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河里如今有没有长了两个大鳌的爬虫?”
“你是说爬虾?有!有!还不少呢!如今这时节都在河里成灾了,上回村里孩子光着身子下河游水,就叫那大钳子夹了——”常平安脸红。
阿桃听闻,眼神越来越亮,“你去村里收,多少都要!螺蛳,螃蟹,那个长了大钳子的爬虾。”
这些玩意儿最适合下酒,哪怕她摊子上卖不下这么多,刘掌柜的酒楼定能吞下的。
常平安得了阿桃吩咐,立即便赶着牛车回村,不肖他四处收,只将话放给那些长舌的婆子,第二日全村便都晓得了。
那些玩意到底是个肉,村里也有人抓来吃,可没有香料也舍不得放油,只吃个肉味儿罢了,故而如今在河里都泛滥成了灾。
头一日常平安也没敢多收,收了十来斤爬虾,十来斤螺蛳,这时节螃蟹还不大好抓,勉强凑了五斤。爬虾跟螺蛳都是两文钱一斤收来的,螃蟹贵些,十文钱一斤,都是大个头的青蟹,村里孩子听到能卖钱,个个都求常平安收下。
阿桃听闻价钱,险些惊掉了下巴,这一堆拢共加起来还不到一百文。这玩意说来其实就是占先机,也就吃个当季,她这里生意一旦做起来,就等于不要本钱的买卖,若是生意好肯定少不得有人要跟风。
且也不像卤味,卤料都是秘制的,这玩意只要舍得下油下酱料,烧出来滋味儿都不差。
既要摆摊,当然要先自家烧着尝个鲜,阿桃先剪了头挑了线,收拾出一盆子,拢共试了三个口味,香辣、蒜蓉跟卤汁的爬虾。
大青虾一下锅经热油一滚瞬间泛红,先等用油炸过,再捞出来烧,卤香的搁炉子上卤着,另起锅烧油,油热方才下废了大价钱买回来的香料辣子花椒麻椒,刺鼻却勾人的香味瞬间被热油激发,已过油的虾甫一下锅,香味弥漫更甚。
待这一锅香辣虾出锅,又烧另一锅蒜蓉虾,虾一端上桌,晚上也不必做其他菜了,阿桃擀了点面条切了,过水以后留着拌汤汁儿。
三样各烧了二斤尝尝鲜,先还觉得阿桃要卖四十文一斤是夸海口,这会儿都还没进嘴,只闻到味儿都觉得香,那是一种跟猪肉完全不同的味道。
这虾收来不过两文钱一斤,阿桃是准备卖四十文一斤,趁新鲜赚个快钱,且她买回来的香料也不便宜,这个价儿也不算高,到后来这虾出名头了,价儿势必还要再降下去的。
桂花巷里各家各户早对阿桃家中每日飘香习惯了,平常都是卤味儿,这乍一闻到就知道是烧了什么新菜,不多时就有孩子拎着自家吃食上门,一边吸鼻子一边探头探脑问,
“桃娘,我阿娘打发我送些蘑菇来。”
阿桃哭笑不得,一样味道盛了一小碟子,倒进碗里给孩子,“今儿烧的叫口味虾,端回去给你阿爹阿娘下酒。”
屁大点孩子一溜烟跑了,阿桃还在后面喊注意脚下。
没一会又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豆腐坊小孙子豆苗,说来周婶子面上不显,实则也是个嘴馋的,隔几日就要去她摊上买些卤味儿下酒。
不过她人也客气,阿桃每回送了东西过去她必定要还些吃食回来。
这会估摸着也是闻到味儿了,打发豆苗又送了一包花椒来,这玩意儿可要值不少钱,如今都是过往商队从西边带回城里贩卖,周婶子待她客气,阿桃自然也是毫不客气一样盛了一大碗,豆苗小心翼翼捧着回去了。
等彻底坐定,四人肚里早抗议了。三盘干的精光,个个吃的肚子溜圆,连碗底油汤都拌面吃的光滑,阿福感叹,
“这爬虾这么好吃,若早知道吃着没看着那么怕人,这玩意儿都该吃绝种了。”
一群人被这话逗的直乐,桌边堆满了虾壳,四人都觉得这味道说不出的好,要在摊上卖定然比如今摆的卤味还要紧俏。
既有卤味一摊子事儿,那边爬虾跟螺蛳也要安排,每日单是食材进出都格外吃力,阿桃便觉得有些不趁手,常平安在一边说招个帮工,也省些事儿。
阿桃觉得有理,又想到上回在伯府,顺子帮了大忙,他已经被人从牙行赶了出来,也不知现下有没有找到其他活计,要他还闲着,找他来帮手最好不过。
顺子人机灵会来事儿,南市叫阿福先顶着,中大街那边的摊子由他看着就很不错。
虾跟螺蛳就这三个月的赚头,等后面天凉下来就没肉了。螺蛳不必说,寻常酒楼也有卖的,掌柜的估摸着不要。
但那虾第二日酒楼小二来取卤味的时候,阿桃一样挑了一些叫他带回去给掌柜的尝尝,若是明儿要,今儿下半晌去中大街找她定。
小二忙不迭点头,“成!我回去便禀给掌柜的。”
第48章 帮忙(修)
同酒楼小伙计说定, 阿桃就推着车跟阿福前后脚出门,今儿两边摊子都上螺蛳和爬虾,阿桃她信心十足, 又特地嘱咐阿福, 叫他不必急着卖钱, 最好能将那爬虾能叫来的人都尝上一尝。
中大街日日热闹, 刘一刀贯来是争第一,见那爬虾红彤彤的便上来问, 这玩意儿田间地头河里塘里都有, 见水就泛滥成灾, 两只大螯夹人生疼。
阿桃自然是天上有地上无地一通吹嘘,又从底下捞出一个吸满了汤汁的爬虾, 夹给刘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