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如今跟在常平安后头有约莫十二三个工人,每日工钱二十文,匠人工钱要高些,每日五十文,除开买料子还有这些工人工钱,从秋后到年下,足足赚了有三十来贯钱。
常平安浑不在意,只叫阿桃帮他收着,今儿腊月二十三,先前干活的有几家才付了定钱,如今活儿已经做完了,银钱还没结清,他还得去讨,那些帮工也得挨家送个小点的红封,毕竟到过年了不是。
食肆那头早已收拾好了,年里开门怕也没人,阿桃算了日子,正月初六正式开张。
第52章 羊肉
到年下摊子上卤料包卖的反而越来越好, 盖因过年家家户户开始买肉了,直接买卤料包回去炖肉格外省事。
常平安拉的那只队伍已经歇工了,但山洼里还有一堆事儿, 年初家里抓的猪趁着年下正能卖上价儿, 为这事儿阿桃还特地去问了刘一刀。
刘一刀到年里也一直在四处收猪呢。
他这儿不收羊肉, 不过不妨事, 常平安那儿的羊肉都是给阿桃留着的,这羊肉阿桃有大用。
今年养了十二只羊, 八只公羊四只母羊, 其中三头母羊肚里都揣了崽儿, 若是下了崽儿,明年就能少买几只羊羔了。
至于那六头猪, 除了留一头灌腊肠跟自家吃的,还有年下摊子上要卤的,其余则是一起卖给刘一刀了。
常平安侍弄田地不行, 但他照料这些牲畜有几分本事, 圈里几头猪都喂得膘肥体壮,三个人都按不住。
最肥的要数从常大家抱过来的那只, 足有二百多斤, 今年年下猪肉的价儿比去年又涨了些, 一斤猪肉都卖到八十几文了。
不过收猪是照五十文一斤收的, 故而光猪便卖了五十贯,虽说一年花不少心思在这上头,但这都是极划算的买卖, 刨掉买猪崽儿跟寻常给猪吃食的本儿,只要牲畜不病,到年下都能有的赚。
这几日猪下水都不用再找刘一刀买了, 自阿桃这卤料包在县里卖的红火,猪肉摊子上的猪下水都变得格外紧俏起来,只因这卤料包不仅能去了猪下水的腥味儿,还能增香,只要洗的干净,卤起来照阿桃这摊子上并不差什么。
如今多了禾苗跟二妹帮手,卤食摊子她将料包配好,教会二人怎么熬煮,怎么控制火候,等二人彻底上手过后便丢开手,专心筹备食肆开业的事儿。
常平安卖羊杀猪她抽空跟着去山洼里瞧了一番热闹。
许久没回去,她虽没刻意说,但先前宋妈妈在时刻意漏了两句口风,村里人只当她是城里的娘子,故而看到她也不敢说怪话。
人就是这样,惹不起的就小心恭敬,若知道是能惹得起的人,即便没什么仇怨都要来欺负一通。
年下村里杀猪,村里不少人都请了常平安去吃杀猪汤杀猪饭,阿桃叫他多同人家来往,毕竟都在村里住着,从前嫌隙已经结束了,往后还要过日子呢。
秋后他在外头跑着帮人家起屋子,人情世故一点就通,想开了就没什么好抓着不放的,故而常平安也跑了几家吃了饭。
常平安家里猪是腊月二十五杀的,本着有来有往的意思,阿桃叫常平安也喊村里人来吃饭,常平安摇头,
“人多劳累。”
“杀猪汤不费功夫,隔壁婶子送了米粉,卤些猪头肉猪大肠,煮些猪杂汤下米粉吃。”
将杀猪后留下的一地狼藉清理干净,常平安便开始坐在灶下生火,阿桃则是将该卤的卤上,又叫常平安去喊人。
村里人少有日日往城里跑的,哪里闻过这么香的味道,甫一闻到个个都使劲吸着鼻子。除了寻常能说的上话的,常平安也没多喊旁人。
隔壁常大一家自然也闻到了香味,不多时就听到旁边传来小孩哭闹要肉吃,然后就听刘氏打孩子的哭声,随后又是一片骂声。
常平安先去的隔壁请人一会来吃饭,隔壁婶子听了立即就过来帮阿桃一起在灶间忙活,又跟阿桃说村里近来发生的事儿。
隔壁老二媳妇儿,是镇上铁匠家的姑娘,原是打听到常家有二十几亩田地,日子过得舒坦,这才将女儿嫁过来,等成了亲,又嫌屋子挤得慌,常大一家立即做主将老二一家安排到常平安这院里住着。谁承想都是驴粪蛋子表面光,田地屋子原来时占了叔爷家的。
老二媳妇儿大着肚子气回娘家去了,一家人上门接人,人没接到不说,还讨了顿打。
这婶子说的津津有味,阿桃听得也乐呵。
灶屋里香味飘得人直咽口水,先还不饿,这味儿一闻便觉得饿的两眼都发花,恨不得就着香味吞两碗大米饭。
“娘子这是怎么做的,香的人打跟头。”
“我如今在城里有份小买卖,这正是用的祖上传下来的卤料包,今儿回来没多带,婶子要是想要,回头什么时候进城直接去中大街摊子上买,回来不管是卤鸡鸭还是猪肉,都是极好的。”
阿桃可不会傻到白送人家,这里头香料药材值不少银子,哪怕不值钱,她也没有白给的道理。
这婶子也忙不迭点头,“明儿正要进城买些年货,定去娘子摊子上买些,今年好过个香喷喷的年。”
进了冬日,黑天格外漫长,下半晌的饭也就吃的早。