,连到道了几声谢方才出门去了。
她如今虽说在这小小观南县城并不显眼,但这卤料毕竟是往后安身立命的本钱,因此去买卤料时分了几家药材香料铺子,方才将所有的卤料凑齐。
元宵虽过完了,但街上依旧人来人往,那些卖吃食的铺子也吃香,阿桃看了一圈,卖卤味的不多,许是味道不行,去买的更少,连买卖茶叶蛋的都没见到几个,一番考察下来,心下也有了本账,对这卤食买卖增添了几分信心。
她是准备开始就摆个不固定的摊子。
早起去耗个位置,白天摆摊子,太阳落山就回去准备第二天的食材,先攒够银钱,若生意平稳,再去看那些固定的摊子,真赚到银钱,到后面攒个铺面。一步步来嘛,只要辛苦些,总会一一实现的。
买的半篮子鸭蛋叫阿桃腌了,想到淌着黄油的鸭蛋黄,阿桃忍不住咽了几口口水,坛坛罐罐买了许多,昨儿就洗过在院里晾干了,今儿用来腌咸鸭蛋正正好。
咸鸭蛋要先用烧酒滚了再腌,这样腌出来不会臭,还格外香。
鸭蛋腌完,阿桃又出门买了些豆干豆皮结。今儿材料都买回来了,等明早起来再卤就行了。
食材备好处理完,阿桃又开始将竹签子用开水都煮了两遍再晒干,山里竹子多,阿桃先前准备做卤味生意时就叫常平安帮着劈了不少竹签,这些竹签用来穿卤味再合适不过来。
手里活计忙完,阿桃又进屋将绣筐拿出来在院里做绣活。她一个人吃的就随便了,晚上糊弄过肚子早早便睡下了。
外头鸡才叫到第二声她就醒了,一醒就将鸡蛋煮了然后去洗漱。
毕竟头一回摆摊子,也不敢煮的太多,只煮了三四十个的样子,若真都卖完了,反正都带了小炉子,再现煮一些现卤就是。
鸡蛋煮熟后剥了壳儿切了花刀,用油煎成虎皮。
卤料要先熬,那只公鸡叫阿桃放了血,此时已经剁成了块在陶罐里卤着了。
灶上一个罐子,炉子上一个罐子,一罐是五香味的汤底,另一罐则是甜辣味的汤底。
鸡腿鸡翅鸡爪鸡架鸡肉都分开了,一边锅里搁了一半,熬到汤底还剩一半,阿桃才将穿好的豆干豆结还有鸡蛋搁进汤底里头,依旧是一边搁了一半。
卤味是最香的,天渐亮了,汤底随着熬煮时间越久,香味也越发浓郁,恨不得勾人魂的香味很快就漂散在巷子里,熬汤底本就费时,这会儿天光熹微,不少因自家买卖被爹娘早早从床上薅起来的孩子,已经循着味儿过来,趴着门缝瞧阿桃在煮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