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被指到的两人站的近,被这牙婆说的瑟瑟发抖,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桃娘子——”牙婆一笑,露出一口参差黄牙,“这两个丫头都正当年纪,才刚有人出了十八两银子,您看?”
  这两个丫头听此,瞬间慌了神,抬头一脸惊惶地看向阿桃。
  阿桃也正是瞧出这二人正是十五六岁的年纪,若她今日没碰上,明日说不得就要被卖去什么乱七八糟的地儿。
  “两个人给你三十两,若是能行便将这两人留下,若不行我再去寻张牙婆。”
  “成成成!娘子可别去找那老虔婆,再精不过的——”这牙婆见阿桃答应的痛快,生怕她反悔,一口应了。
  去衙门定了契,两人便跟着阿桃后头走了,等那牙婆一走,这两个小姑娘便要给阿桃磕头。
  阿桃赶紧将人拦住,“不必不必,你们往后也不必这般拘束,也不知你二人叫什么名字?”
  看着沉稳些的先开口,“我名唤陈来弟,今年十五了。”
  另一个年纪小些的后开口,“我叫刘地生,娘子喊我二妹就好,今年十四。”
  “家原是哪里的?”阿桃又问。
  陈来弟是东县人,她上头还有三个姐姐,都早早嫁出去换了银钱,下头还有一个妹妹,姊妹五个过后才得了个小儿子,口里含着长大的,节前生了一回病,他爷奶做主,也等不及议亲,五两银子就将她卖给牙婆去了,好给那宝贝金孙瞧病。
  阿桃问她还想不想回去,她嘴唇恨不得咬出血,“不回去了,打小儿没过过人活的日子,三天两头的打,娘子是个好人,多谢娘子今日心善收留,我死心塌地给您干活儿。”
  另一个小姑娘也大着胆子开口,“我也是东县人,我娘是在地里生的我,给我取了这个名儿,在家里排老二,村里人都喊我二妹,爹是烂赌鬼,喝多了常打人,我娘常被打的下不得床,家中日子早也过不下去了,为给我爹还债,我娘寻人将我卖了,娘子您放心,我什么活计都会干。”
  二妹大咧咧开口,她说话声音脆生生的,说来她至今也想不通怎么她娘为了那个烂赌鬼,要这般狠心卖了她。
  怎么偏偏是她阿娘呢。
  阿桃听二人境遇,沉默半晌方才开口,
  “往后无需你们低三下四,如今我在城里有两个摊子,寻常备食材人手不大够,原是想寻个帮工,只怕找的人不靠谱,便去寻了牙婆。”
  “南市街又有个食肆要开起来,到时人手怕是不够,这才想着找两个人相帮,你二人每月月钱是六百文,到后面看食肆生意如何,若每月进账多,便另有一笔钱。”
  工钱跟顺子和阿福是一样的。
  两个小姑娘相视一眼,似有些不可置信,又看阿桃真的不是骗人,方才放下那颗不知悬了多久的心。
  阿桃将身契仔细收好,虽她并不想为难人,可她也不敢赌人心,往后真觉得这二人靠得住,这身契她就还回去了,不过这话她没说。
  事儿说的差不多,阿桃便要带二人回桂花巷,才转身,就听身后扑通一声。
  “娘子!”陈来弟跪到地上磕了个头,“求娘子给我换个新名字!”
  很多时候,阿桃愿意帮一把有勇气的人,譬如余娘子,譬如面前的小姑娘。
  将跪在地上的人拉起来,阿桃再说了一遍,“往后不必跪来跪去。”
  至于名字,“便叫禾苗吧。”
  是新的开始,也寓意着希望。
  禾苗,禾苗。
  陈来弟默默念了两遍,泪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淌了满脸,二妹抬着袖子慌慌张张替她擦。
  二妹她没想改名,她要把从前的事一直记在心里,要时时提醒自己千万别走回头路了。
  桂花巷的院子新起了二间屋子,一间靠阿桃屋侧,留给宋妈妈住。另起的一间在正屋东侧,由禾苗跟二妹两人住了一间,阿桃又叫人打了板子将这间屋隔了两半,这一来二人都有自己的地方。
  这比从前在家中的日子好的多,禾苗带着二妹,干活儿也愈发尽心。
  至于阿福,食肆那头才开工他就搬过去了。
  常平安将这一队跟他后头干活儿的工人带的不错,干活儿认真负责,巷子里有人口多的人家,见阿桃起屋,心也有些痒痒,待问过常平安,觉得他人靠谱,又想请他带人包工包料一把交给他。
  横竖闲着也是闲着,常平安问过这些工人还愿不愿意一起干,这时节找生计可不容易,一个个没有不应的,这一来二去,竟接下好几家活儿。
  常平安他只做个监工,不费什么事,且人家砖瓦木料都嫌买着麻烦也挑不出那一家木材好,那一家砖瓦结实,故而干脆叫他全包了,这材料也有不少赚头呢。
  阿桃没成想只是叫他起屋子,他竟阴差阳错成了古代版包工头,一时有些好笑,笑归笑,这里头利润可不低,对此她还夸了几句。
  也就是这几句话,常平安打鸡血似的,自入冬开始,领着一群人就没闲下来过,无论是修缮房屋还是新起房屋,他都领着匠人工人到处跑,一直忙活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日才彻底歇工。
  这也不是彻底歇了,年后还有几家活儿等着干呢!
  这几月不少赚,要说阿桃为什么这么清楚赚了不少银钱,自然是常平安每户的账都托阿桃帮着记,另有帮工工钱每日也要记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