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刘一刀哈哈大笑,“你这娘子嘴倒不输。”
上回卖茶叶蛋的那对夫妇被抓了,阿桃心里对着商业竞争的行为心中有数,也知道迟早会有人来争这买卖,但她说稳便是稳的住。
愿意常花钱买卤食打牙祭的都不算太差钱的主儿,譬如说那刘一刀仍旧是在她这儿买卤食。也有人吃过阿桃这儿卤味,还是想尝尝别家吃食,那几个摊子喊的热闹,价儿比阿桃这儿更是便宜不少。
这一整日生意或多或少有些影响。
到快闭市的时分,摊上还余下不少吃食,不过这常来买卤肉的到底还是信阿桃的手艺,因此这些荤卤都卖空了,摊上余下的基本全是素卤。
到底她这摊子如今有些名气,她甚至见有大户人家管事的或贴身随从得了自家主人命令来买的。
今日剩下的多为豆干豆结还有卤蛋之类,剩下的晚上留着自己吃,余下的再给街坊四邻送一些。
阿桃一边收摊,心里一边想着余下的这些吃食该怎么解决,就见一瘦猴样的男人慌慌张张喊她留步。
回过头,却原来是回香酒楼的店小二。
“娘子!原来是你!我家掌柜的请您过去有事找您呢!”
小二热络地过来帮她推车,又招呼她赶紧跟上。
第38章 订货
“掌柜的可说是什么事情了?”阿桃有些好奇, 这般着急忙慌,也不知是什么事儿。
“您先跟我过去,不是坏事儿。”
阿桃一头雾水跟在小二后头, 刘掌柜见小二将人带来了, 放下手中正记账的笔, 又亲自迎了上去, 一看是熟人,乐得直拍大腿,
“我心里正打不定主意呢?!却原来是娘子你!”
上回阿桃教的那道葫芦八宝鸭, 如今已成了店里最热门的菜式, 不提前订都是没有的。
二人常打交道,关系还算熟络, 刘掌柜说话也不绕弯子,“这几日常有客人来问有没有卤味佐酒,我这自然是没有的, 叫小二去外头买, 买了几家,客人却说不是那个味道。”
小二在一边点头。
在场的没吃过的食客自然也好奇这卤食到底有多香, 才叫这人念念不忘, 于是问的人也越来越多。刘掌柜自然发现商机, 问客人此前是在哪买的卤食。
客人只说是中大街一处小摊贩, 当时说这话时在场的客人无一不发笑的,不过一处小摊贩罢了,滋味再好能好到哪里去, 只当那客人没见过世面,又低头各自喝酒去了。
那客人点了几道菜,却都没吃几口, 只叹了气呷了两口酒便走了。
掌柜的倒是上了心,叫小二去打听打听,若味道真的好,每日也订一些在店里供人下酒。
小二原本都做好了找寻的准备,到了中大街还想问是哪一家,没想到压根不必问,才走一会儿,就闻到了那令人垂涎的香味,都无需打听,就找到了阿桃的摊子。
阿桃自然乐意至极,给酒楼供货的话这就算是一门长久的买卖,如今街上有了竞争对手,她那些卤的素食便不大好卖,如今正好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刚巧今儿还剩了些没卖尽,原还想回去给左右邻里分一分,现下刚好给刘掌柜尝尝。
刘掌柜不愧是人精,能从客人嘴里几句话便想到找阿桃订卤味,如今一尝,更是知道这门生意一定有的赚,摊上余下的吃食他也用竹签挨个尝了,味道好的他都想连舌头一齐吞下去。
“还有卤肉、卤大肠、鸡脚鸭掌之类,今儿卖光了,要不也能给您尝尝。”
刘掌柜直摆手,既卖光了,想来味道必然更好,观南县几家卖的卤食他也尝过,唯独阿桃这儿的卤食味道令他吃了上瘾。
“不肖荤素,你明儿一样先送三斤过来,看卖的如何。”刘老板都没思量就定了,“若是卖的不错,往后咱们都有的赚,只不过这卤食你只能供给我家,这价儿都好商量,如何?”
一斤豆干豆结约莫能穿二十串,一串三文两串五文,来买的食客多是买两串的,二十串约莫能卖五六十文。一斤豆干豆结买回来不过才十文钱,刨除卤料柴火开支,一斤净赚三十文是有的,酒楼只用碗碟,要卖给刘掌柜自然不能论串卖,心里飞速算了一遍,阿桃开口报价,
“这素卤论斤卖您一斤四十文,您装在碗碟里头同我在摊子上论串卖自然价格也不相同,毕竟酒楼出入多为商贾富户乃至官宦人家,倒个手的功夫您赚头可不比我小。”阿桃一张巧嘴将刘掌柜本欲还价的心思打断。
一碟卤味至多装五两重,他这挂出去就能卖五十文,几乎是能对半赚的买卖。
“至于荤卤——”
鸡杂猪杂之类的下水刘掌柜并不要,不过卤猪耳跟大肠他叫阿桃明儿先送两斤试试,先都是照市价给钱,阿桃摊子上这些是按六十文一斤卖的,刘掌柜的如此说,那明儿送来的先按六十一斤给他,若是往后都收,再谈价儿。
至于卤肉就要贵不少了,如今年过完了,猪肉又回到六十文一斤,阿桃挑的都是三肥七瘦的好肉,她摊子每日就卖三斤,回回都能卖个精光,摊子上卖是按一百二十文一斤卖的,原先一日只卖一斤,后来这荤卤多是家底不菲的人买来打牙祭,一回就要买一斤,她这才多备些,否则卖不出去这也是最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