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这会子见阿桃来了,便知是有事情找他帮忙,既有活儿相托,便有钱赚,他也是松了口气。
  “娘子今儿找过来想来是有事相托,不知所谓何事?”顺子是聪明人,看阿桃脸上几分犹豫,便将人请进院里。
  到了院里,药味儿更浓。三间小屋,院里摆着石桌石凳,顺子欲给阿桃倒水,阿桃摆手连说不必。
  “我有个干娘如今在伯府做事,年纪大了我想将人接出来养老,只是我干娘当初签的是死契,明儿府上老夫人过大寿,想借此讨个恩典,费些银钱无碍,主要是能将我干娘赎出府来。”
  “你在伯府之中没有什么认识的人吧?”兹事体大,阿桃也有些不放心。
  “娘子放心,我才咱们县里官宦人家我具都没敢打过交道,怕得罪了人连累家里头。”顺子拍着心口保证。
  阿桃又说,“既你同意,咱们还是得定个契书,此事需得保密,你要是说出去,有一份字据在我也心安不少。”
  打小便在观南县里长大,虽出来挣钱的日子不算长,但一说伯府他还是知道的,老实说顺子虽然应的快,可心里有些发怵,事儿有些险,不过看阿桃这样子,便知道这事儿要办成了,好处也不少。
  “若我干娘真能从府里出来,事成过后我给你十贯钱。”阿桃握紧拳头。
  听到阿桃愿意给十贯钱,原先那点子犹豫瞬间消失殆尽。
  “先说定,你将下月初一初二都留出空来,我明儿先带你去认认我干娘的脸。”阿桃问他要了纸笔,叫顺子拟了个简单的字据,两人都按了手印,这才从荷包里摸出二两碎银递给顺子。
  “这算定钱,若人能带出来,我再给你十两银子。”阿桃思想半晌,沉吟,“若带不出来,还是将余下八贯钱给你。”
  顺子接过,扑通一声就要往下跪,阿桃赶紧将人拦住了。
  “这事儿也危险,毕竟是那等大户人家,半步差错出不得,多半还要靠你应变,我干娘如今受苦,我日日伤心,还望你助我这回。”阿桃说的认真。
  顺子也红了眼,想到躺在床上的阿娘,大约阿桃此时内心也是这般难熬,由此思彼,愈发坚定要帮阿桃将人带出来。
  伯府外面看着锦绣,里头其实早已烂了根,阖府上下只想着四处搂些银子花,没人真想揽事儿替府里挣前程。
  如今府上两位老爷,二老爷外放到江南,一大家子都跟去了。大老爷承袭爵位,得两位公子,都是面上光,私下是贪吃好色的草包。
  大夫人还有些本事,可她心狠手辣,丫鬟们怕她私下却不敬她,老太太知晓这儿媳秉性,故而与她相看两厌,老太太年纪大了,却不是糊涂的,府里正经大事儿还要请老太太做主,故而大太太说话也只在东院算数罢了。
  阿桃从没想过从大夫人手里给宋妈妈求恩典,也万幸如今宋妈妈不在大夫人手下做事,否则她一番筹谋也是无用功。
  阿桃将伯府情况与宋妈妈境况同顺子说了个大概,顺子心理也有了数,他心想得开,他是白身,如今律法严明,至多伯府不放人他讨顿打叫人家赶出府,多的也不敢对他怎么样。
  事儿越到眼前,阿桃越不敢往伯府跑,怕叫人看出什么名堂,只能压下心思,又叫顺子明儿一早到桂花巷,她带着顺子先去同宋妈妈认个脸。
  回头二人还得打配合,行动起来也便宜。
  摊子要晚点支,但酒楼的卤味儿却不能少,故而一早先将卤味儿都准备好,酒楼小二才将卤食拎走,顺子就喘着气儿跑过来了。
  阿桃叫他先缓缓,看了眼天色,又给他盛了碗稀饭,二人一齐吃罢这才赶去伯府。
  走到这儿天也才亮,阿桃依旧是戴了帷帽,请门子帮忙进去喊人,阿桃才来过几回,但她回回都戴着帷帽也算特别,故而这看门的小子已认识阿桃,又看了眼跟在一边的顺子,得知是宋妈妈侄儿,撇了撇嘴,心想着怪道阿桃戴着帷帽,恐怕长得也不好看,否则怎么会嫁给这三寸长的矮子。
  心理想归想,却还是收了铜板帮着进去喊人。
  那几十两银子狠心花出去还是有些作用的,宋妈妈自换到小佛堂做活,虽吃不得荤腥,但人看起来却没先前那么精瘦,脸上也多了几分精气神,连说话的语气都格外松快,
  “我同老夫人身边的春香跟秋棠说过出府一事,两个姑娘虽不敢打包票,可都帮我应承下来了,到寿辰那日,能帮便都帮我一把。”
  离老夫人寿辰愈发近了,今年过得又是整寿,连外放到南边的二老爷这两日都要回来,府里更是事多,老太太雷打不动日日去佛堂念经。
  第41章 得赏
  “因我如今担着这差事, 除了老太太每日念经去小佛堂,我自己是不好到老夫人面前,不过如今差事办的不算差, 老太太见着我也爱同我说几句话, 在她老人家眼前过一遭, 出府的事儿就好办不少。”
  宋妈妈今年不过四十几岁, 细看已经生出一头白花花的银发,怕叫主子不喜, 特地还要压在黑发下面。
  时间又紧, 过会儿老太太也要去小佛堂了, 宋妈妈不能久留,阿桃也不必多说, 只叫宋妈妈往后有话叫人带到槐花巷顺子家中,往后顺子就是她老家侄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